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去吃厕所串串,外地朋友要和我绝交

第一次听说去吃厕所串串,外地朋友要和我绝交

第一次听说去吃厕所串串,外地朋友要和我绝交

第一次来成都的外地人,走在大街上看见“厕所串串”的招牌,他们可能会以为成都人对美食的执念,已经发展到了在厕所里边拉x边吃串串的地步。

第一次听说去吃厕所串串,外地朋友要和我绝交

但真正拿你当朋友的成都人,做为东道主的方式之一,就是把你带到他心中一直珍藏的苍蝇馆子,这是属于成都人的待客之道。

而厕所串串就是苍蝇馆子中的极致。

第一次听说去吃厕所串串,外地朋友要和我绝交

不要惊讶店面只有十几平米甚至几平米,稍显原始和脏乱,几个人坐在小板凳上围着一张小桌子就可以用餐。

坐在这儿或者站在这儿的人,根本不会在意吃串串的姿势,因为排队就已经很费精力了。

而你一旦将滚烫着红油的熟肉蘸上调料,串串的美味入口,就会原谅之前所有的不满。

第一次听说去吃厕所串串,外地朋友要和我绝交

老实说我第一次在成都看见厕所串串的时候,也质疑过这“厕所里的串串”,真的和x有区别吗?

但这种纠结是在一瞬间解开的,没有人能抗拒那诱惑的香气和浓烈的口感,这是成都最野的美食。

后来我意识到,一群人在路边吃这种看起来有些脏有些辣的厕所串串,从宇宙银河聊到鸡你太美,不分男女老少,不管你来自哪里,不过是成都人的一种常态。

第一次听说去吃厕所串串,外地朋友要和我绝交

在夜里柔和的灯光下和挥发的热气中,城市的钢筋水泥逐渐融化,厕所串串的名字不再违和,人们慢下来,一切变得柔软。

“厕所”和“串串”,一个屎尿屁一个美食,本应该是两个次元甚至是对立面的东西,却像上帝耶稣和恶魔撒旦,奇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在成都放浪形骸野蛮生长。

第一次听说去吃厕所串串,外地朋友要和我绝交

有关厕所串串的来源,每走进一家厕所串串店,墙上贴的宣传海报都会告诉你,上个世纪末,一家开在厕所边的串串店,美味难挡但店面破败位置偏僻,还没有招牌。

第一次听说去吃厕所串串,外地朋友要和我绝交

第一次听说去吃厕所串串,外地朋友要和我绝交

人们以厕所边的串串店口口相传,后来老板干脆取名“厕所串串”。

但互联网并没有记录这厕所在哪里,你也问不出来所以然,它可能在北门,也可能在东门,不同地方的大爷都说他们那边的是最正宗的。

因为厕所串串火了之后,便以燎原之势开遍成都。

第一次听说去吃厕所串串,外地朋友要和我绝交

但大爷们有一个共识,吃串串前,去隔壁的厕所排泄身体里的废物,释放吃货的灵魂,既能激发食欲,也是对厕所串串的一种尊重。

所以大爷们心里有一个判定标准,厕所串串旁边如果没有厕所,那就不是厕所串串。

第一次听说去吃厕所串串,外地朋友要和我绝交

脏的厕所和好吃的串串的鲜明对比,在天府之国形成一种奇葩的野生体验。

坐在马路边上吃着厕所串串,欢聚一堂,其乐融融,“野”的精髓也在于此。

但后来,厕所串串的确成了一个成都人家喻户晓的品牌,从而不再有字面上的现实意义。

尽管每次都要和外地人解释一遍并不是在厕所吃串串,但厕所串串现在在成都人眼中,确实就像张三李四一样,再正常不过。

第一次听说去吃厕所串串,外地朋友要和我绝交

只是这座城市慢慢收回了成都人“野”的权利,厕所串串也不再具有原生态的粗犷、放纵、接地气,开始变得讲究、精致、干净、得体。

小区的门卫大爷说,现在店里的厕所都清香四溢,少了些味道。

第一次听说去吃厕所串串,外地朋友要和我绝交

城市规划和环境治理,让越来越多的苍蝇馆子,包括厕所串串在内的店铺装潢高大上,夺目闪耀。

就像不羁的野汉子被一一归化,电子排号、端庄的门面、良好的服务,不再“脏”,把厕所串串都圈在一个框架内。

第一次听说去吃厕所串串,外地朋友要和我绝交

第一次听说去吃厕所串串,外地朋友要和我绝交

诚然,这是一件好事,食客不用“风餐露宿”,一切都变得合理合法合乎规矩。

但对一部分成都人来说,一个诞生于民间俗气的名字越来越往上走,做为曾经的苍蝇馆子,它就已经走下了神坛,抹杀了一些东西。

第一次听说去吃厕所串串,外地朋友要和我绝交

第一次听说去吃厕所串串,外地朋友要和我绝交

占据了点评网站上前两名的武侯祠的两家厕所串串品牌连锁店,保留了串串的地道风味,俘获了大众的心。

我们肯定它们的美味,但也有不少人还珍藏着属于自己的一家小店。

第一次听说去吃厕所串串,外地朋友要和我绝交

不同于火锅还需要一定的门槛,今天物件上涨,猪肉飞奔,但你还能在一些老小区找到吃到一毛钱一根的串串,几十年来从未变过。

第一次听说去吃厕所串串,外地朋友要和我绝交

而一旦一种名为厕所的串串被搬上高阁,有人明显表示出了不满,它正在失去厕所串串的正宗,真正呈现出一种让人不舒服的违和。

有关“厕所串串”品牌的争夺当初也甚嚣尘上,各家都打着自家串串才是厕所串串本源的旗号,但事实上在互相争夺商标的你来我往中,反倒是因为名字不符合规定,谁也没有拿下这个响亮的品牌。

第一次听说去吃厕所串串,外地朋友要和我绝交

而上百上千家挂着“xx记”等前缀的厕所串串店,乱花一般地散在市场中。

第一次听说去吃厕所串串,外地朋友要和我绝交

第一次听说去吃厕所串串,外地朋友要和我绝交

第一次听说去吃厕所串串,外地朋友要和我绝交

第一次听说去吃厕所串串,外地朋友要和我绝交

当嗜美味如命的成都人在街头发现一家不知名的串串时,沸腾的红油和致命的飘香让他们记下了这家店。

而旁边的厕所就成了识别这家串串店的地标,夜里的成都人卸下疲惫,在络绎不绝前来的人群中等待一锅美味,在街边肆无忌惮地叫嚣,畅快又愉悦,混进时代的洪流成为几代人的记忆。

第一次听说去吃厕所串串,外地朋友要和我绝交

厕所串串的发展史,就像是成都苍蝇馆子生长的野史的标志缩影,它野蛮出生,繁荣成长,再到它消逝、它规范、它堂堂正正。

它蕴含着成都人的性格和生活方式,开放包容无拘束,闲适散淡,乐天知命。

同时它也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阶层壁垒,无论你想聊什么,你是什么身份,你都能在街边的撸串豪饮中的某个瞬间重获自由。

路边摊,或者说苍蝇馆子文化,永远能代表着一座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而在成都,厕所串串就是这种文化所能到达的边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