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語文時代,你會閱讀麼?得語文者得新高考

北京、天津、山東、海南 聯合模擬考試結束,以下這份語文試題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試點省份為:上海、浙江;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試點省份為:北京、天津、山東、海南;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試點省份為:廣東、湖南、湖北、遼寧、河北、重慶、福建、江蘇等8個。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試點省份為:寧夏、廣西、陝西、雲南、甘肅、青海、新疆等7個。

其它批次(原定第三批次但實際延遲推行的省份)為:安徽、河南、四川、山西、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江西、貴州、西藏等10個。

海南卷與山東卷的區別在於:海南卷文學類文本閱讀不是詩歌而是小說,但題型一樣,也是2道選擇題+2道主觀題;語文文字運用題的材料和題型與山東卷不一樣,海南卷考得是詞語選擇、病句修改和補寫句子。其他題目與山東卷相同。
語文題型變化挺大,有如下幾點:
①兼考現代新詩鑑賞和古代詩歌鑑賞,前者分值為令人咋舌的16分,作為現代文板塊考查,後者保持2019年的9分(2000年高考全國卷曾考查過鄭敏詩歌《金黃的稻束》)。考生紛紛表示,此前老師們複習以
小說為主,突然考現代新詩,有些猝不及防。②文言文出現主觀題,保留了斷句、文化常識、文意理解(選擇題)等傳統題型,分值20分(近年全國卷一般為19分),翻譯減少2分,整體相對於之前的三個選擇題加2小題翻譯題,強化信息篩選概括,難度明顯加大。③第一篇現代文閱讀篇幅大大增加,字數接近2100字,由之前傳統的3小題變為5小題,包含2道主觀簡答題。④主觀題增加,客觀題減少。語病、成語題不見了。語言基礎題繼續強化在具體語段結合語境來考查的特點。⑤作文仍然是任務驅動型,側重交際應用(發言稿)和具體情境寫作。2020年備考,有必要在常見應用文體,比如發言稿、辯論稿、演講稿、書信等上加大力度。⑥全試卷閱讀量有所下降,2019年全國卷I和Ⅱ全卷字數均超過10000,但此次模擬卷字數約為8300。共23小題,比全國卷I和Ⅱ的22小題多了一道。⑦區分度或繼續縮小。這是一個隱隱的擔憂,選擇題減少,對閱卷提出更高要求,而區分度是否會有所縮小?但願不會!分值:150分

大語文時代,你會閱讀麼?得語文者得新高考


題量:23道題,10道選擇題,13道主觀題(含作文)

與2019年全國卷1相比,題量增加一道,選擇題由13道減少至10道,主觀題由9道增加至13道。總的來說,增加了對主觀題的考查,可以說難度有所增加。
▲現代文實用類文本:5道題,分值19。3道選擇題,2道主觀題,分別為4分,6分。
現代詩歌:4道題,分值16。2道選擇題,2道主觀題,分別為4分,6分
現代文部分取消了對論述類文本的考查,將文學類文本的小說、散文更改為現代詩歌。
▲古代詩文
文言文閱讀:5道題,分值20。3道選擇題,2道主觀題。前四題與2019年高考一致,增加了一道【理解原文】的主觀題,3分。
古代詩歌:分值及題量無變化。
名篇名句默寫:分值及題量無變化。
▲語言文字運用
18~20題,仍舊是情境式考查的方式,1道選擇題,3分;2道主觀題,均為4分。考點由原來的詞語,病句,連貫更改為:修辭手法(選擇),病句和連貫變為主觀題,但實質上考點是一樣的,難度明顯提高。

21題:由2019年考查的補寫題改為修改病句,與2018年的考查形式相似,但有不同(2018是考查詞語),分值由高考的6分降為4分。
22題:壓縮題,與2019年高考保持一致。
▲寫作寫作:60分,考查發言稿。與2019年高考相比沒有大的變化。
現代文閱讀1第一部分現代文閱讀1整合了論述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主觀題考查論述方法的特點和探究。題型設置為3道單選題,2道簡答題(一個分析概括,一個探究),分值設置為19分,1~3小題(單選題)每小題3分,第4小題4分,第5小題6分,三則材料共2000字左右。
1)文章篇幅明顯增加,由2019年的1200字,增加至2100字!
2)題型變化,由2019年的3小題(3道選擇題)變為5小題(3道選擇2道問答題),即新增2個主觀題!
3)分值變化,由9分增加至19分(第4小題4分,第5小題6分。)
4)命題材料變化,由2019高考的1則材料,變為3則材料
5)文本類型變化,由材料只為論述類文本,變為1則論述類文本+2則文學文學評論。
注:三則材料分別為
文學評論:《劉慈欣:黃金年代的守望者》《論中國當代科幻小說的思維和邊界》

論述類文本:《科幻小說何須在意“文學性”?》
詳細解讀:
1)第1小題考查篩選和整合文中的信息,與2019高考論述類文本第1題類似。
2)第2小題考查根據材料內容進行推斷,與2019高考論述類文本第3題類似。
3)第3個小題考查對材料外論據的分析。在2019高考論述類文本第2題的基礎上,增大了難度。原來是對材料中的論點、論據、論證的分析,實際上還是屬於對信息的篩選和提煉,而這個小題的選項均為閱讀材料外的論據,要求選擇”可以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完全是在看學生是否真正看懂了文章沒有。
4)第4小題為問答題,題目為”材料二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這樣的設問從未出現在高考中,為新增考試方向。
5)第5小題為問答題,題目為”用傳統意義上的文學性來評價科幻小說是否合理?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此題與2019高考第6題相近,但試題開放性大大增強,題目難度增加。
現代文閱讀2現代文閱讀2考查出人意料,考查了一首現代詩歌,選擇了辛迪的一首現代詩《刈禾女之歌》,是體現勞動的;題型設置是2道單選題,2道簡答題(一是分析理解,一是鑑賞評價);第6小題考查對內容的理解,第7小題考查對藝術特色的理解,第8小題考查煉字,第9小題考查人稱,看似簡單,其實不簡單,分值共16分,6、7小題(單選題)每小題3分,第8小題4分,第9小題6分;選擇題考查內容理解和藝術特色;簡答題考查理解關鍵詞句和人稱抒情角度的好處。

(1)用史無前例、前所未見、平地驚雷、摧枯拉朽、令人咋舌、猝不及防等等你能想到的形容詞都形容不了的,考查了一首“現當代詩歌”
(現代文閱讀II一般只考查散文或小說,上一次考查詩歌是在2000年,早已不在考生的複習範圍內,這道題面前,本次山東考生幾乎人人裸考,一片哀嚎)
注:命題材料為辛笛的《刈禾女之歌》,估計學生和大多數老師聽都沒有聽說過。
(2)題型變化,由3小題(2選擇1簡答)變為4小題(2選擇2問答)
(3)分值變化,由12分變為16分
詳細解讀
1)第6小題考查對原文內容的理解
2)第7小題考查對藝術特色的理解
3)第8小題考查煉字
4)第9小題考查人稱
由於詩歌本身的文本特色,和小說、散文天差地別,故雖然題目設置看似變化不大,實質考查內容可以說與2019年100%不同。
文言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延續了2019年高考題的風格,但多了一道問答題。選擇題繼續考查斷句、文化常識和分析概括題,翻譯題改為2個句子,8分,簡答題考查對內容的理解分析。總分20分,題型設置是3道選擇題,2道簡答題(一是2句文言文翻譯,8分一是問答題,3分),選材出自《史記·蕭相國世家》。

新增一道主觀題!整體分值加大,翻譯題分值減少,難度明顯加大!
詳細解讀:
1)第10~12小題分別考查斷句、文化知識、概括分析,均為每小題3分,與2019年全國卷是一致的。文言文閱讀的材料為《史記·蕭相國世家》的節選,與2019年全國卷文言文出處一致。
2)第13小題為翻譯題,題型2019年全國卷一致,但分值由10分降至8分。
3)第14小題為新增題型(問答題),題目為”韓信死後,蕭何得到皇帝封賞,眾人祝賀,為什麼召平卻為蕭何擔憂?分值為3分。
古代詩歌鑑賞古代詩歌鑑賞,考查了一首陳文龍的宋詩《元兵俘至合沙,詩寄仲子》,題型設置為1道選擇題,1道簡答題。從題型上看,是對2019年全國卷的繼承。第15題為四選一的選擇題,3分,第16題問答題6分,總分值9分。
題型沒有變化,選文落實了教育部下發的《新高考過渡時期語文學科背誦篇目說明》。
詳細解讀:
1)第15題為4選1選擇題,3分,與2019高考一致。
2)第16題為問答題,6分,表面考查表現手法,實質考查詩句內容理解,題目難度略增大。

3)古詩文默寫考查了李密的《陳情表》、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歐陽修的《伶官傳序》,與教育部下發的《新高考過渡時期語文學科背誦篇目說明》要求一致。
名篇名句默寫考查《陳情表》《琵琶行》《伶官傳序》,其中《陳情表》《伶官傳序》二文與原考試大綱中的篇目不一致,背誦篇目落實新課標要求,突破了原先的64篇,以新要求的背誦篇目為主。這點2020年參加高考的考生需要注意,題型設置繼續以情景式默寫形式考查,分值6分,與全國卷一樣。
語言文字運用由原先考查詞語、病句、連貫選擇題改為語言表達簡答題。題型是1道選擇題(考查修辭手法的判斷),2道簡答題(一題考查句式表達效果,語句的表達效果優劣比較;一題考查補寫語句),第18題考查的是修辭手法的判定,新增題型;第19題考查的是長短句的變換效果;第20題考查的是補寫句子;總分值11分。
主觀題增加,客觀題減少;常考題型語病、成語題未考查,多年未考的冷門題型迴歸考查。
詳細解讀:
1)第18題,與2019年全國卷考查詞語(或標點)、病句、語句復位的三個四選一的選擇題有所不同,本題考查修辭手法的判定,這已經是多年未曾考查的題型。

2)第19題,考查長短句的變換效果,共4分,這也是多年未曾考過的題型。
3)第20題,考查補寫句子,共補寫兩個句子,每個句子2分。
4)第21題,考查一段話中語言表達的問題,這可能涉及到病句、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等多種考點,題目難度增大。
5)第22題,考查壓縮語段,共5分。
作文任務驅動作文,材料多提示代入角色發言稿,“手機該不該進校園”的發言稿,與2019年全國卷高考題一脈相承。
作文相對來說尚可,題材是個發言稿,算是延續了2019年的高考作文題材,給的材料是手機該不該帶進校園。仍然是任務驅動型,側重交際應用(發言稿)和具體情境寫作。
詳細解讀:
寫作為寫一篇發言稿,以”手機該不該進校園“為內容,以學生、教師、家長的任一身份擬寫發言稿,闡述你的觀點與思考,並提出希望與建議。從審題上看,沒有設置多少障礙,但作文的實用色彩非常鮮明,這也是對歷年來高考作文的繼承,如高考中曾經讓寫過書信、寫過演講稿等,而且任務驅動的色彩非常鮮明,即要把自己的觀點闡述清楚,並且有自己的思考(不是人云亦云),而且要有希望和建議(必須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之前那種華而不實的文風可能沒有什麼效果了,向著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方向發展。作文無變化,與2019年全國卷高考題一脈相承。總之,2019年山東全省的這次模考跟之前的模擬題差別是非常大的,這也跟我們的備考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有考查大綱,也就是說命題不拘泥於考試大綱,題型非常靈活,閱讀材料非常靈活,凡是《課程標準》中規定要學的,都有可能出現在考卷上。因此,2019年全國卷的高考考試範圍和題型不能覆蓋2020年的高考了,這裡可能會漸變,也可能鉅變。開放性、情景式、能力型的考試已經來臨,不管是新課改地區,還是沒有進入新課改的地區,試卷都會在2019年高考卷的基礎上發生變化。


這是剛結束的2020新高考首次模考的試題(據悉,山東、北京、天津、海南等省市統一安排,模擬考試時間為2019年11月30日—12月3日),試題由教育部命題中心命制,題型變化挺大,通覽試卷,小結了如下幾點:

①兼考現代新詩鑑賞和古代詩歌鑑賞,前者分值為令人咋舌的16分,作為現代文板塊考查,後者保持2019年的9分(2000年高考全國卷曾考查過鄭敏詩歌《金黃的稻束》)。考生紛紛表示,此前老師們複習以小說為主,突然考現代新詩,有些猝不及防。

②文言文出現主觀題,保留了斷句、文化常識、文意理解(選擇題)等傳統題型,分值20分(近年全國卷一般為19分),翻譯減少2分,整體相對於之前的三個選擇題加2小題翻譯題,強化信息篩選概括,難度明顯加大。

③第一篇現代文閱讀篇幅大大增加,字數接近2100字,由之前傳統的3小題變為5小題,包含2道主觀簡答題。

④主觀題增加,客觀題減少。語病、成語題不見了。語言基礎題繼續強化在具體語段結合語境來考查的特點。

⑤作文仍然是任務驅動型,側重交際應用(發言稿)和具體情境寫作。2020年備考,有必要在常見應用文體,比如發言稿、辯論稿、演講稿、書信等上加大力度。

⑥全試卷閱讀量有所下降,2019年全國卷I和Ⅱ全卷字數均超過10000,但此次模擬卷字數約為8300。共23小題,比全國卷I和Ⅱ的22小題多了一道。

⑦區分度或繼續縮小。這是一個隱隱的擔憂,選擇題減少,對閱卷提出更高要求,而區分度是否會有所縮小?但願不會!

這一次模擬考試,對後期學生複習備考具有一定的風向標作用。命題思路、考查形式、試題結構、出題重點,或由此大致確定。

普及一個常識: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試點省份為:上海、浙江兩省市;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試點省份為: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個省市;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試點省份為:廣東、湖南、湖北、遼寧、河北、重慶、福建、江蘇等8個。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試點省份為:寧夏、廣西、陝西、雲南、甘肅、青海、新疆等7個。

其它批次(原定第三批次但實際延遲推行的省份)為:安徽、河南、四川、山西、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江西、貴州、西藏等10個。


大語文時代,你會閱讀麼?得語文者得新高考


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模擬卷 語 文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蹟,加上此前《三體》的熱銷,劉慈欣的作品影響巨大,但社會各界的評價卻頗有兩極分化之勢。

劉慈欣的大多數作品都沒有精巧的劇情或百轉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個個宏大震撼的設定,靠設定本身為讀者帶來審美快感。在他筆下,主人公與他人的情感聯結不過是宇宙規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類命運、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劉慈欣自稱是“一個瘋狂的技術主義者”,他坦承自己“喜歡文學因素較少、科幻因素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認為,透視現實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說的任務,更不是它的優勢”,甚至有過“把科幻從文學剝離出來”的激進想法。在寫作的過程中,劉慈欣卻逐漸意識到需要保持“科學性與文學性的平衡、思想性與可讀性的平衡、作為文學的科幻與作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後來的作品“正是這些平衡的結果”,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劉慈欣對文筆也並不是沒有自覺。他評價阿西莫夫的文筆,“平直、單色調、剛硬、呆板……幾乎所有這類文學上的負面詞都可以用來形容他的文筆”,卻又話鋒一轉,表示“這種筆調無論如何是不適合文學的,但卻很適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說風靡世界”。劉慈欣對於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顯然也適用於他自己的文風。

(摘編自冰村《劉慈欣:黃金年代的守望者》)


材料二:

為什麼有人認為科幻小說欠缺文學性?

科幻小說描繪幻想世界,我們當然能夠發現幻想世界與現實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細節設置和整體結構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們現在的社會結構和人的行為心理的。一般的小說在進行情節描繪的時候,存在一種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費筆墨在整個世界的構想上,細節的描繪和推陳出新就成了這些小說的長處。作家也不必為新的人際關係、社會行為、世界結構負責,只需直接去描繪既有世界下細微的情感波瀾和社會反應即可。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說都是在創造一個新世界,每個細節都牽涉新世界的結構,要為人物的行動設計好相應情境,因此他們必須不斷插入結構因素的解釋。作家一旦將筆墨只集中在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整體的文風就不免顯得疏闊。讀者依據傳統的閱讀體驗去衡量,往往就會覺得科幻小說過於粗陋,即便是《三體》,在人物設置和情感描寫上也顯得新異有餘,細緻不足。

從題材來說,科幻小說關注探索與發現,在某種程度上,這對細緻的形式也產生排斥,從客觀上導致了科幻小說文學性的欠缺。探索的樂趣在於驚奇,要達到驚奇,必須在情節設計上出乎意料。遙遠星系、微觀世界、新奇未來、不斷穿越……在這些或恢宏或奇詭的題材的映襯下,科幻小說對形式的探索並不用力,因為形式探索無法與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閱讀快感。

可見,科幻小說的特性導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會是傳統的文學性,而集中於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結構的深度開掘,其實這些方面自有其文學魅力。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夠反過來看待科幻小說呢?文學理論家卡勒提出,文學性其實就像雜草。沒有任何一種草天生就是雜草,雜草是根據人們的目的來劃分的。如果希望庭院裡種的是鮮花,那麼任意生長起來的糜類植物就是雜草;如果希望種植野菜,那麼偶爾生長的鮮花就是雜草。文學史中的文學性已經形成慣性,但是這並不表明所有的文學性都是如此。如果缺乏變革意識,那麼我們就陷入將文學性純粹化、永恆化的誤區,而這種態度忽視了文學性形成的機制。

文學性重要嗎?重要。一種文學範式穩定之後,各種文學規則才得以確立。但當新的文學樣式崛起,挑戰既有文學範式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原有的文學性不足以涵蓋新的文學樣式,這時文學性本身也要改造。在科幻作品面前,假如不顧時代的要求,把文學性固化,那麼科幻小說會沿著自己的方向掘進,而將基於文學史樹立起來的文學性拋在腦後。

(摘編自王峰《科幻小說何須在意“文學性”?》)


材料三:

科幻小說是姓“科”還是姓“文”,一直有爭論。就如武俠小說是武俠題材的小說,不等於武術和俠行;偵探小說是偵探題材的小說,不等於刑偵偵破;科幻小說是科學幻想題材的小說,不等於科學技術。科幻小說當然姓“文”,是將科學想象寄予文學思維的一種文學文類。以劉慈欣、王晉康和韓松這“三劍客”的作品為代表的當代中國科幻小說的文學思維有了明顯變化:一是因果關係的時間敘事結構已被打破,現實和虛擬交織的時空組織造就了結構的精美;二是類型小說的通俗化和現代主義的意念化成為小說情節模式的重要形態。

《三體》的第一部《地球往事》基本上還是時間敘事;第二部《黑暗森林》時間敘事漸漸弱化,空間敘事上升為敘事主體;到了第三部《死神永生》中,地球文明和三體文明結合在一起,小說敘事由空間對抗變成融合循環,形成一個精美的輪迴式的敘事結構。類型小說的情節模式在劉慈欣和王晉康的小說中相當明顯,而韓松的敘事有著鮮明的現代主義的變異風格。

(摘編自湯哲聲《論中國當代科幻小說的思維和邊界》)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科幻小說注重對幻想世界的描繪,要集中於創造新的世界框架,無暇對具體情節和人物情感做細緻描繪。

B.科幻小說關注探索與發現,更看重題材的新奇,而不是形式的講究,所以在文體形式的探索上較為隨意。

C.材料二可以從學理上解釋材料一中的現象,並指出被傳統的文學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風恰是科幻文學需要的。

D.材料三認為當下中國科幻小說的“文學思維”有變化,這裡“文學思維”的含義不同於材料二論及的科幻小說的“文學性”。

2.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劉慈欣看重科學設定的宏大和新奇,在具體的寫作實踐中,他對傳統意義上的文學性也有借鑑和吸收。

B.《三體》被一些讀者評價為“細緻不足”,是因為這些讀者還是以閱讀傳統的文學作品形成的審美習慣來看待它。

C.科幻作品激發的閱讀快感通常是一種令人倍感驚奇的體驗,也是比傳統的文學的細膩表達更有力的一種體驗。

D.“文學性”這個概念應該與時俱進,避免固化,保持邊界的開放,以更公允地評價科幻文學等文學樣式。

3.下列說法中,可以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3分)( )

A.“科幻小說定義的困難性,主要在於科幻小說是一種跨門類的、延展廣闊的文學。”

B.“科幻文學的最大優勢就是其豐富的故事資源,這種資源由科技的進步源源不斷地提供著。”

C.“只要不違反基本的科學原理,作家完全有權利在作品中加進自己的天才意測。”

D.“現代科幻文學對科學最新進展的表現很有限,大量故事的核心仍基於古典科學。”

4.材料二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傳統意義上的文學性來評價科幻小說是否合理?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6~9題。

刈禾女之歌

辛笛


大城外是山

山外是我的家

我記起家中長案上的水瓶

我記起門下車水的深深的井

我的眼在唱著原野之歌

為什麼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滿

金黃的穗子在風裡搖

在雨裡生長

如今我來日光下收穫

我想告訴給妹妹們

我是原野上的主人

風吹過鑲刀下

也吹過我的頭巾

在麥浪裡

我看不見自己

藍的天空有白雲

是一隊隊飛騰的馬

你聽風與雲

在我的鑲刀之下

奔驟而來

一九三七年四月三十日

在蘇格蘭高原

6.下列對本詩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既點出抒情主人公的出身背景,也含有城市與鄉野的對比。

B.“我想告訴給妹妹們/我是原野上的主人”,寫劉禾女收穫時的心理活動,表達她對擁有原野感到欣喜。

C.“風吹過鑲刀下/也吹過我的頭巾”,寫劉禾女勞作時的歡快,也寫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和諧。

D.“在麥浪裡/我看不見自己”,是從宏闊的視野觀看原野,著意寫劉禾女在面對原野時的渺小感。

7.下列對本詩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詩歌前四行,從“大城”“山”轉向“水瓶”“井”,節奏也變得舒緩,這種變化帶有情感傾向。

B.“金黃的穗子在風裡搖/在雨裡生長”,是靜與動、空間與時間的結合,這是該詩常用的表現手法。

C.“我的眼在唱著原野之歌”,運用通感的修辭手法,以抒情的筆觸表達了劉禾女愉悅的心情。

D.“你聽風與雲/在我的鑲刀之下/奔驟而來”,通過使用祈使語氣和加快節奏,增強了抒情效果。

8.“為什麼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滿”中的“空而常滿”如何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詩歌從劉禾女的角度抒情,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請結合詩歌簡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蕭相國何者,沛豐人也。高祖為亭長,常左右之。及高祖起為沛公,何常為丞督事。

沛公至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

沛公為漢王以何為丞相項王與諸侯屠燒咸陽而去漢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圖書也。何進言韓信,漢王以信為大將軍。漢王引兵東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撫謝告,使給軍食。漢二年,漢王與諸侯擊楚,何守關中,侍太子,治櫟陽。為法令約束,立宗廟社履宮室縣邑。輒奏上,可,許以從事;即不及奏上,輒以便宜施行,上來以聞。

漢五年,既殺項羽,定天下,論功行封。群臣爭功,歲餘功不決,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酇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銳,多者百餘戰,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諸君知獵乎?”曰:“知之。”“知獵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蹤指示,功人也。且諸君獨以身隨我,多者兩三人。今蕭何舉宗數十人皆隨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漢十一年,陳豨反,高祖自將,至邯鄲。未罷,淮陰侯謀反關中,呂后用蕭何計,誅淮陰侯。上已聞淮陰侯誅,使使拜丞相何為相國,益封五千戶,令卒五百人一都尉為相國衛。諸君皆賀,召平獨吊。召平謂相國曰:“禍自此始關。願君讓封勿受,悉以傢俬財佐軍,則上心說。”相國從其計,高帝乃大喜。(節選自《史記·蕭相國世家》)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沛公為漢王/以何為丞相/項王與諸侯屠燒咸陽/而去漢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圖書也/

B.沛公為漢王/以何為丞相/項王與諸侯屠燒咸陽而去/漢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圖書也/

C.沛公為漢王/以何為丞相/項王與諸侯屠燒咸陽/而去漢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圖書也/

D.沛公為漢王/以何為丞相/項王與諸侯屠燒咸陽而去/漢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圖書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亭長是管理亭的官吏。亭即驛亭,是由驛站所設置的供行旅途中歇宿的處所。

B.關中是古代地區名,所指範圍大小不一,一般泛指函谷關以西戰國末秦故地。

C.所食邑即收食祿的封地,由皇帝封賜給臣下,受封者以其中民戶賦稅為食祿。

D.相國是輔佐君主治理國政的最高長官。韓信死後,丞相蕭何被劉邦拜為相國。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蕭何勤勤懇懇,長期輔佐劉邦。蕭何在劉邦做亭長時就經常幫助他。楚漢戰爭中,蕭何以丞相身份留守巴蜀、關中,使劉邦有穩固的後方。

B.蕭何深謀遠慮,志在經世濟民。漢軍攻入咸陽,將士們忙著哄搶財寶,蕭何卻收藏秦律令圖籍檔案,使劉邦能瞭解天下地形、戶口等情況。

C.蕭何不善征戰,論功卻排第一。天下平定論功行賞時,劉邦以狗獵為喻,堅持認為蕭何之功最高。經過劉邦的開導,武將們對蕭何心悅誠服。

D.蕭何忠於劉邦,獻計斬殺韓信。楚漢戰爭中,蕭何為幫助劉邦戰勝項羽,舉薦了韓信;劉邦稱帝后,因韓信謀反,蕭何又幫呂后殺死了韓信。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輒奏上,可,許以從事;即不及奏上,輒以便宜施行,上來以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反居臣等上,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韓信死後,蕭何得到皇帝封賞,眾人祝賀,為什麼召平卻為蕭何擔憂?請簡要說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元兵俘至合沙,詩寄仲子

陳文龍[注]

鬥壘孤危勢不支,書生守志定難移。

自經溝瀆非吾事,臣死封疆是此時。

須信累囚堪釁鼓,未聞烈士樹降旗。

一門百指淪胥盡,唯有丹衷天地知。

[注]陳文龍:南宋鹹淳年間狀元,元兵攻佔福州時被俘,絕食而死。

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這首詩寫得慷慨悲壯,從多方面體現出作者臨危不懼、忠義愛國的精神品格。

B.本詩領聯寫了作者願珍惜生命,但要死得其所,深信這樣終會得到朝廷的表彰。

C.雖家族多人已相繼死難,作者仍對尚存的第二個兒子表達了自己的不屈之志。

D.詩中“支”“移”“時”“旗”“知”押韻,朗朗上口,也增添了作品的抒情色彩。

16.本詩頸聯是怎樣凸顯作者臨難不苟的氣節的?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密《陳情表》中“

”兩句,一外一內都強調一個“無”字,寫出了自己舉目無親,家中乏人的困苦境地。

(2)白居易《琵琶行》中“ ”兩句,寫當年的琵琶女無論是技藝還是容貌都出類拔萃。

(3)歐陽修《伶官傳序》通過李存勖的興亡總結出“ ”的道理,這也就是《尚書》所說的“滿招損,謙得益”。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濟南的秋天是詩境的。詩的境界中必須有山有水。那麼,請看濟南吧。那顏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發的不同了。以顏色說吧,山腰中的松樹是青黑的,加上秋陽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淺的顏色,把旁邊的黃草蓋成一層灰中透黃的陰影。山腳是鑲著各色條子的,一層層的,有的黃,有的灰,有的綠,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兒。山頂上的色兒也隨著太陽的轉移而不同。山頂的顏色不同還不重要,山腰中的顏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幾句詩。山腰中的顏色是永遠在那兒變動,特別是在秋天,那陽光能夠忽然清涼一會兒,

。這個變動並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顏色覺得出這個變化,而立刻隨著變換。忽然黃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層看不見的薄霧在那兒流動,忽然像有股細風替“自然”調合著彩色,輕輕地抹上一層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兒。有這樣的山,再配上那藍的天,晴暖的陽光;藍得像要由藍變綠了,可又沒完全綠了;晴暖得像要發燥了,可是有點兒涼風,正和詩一樣的溫柔;這便是濟南的秋。況且因為顏色的不同, 。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稜角曲線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瞭,更瘦硬了。看山頂上那個塔!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3分)( )

A.比擬、比喻、誇張 B.比擬、比喻、排比

C.對偶、借代、排比 D.對偶、借代、誇張

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改寫成:“山腳是鑲著一層層的黃色、灰色、綠色、藕荷色等各色條子的。”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麼?(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文段有四處語言表達的問題,請指出有問題句子的序號並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4分)

①科學家不僅要承擔科研任務,更重要的是應該擔負起科普的責任。②當前,隨著互聯網、自媒體等技術迅猛發展,③科學家應當充分運用這些現代傳播工具,④做好科普工作,更好地服務於大眾。⑤應當借鑑國外科普工作的經驗,⑥設立國家科普基金,⑦科普評價激勵機制逐步完善,⑧鼓勵科學家抽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科普工作中,⑨開創我國科普工作的新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65個字。(5分)

為助力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上海啟動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將按照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打造世界級信息基礎設施標杆城市。目前上海已累計建設5G基站近500個;2019年3月30日上午,首個5G手機對話在滬撥通,上海成為全國首個5G試商用城市。到2021年,將實現5G網絡在全市的深度覆蓋,在工業製造、智能網聯汽車、健康醫療、城市管理等領域形成一批全球領先的應用解決方案,把上海打造成為5G網絡建設和應用的先行區和創新策源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手機該不該進校園”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說,學生玩手機會分散注意力,干擾教學秩序,影響學習和集體生活質量,還可能接觸到不良信息。也有人說,手機可以作為學習工具,輔助教師教學,培養學生的自控能力是學校職責之一,不能一禁了之。還有人認為,課堂上和課餘時間應該區別對待。對此,文德中學準備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學生、教師、家長代表的意見,然後再決定是否出臺相關規定。

請結合材料內容,在學生、教師、家長中任選一種身份,寫一篇發言稿,闡述你的觀點與思考,並提出希望與建議。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大語文時代,你會閱讀麼?得語文者得新高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