小南说案丨人走“查”不凉,贪官退休仍“落马”

小南说案丨人走“查”不凉,贪官退休仍“落马”

评旧案,观新篇,

常怀敬畏,以案为鉴。

新一期【小南说案】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

《人走“查”不凉,贪官退休仍“落马”》



10月14日,广东省纪委监委发布通报,广东省文联原党组成员、秘书长孙秋峰因严重违纪违法被立案审查调查。

虽然已经于去年12月退休,孙秋峰因为违规经商办企业,导致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最终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取消退休待遇,收缴违纪违法所得,并且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类似孙秋峰这样退休后被查的贪腐官员,近年来并不鲜见,打破了以往这些违纪违法官员认为退休就是“平安着陆”的侥幸幻想。

日前,退休4年的原江苏汇鸿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冯全兵,退休2年的山西省烟草专卖局原局长李泽华等人相继被查。退休15年后被查的浙江省绍兴市政协原副主席陈建设严重违纪违法案细节也向社会公布。

根据官方通报来看,这些退休后被查的官员,退休前普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铺路架桥”,违规经商办企业。思想上,私欲膨胀、丧失理想信念,个人私心、虚荣心占据上风,将党性观念和公仆意识通通抛之脑后。更有甚者,退休后利用过去的影响力,成为他人的保护伞,为虎作伥、助纣为虐、退休后为了私利“围猎”执纪执法者。

案情回放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退休是人生重大转变。前些年经常可以看到“59岁现象”的说法,意思是有些领导干部,在即将退休前抓紧掌权最后时机疯狂敛财,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纪检监察机关也发现了退休前后与贪腐行为的某种关联性,值得注意。

“59岁现象”,这几年已很少提及,主要原因除了腐败手段的隐蔽性以及复杂性加剧,更与退休后被查关系密切。

十八大以后,随着高压反腐的态势,官员退休并不等于“平安着陆”,退休后被查的官员比比皆是。

3月2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新华目前正接受审查调查。”值得注意的是,李新华被查时距离其退休已过去六年时间。李新华今年66岁,早在2013年7月就已卸任退休。

此前,曾有一种说法,退休,甚至退居二线的腐败官员,不被组织查处,就是“安全落地”,后来又有说法,退休度过几年过渡期没问题,就“无事”了。

实际上,惩治腐败任何时候都不晚。近年来,官员退休多年后被查处的案例并不鲜见。

从退休后被查的时间来看,广东省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原副局长谭丽群2014年被立案查处时已退休11年;江苏省委原常委、秘书长赵少麟以及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党工委原书记刘泽臣,均在退休8年后受到查处。仅十九大以来,已有天津市原副市长陈质枫、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邢云等多名中管干部是在退休几年后被通报接受审查调查。

党员干部可以退休,反腐却没有“退休”时。

从退休官员受到查处的原因来看,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在任时以权谋私,退休后问题暴露。

另一种,则并非是“东窗事发”,而是退休后“发挥余热”,利用在任时的关系和影响力,为自己或家人谋取私利,最终被查处。

2018年7月27日,佛山市规划局原副局长胡后泉受贿案宣判,退休6年的胡后泉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5万元。

办案人员表示,胡后泉在退休后仍收受在职期间服务对象的钱物,是典型的“退休前办事、退休后收钱”,妄图以此来规避纪律和法律制裁。

甘肃省白银市政协原主席郭德清也是退休后比在职时更为“活跃”的一个典型。

郭德清退休前,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收受12名请托人所送现金共计333万元。而退休后利用原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到一些企业担任监事,协调办理相关手续,采用向老同事老朋友“打招呼”的方法,帮企业拿地和贷款。在此过程中收受钱物共计折合人民币837.751万元,是在职时的两倍多。

最终,郭德清数罪并罚,获刑14年。

这些退休后落马的官员,有着明显的“权力期权化”特征。“先办事后收钱”,将获取好处的时间延迟到退休后,一是为了淡化“收钱”与“办事”之间的因果联系,使自己不易暴露;另一方面也寄希望于退休后逃避监督。

小南说案

退休后落马的官员,一般来说会受到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的处分,涉嫌犯罪的问题会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但如果在纪委监委审查调查期间,认识错误深刻,态度诚恳,能积极配合审查调查工作,也有可能被从轻或减轻处分。

比较典型的就是陕西省质监局原副巡视员王曙晓,按照陕西省纪委监委的通报,王曙晓充当买官卖官“掮客”,违规经商办企业,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

他的处分相对特殊,因为认识错误深刻,态度诚恳,能积极配合审查调查工作,具有从轻或减轻处分的情节。最终虽然被开除党籍,但是并没有被取消退休待遇,而是降为科员退休待遇,并未移送司法机关。

无论认错态度如何,都抹不掉违法违纪的事实,党员干部在“伸手”的那一刻,需要做好承担后果的准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

过去,有一些观念认为,查处退休后的官员不要太较真。但是,如果退休贪官不受深挖查处,则“退休就基本安全”的意识就会在官场泛滥,前几年的官场“59岁现象”会变本加厉。更何况,还有不少官员退休后仍利用自己的“余热”,收受钱财礼品。如若这种侥幸心理大行其道,必将对官场生态造成不良影响。

并且,严肃查处退休问题官员,能够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对于落马官员周围的党员干部而言,更是一次近在身边的党纪国法教育——无论是谁,是否在职,违纪违法终将受到严惩!

出品 南方杂志社小南说案工作室

音频支持 南方法治报新媒体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