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夷堅志》——姑蘇二異人

姑蘇二異人

宋《夷堅志》——姑蘇二異人

【譯文】

姑蘇(蘇州)有兩個異人,一個是何蓑衣,一個是呆道僧。這兩個人都挺神奇的。宋孝宗淳熙年間(1174-1189年),兩人影響挺大,士大夫及一些重要人物經常去拜訪他們,很多蘇州本地人都能說些有關兩人的奇聞異事。

先說何蓑衣,他原是淮陽朐山(江蘇連雲港西南)人,本是書生,祖父何執禮的官職達到了朝議大夫。何家世代都是望族,後來金兵入侵。何家南遷,最後落腳在姑蘇。何蓑衣的啟蒙老師是他父親,本來已能作文,但突然有一天,他把書都燒了,衣服都撕了,人也跑了。別人不知道他去了哪裡。

等他再回到姑蘇城,就在天慶觀龍王堂裡搭了個小草屋子,住在那兒,人的狀態都是癲狂的,每天胡說八道。時間一長,人們感覺他說的那些話都能夠應驗,他躺的那堆草既不髒也不臭。每天早晨,他都會去吳江縣(現吳江區)小便,吳江距離姑蘇城有50裡。他一個來回只用幾刻鐘,人們覺得很奇怪。有一回,一個得癆病的人向他求醫治,何蓑衣讓他拿了根草杆走了,十天內,那人就好了。這一下,“何蓑衣的草”都能治病這事兒就傳開了;但也有管他要草,卻得不到的,結果那病人就死了。於是遠近的人覺得他挺神,都對他敬異起來。

宋《夷堅志》——姑蘇二異人

宋孝宗在位的時候,有一天,孝宗夢到一個人穿著蓑衣光著腳,哭著來弔唁。孝宗問:“你是誰呀?”那人說:“臣我是姑蘇人。”孝宗又問:“你為什麼來?”那人就不肯說了。醒了以後,孝宗跟旁邊一個宦官說起此事。當時,朝野正討論一個事兒:宋孝宗想弘揚佛教,抑制一下道教。孝宗做了這個夢以後,並不很信夢中信息。

一個月後,成恭皇后去世了,隨即莊文太子也去世了。由此,宦官想起孝宗提起過的“崇佛抑道”的想法,想就此落實,以寬慰孝宗皇帝的心,但孝宗忽然想起之前的夢,那宦官就說:“我聽說姑蘇確實有個姓何的,像是您提到的夢中人,之前我沒敢說。”於是,這宦官說了很多關於何蓑衣的事蹟。孝宗大驚道:“竟然還有這麼神的人呢?”孝宗馬上下詔書,要讓何蓑衣來朝廷,但他不來,孝宗皇帝也沒勉強。

孝宗整日在宮中尋思:皇后不在了,太子不在了。這些國家大事需要重新規劃恢復,首先找到合適的接班人(新太子),要能吃父母剩下的飯菜那種孝子,這樣的接班人才可以倚靠(佐餕承顏的人)。於是,孝宗皇帝在殿中焚香默禱:“如果所說的那個何蓑衣,真有神通,是個仙人,他一定會知道我心裡在想什麼!”於是,孝宗命令那宦官到姑蘇去找何蓑衣,帶著一些好茶葉作見面禮。跟他交代說:“如果他問你為什麼來?”你就說:“是陛下自己禱告的,我也不知道他為什麼派我來,然後你再看何蓑衣跟你說什麼。”這個宦官謹遵聖命而去。

宦官到姑蘇見到何蓑衣,何蓑衣忽然回頭用蘇州口音跟宦官說:“有中國人就有外國人(番人),有日就會有月,這不需要問。”說完就打發宦官走,宦官聽的雲裡霧裡,何蓑衣又把他招呼回來說:“她姓什麼我沒記住,但不能重蹈朱家覆轍。”宦官不知何蓑衣所說何意,只能向孝宗皇帝如實轉述。宋孝宗一聽,確定這個何蓑衣是有神通的,他知道自己心裡想什麼,於是賜何蓑衣封號“通神先生”,還在天慶觀裡給他蓋了一個“通神庵”,匾額都是孝宗皇帝御書的。這樣一來,成肅皇后被扶正了,她就是謝皇后。

原來,本朝有件與此相關的往事,欽成皇后本姓崔。母親改嫁兩次,改嫁的兩個人一姓任一姓朱。所以欽成皇后最後算是姓朱,沒有回覆她的崔姓。宋孝宗立謝妃為後是想比對欽成皇后舊例,何蓑衣打的啞謎是正孝宗心中想知道的答案,通過這個事兒,原來“崇佛抑道”的想法先不提了。

何蓑衣所住的天慶觀年久失修,很多殿宇都已破敗,裡面的道士覺得何蓑衣挺神,就過來求他:“你能不能給我們找個施主,把這殿宇維修一下?”他們又求又拜。何蓑衣說:“你們得給我一個正式的表文。”道士回到觀裡,給知觀反映,知觀的意思是隨意寫個表文應付一下,其實心中不以為意。何蓑衣拿到表文,笑說:“過兩天就會有人來佈施。”

剛到中午,朝廷使者就來了,他代表孝宗皇帝而來,何蓑衣給使者拿出表文,請求給予道觀維修費用,使者隨即答應,但何蓑衣說:“你答應了佈施,但我也不能去臨安覲見皇帝,所以還是算給你添麻煩了!”後來這事反映到宋孝宗那兒,他當然覺得很奇,正趕上浙西路帥趙憲(字伯驌)也幫著天慶觀向朝廷申請維修經費。在這樣的情勢下,孝宗在皇宮裡欣然命筆寫下了“寥陽殿”的匾額,送給天慶觀,同時皇家拿出大筆經費給天慶觀裡外修飾一新。

從此以後,這宦官每年都肩負宋孝宗使命,在何蓑衣住處附近舉辦“千道齋”,請上千名道士吃飯,四方雲水之士都來了,朝廷也普遍賜錢。有一年,朝廷使者在應到的日期還沒來,很多人都很驚訝,就來問何蓑衣,何蓑衣從臥的地方,爬起來,一邊搖手一邊眨眼,說道:“馬上來,馬上來了!”實際這使者坐船已到平望(現蘇州吳江區平望鎮),他忽然在岸邊看見何蓑衣衝他招手,打招呼。等到了天慶觀再跟人一說,很多人都說:“何蓑衣根本就沒離開過這地方啊!”

宋《夷堅志》——姑蘇二異人

另外那個異人呆道僧是姑蘇本地人,以前是軍卒,他父親也是。跟何蓑衣一樣,他也是有所奇遇後,有了異能力。早先,何蓑衣跟呆道僧關係挺好,兩人一起無拘無束,特別親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呆道僧髮式變了,頭法剃光,只保留了一邊一個抓髻,所以他的外形既像僧人又像道人,外表看起來傻乎乎,所以人稱呆道僧,但他說話特別準,有預言能力,每說必中,這能力跟何蓑衣不相上下。

他喜歡在市井間遊蕩,看見人就要錢,一般最多要三個,得了錢,隨手就給那些貧困的人。宋孝宗曾經下詔,要何蓑衣來都城,但何蓑衣不去。後來,那宦官推薦了呆道僧,宋孝宗想見他,何蓑衣拉著呆道僧說:“你別去,你要到了京城,人家可是要抓你,把你捆住,還要監視你,就不讓你回來了!”呆道僧沒聽這話,還是到了京城,見到了孝宗皇帝。他也不下拜,說話東一句西一句,上不著天下不著地,但宋孝宗不以為意,跟他很親近,允許他自由進出皇宮,又找來自己隨身總管元居實安排呆道僧的生活。元居實怕呆道僧突然跑了沒法交差,就找十個人,天天跟著他,有點像何蓑衣說的監視居住了,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年多。宋孝宗還是放了呆道僧,讓他回姑蘇了。

回到姑蘇以後,呆道僧見到了何蓑衣。何蓑衣拿大棍子揍他,一邊揍一邊罵,把他趕走了,此後,他再沒跟呆道僧有交往,兩人關係就此斷了。後來宋孝宗忙的心煩,又想起呆道僧,讓人招他來,這回呆道僧不想來了,但宋孝宗對此事念念不忘,還是希望呆道僧來到大內皇宮,不斷的邀請了三年,呆道僧還是再次到都城皇宮,又見到了宋孝宗。

宋光宗紹熙甲寅年(紹熙五年,1194年)春日的一天,呆道僧在皇宮裡閒坐,他跟旁邊的太監說:“這年月六月也下很大的雪呀!”旁邊的太監都笑了。他說:“你們笑什麼呀?你們渾身全是雪,還笑我說狂話呢?”大家不知這話是什麼意思。到了夏六月八日,宋孝宗去世了。宮廷上下披麻戴孝,穿的全是白色的,這不就是下大雪了嗎?

這兩個異人都是敢吃肉的,每次能吃十幾斤,但他們都不喝酒,也從不說為什麼不喝。何蓑衣特別耐寒熱。岳珂(本文作者)說,我的兄長周伯說過:“有個姓元的人,丙午年(1186年,宋孝宗淳熙十三年)時已經70歲了,他說當他還是個小孩的時候,就見過這個何蓑衣,那時候他就是那樣子了,從來沒變過;有個蘇有妄道士,每天都跟著何蓑衣一起轉悠,老想模仿他的言行,何蓑衣也不生氣,唯獨下大雪的時候,何蓑衣來到垂虹橋(現在蘇州吳江區)洗冷水浴。這一下,蘇有妄學不來了,他就很慚愧地離開了。”

岳珂還說,我兄長去見到過何蓑衣,何蓑衣給他說過未來官場的前程。何蓑衣特別不喜歡韓子師。那時候,韓子師剛做姑蘇太守,他出行動靜比較大,大隊人馬,上千騎兵。一幫人呼嚕呼嚕從街上經過的時候,何蓑衣會特別激動、生氣,拿起磚頭瓦塊就扔這些軍隊,一邊扔一邊罵,隊伍裡有人受不了,報告韓子師。韓子師雖然為人嚴厲,但他比較包容何蓑衣,也沒覺得何蓑衣太過分;再說呆道僧,他比何蓑衣早死了幾年,何蓑衣在宋寧宗慶元年間(1190-1195年)還活著,相傳他那時已經100多歲了。

岳珂說,洪文敏(洪邁)的《夷堅辛志》、《夷堅乙三等志》都記載過何蓑衣的事情,內容稍微有不同,主要都是他的神奇經歷和能力以及怪誕言行。這些都是沒辦法解釋清楚的。

這些文字記載在岳珂的《桯史》卷三這本書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