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夷坚志》——姑苏二异人

姑苏二异人

宋《夷坚志》——姑苏二异人

【译文】

姑苏(苏州)有两个异人,一个是何蓑衣,一个是呆道僧。这两个人都挺神奇的。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两人影响挺大,士大夫及一些重要人物经常去拜访他们,很多苏州本地人都能说些有关两人的奇闻异事。

先说何蓑衣,他原是淮阳朐山(江苏连云港西南)人,本是书生,祖父何执礼的官职达到了朝议大夫。何家世代都是望族,后来金兵入侵。何家南迁,最后落脚在姑苏。何蓑衣的启蒙老师是他父亲,本来已能作文,但突然有一天,他把书都烧了,衣服都撕了,人也跑了。别人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等他再回到姑苏城,就在天庆观龙王堂里搭了个小草屋子,住在那儿,人的状态都是癫狂的,每天胡说八道。时间一长,人们感觉他说的那些话都能够应验,他躺的那堆草既不脏也不臭。每天早晨,他都会去吴江县(现吴江区)小便,吴江距离姑苏城有50里。他一个来回只用几刻钟,人们觉得很奇怪。有一回,一个得痨病的人向他求医治,何蓑衣让他拿了根草杆走了,十天内,那人就好了。这一下,“何蓑衣的草”都能治病这事儿就传开了;但也有管他要草,却得不到的,结果那病人就死了。于是远近的人觉得他挺神,都对他敬异起来。

宋《夷坚志》——姑苏二异人

宋孝宗在位的时候,有一天,孝宗梦到一个人穿着蓑衣光着脚,哭着来吊唁。孝宗问:“你是谁呀?”那人说:“臣我是姑苏人。”孝宗又问:“你为什么来?”那人就不肯说了。醒了以后,孝宗跟旁边一个宦官说起此事。当时,朝野正讨论一个事儿:宋孝宗想弘扬佛教,抑制一下道教。孝宗做了这个梦以后,并不很信梦中信息。

一个月后,成恭皇后去世了,随即庄文太子也去世了。由此,宦官想起孝宗提起过的“崇佛抑道”的想法,想就此落实,以宽慰孝宗皇帝的心,但孝宗忽然想起之前的梦,那宦官就说:“我听说姑苏确实有个姓何的,像是您提到的梦中人,之前我没敢说。”于是,这宦官说了很多关于何蓑衣的事迹。孝宗大惊道:“竟然还有这么神的人呢?”孝宗马上下诏书,要让何蓑衣来朝廷,但他不来,孝宗皇帝也没勉强。

孝宗整日在宫中寻思:皇后不在了,太子不在了。这些国家大事需要重新规划恢复,首先找到合适的接班人(新太子),要能吃父母剩下的饭菜那种孝子,这样的接班人才可以倚靠(佐馂承颜的人)。于是,孝宗皇帝在殿中焚香默祷:“如果所说的那个何蓑衣,真有神通,是个仙人,他一定会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于是,孝宗命令那宦官到姑苏去找何蓑衣,带着一些好茶叶作见面礼。跟他交代说:“如果他问你为什么来?”你就说:“是陛下自己祷告的,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派我来,然后你再看何蓑衣跟你说什么。”这个宦官谨遵圣命而去。

宦官到姑苏见到何蓑衣,何蓑衣忽然回头用苏州口音跟宦官说:“有中国人就有外国人(番人),有日就会有月,这不需要问。”说完就打发宦官走,宦官听的云里雾里,何蓑衣又把他招呼回来说:“她姓什么我没记住,但不能重蹈朱家覆辙。”宦官不知何蓑衣所说何意,只能向孝宗皇帝如实转述。宋孝宗一听,确定这个何蓑衣是有神通的,他知道自己心里想什么,于是赐何蓑衣封号“通神先生”,还在天庆观里给他盖了一个“通神庵”,匾额都是孝宗皇帝御书的。这样一来,成肃皇后被扶正了,她就是谢皇后。

原来,本朝有件与此相关的往事,钦成皇后本姓崔。母亲改嫁两次,改嫁的两个人一姓任一姓朱。所以钦成皇后最后算是姓朱,没有回复她的崔姓。宋孝宗立谢妃为后是想比对钦成皇后旧例,何蓑衣打的哑谜是正孝宗心中想知道的答案,通过这个事儿,原来“崇佛抑道”的想法先不提了。

何蓑衣所住的天庆观年久失修,很多殿宇都已破败,里面的道士觉得何蓑衣挺神,就过来求他:“你能不能给我们找个施主,把这殿宇维修一下?”他们又求又拜。何蓑衣说:“你们得给我一个正式的表文。”道士回到观里,给知观反映,知观的意思是随意写个表文应付一下,其实心中不以为意。何蓑衣拿到表文,笑说:“过两天就会有人来布施。”

刚到中午,朝廷使者就来了,他代表孝宗皇帝而来,何蓑衣给使者拿出表文,请求给予道观维修费用,使者随即答应,但何蓑衣说:“你答应了布施,但我也不能去临安觐见皇帝,所以还是算给你添麻烦了!”后来这事反映到宋孝宗那儿,他当然觉得很奇,正赶上浙西路帅赵宪(字伯骕)也帮着天庆观向朝廷申请维修经费。在这样的情势下,孝宗在皇宫里欣然命笔写下了“寥阳殿”的匾额,送给天庆观,同时皇家拿出大笔经费给天庆观里外修饰一新。

从此以后,这宦官每年都肩负宋孝宗使命,在何蓑衣住处附近举办“千道斋”,请上千名道士吃饭,四方云水之士都来了,朝廷也普遍赐钱。有一年,朝廷使者在应到的日期还没来,很多人都很惊讶,就来问何蓑衣,何蓑衣从卧的地方,爬起来,一边摇手一边眨眼,说道:“马上来,马上来了!”实际这使者坐船已到平望(现苏州吴江区平望镇),他忽然在岸边看见何蓑衣冲他招手,打招呼。等到了天庆观再跟人一说,很多人都说:“何蓑衣根本就没离开过这地方啊!”

宋《夷坚志》——姑苏二异人

另外那个异人呆道僧是姑苏本地人,以前是军卒,他父亲也是。跟何蓑衣一样,他也是有所奇遇后,有了异能力。早先,何蓑衣跟呆道僧关系挺好,两人一起无拘无束,特别亲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呆道僧发式变了,头法剃光,只保留了一边一个抓髻,所以他的外形既像僧人又像道人,外表看起来傻乎乎,所以人称呆道僧,但他说话特别准,有预言能力,每说必中,这能力跟何蓑衣不相上下。

他喜欢在市井间游荡,看见人就要钱,一般最多要三个,得了钱,随手就给那些贫困的人。宋孝宗曾经下诏,要何蓑衣来都城,但何蓑衣不去。后来,那宦官推荐了呆道僧,宋孝宗想见他,何蓑衣拉着呆道僧说:“你别去,你要到了京城,人家可是要抓你,把你捆住,还要监视你,就不让你回来了!”呆道僧没听这话,还是到了京城,见到了孝宗皇帝。他也不下拜,说话东一句西一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但宋孝宗不以为意,跟他很亲近,允许他自由进出皇宫,又找来自己随身总管元居实安排呆道僧的生活。元居实怕呆道僧突然跑了没法交差,就找十个人,天天跟着他,有点像何蓑衣说的监视居住了,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多。宋孝宗还是放了呆道僧,让他回姑苏了。

回到姑苏以后,呆道僧见到了何蓑衣。何蓑衣拿大棍子揍他,一边揍一边骂,把他赶走了,此后,他再没跟呆道僧有交往,两人关系就此断了。后来宋孝宗忙的心烦,又想起呆道僧,让人招他来,这回呆道僧不想来了,但宋孝宗对此事念念不忘,还是希望呆道僧来到大内皇宫,不断的邀请了三年,呆道僧还是再次到都城皇宫,又见到了宋孝宗。

宋光宗绍熙甲寅年(绍熙五年,1194年)春日的一天,呆道僧在皇宫里闲坐,他跟旁边的太监说:“这年月六月也下很大的雪呀!”旁边的太监都笑了。他说:“你们笑什么呀?你们浑身全是雪,还笑我说狂话呢?”大家不知这话是什么意思。到了夏六月八日,宋孝宗去世了。宫廷上下披麻戴孝,穿的全是白色的,这不就是下大雪了吗?

这两个异人都是敢吃肉的,每次能吃十几斤,但他们都不喝酒,也从不说为什么不喝。何蓑衣特别耐寒热。岳珂(本文作者)说,我的兄长周伯说过:“有个姓元的人,丙午年(1186年,宋孝宗淳熙十三年)时已经70岁了,他说当他还是个小孩的时候,就见过这个何蓑衣,那时候他就是那样子了,从来没变过;有个苏有妄道士,每天都跟着何蓑衣一起转悠,老想模仿他的言行,何蓑衣也不生气,唯独下大雪的时候,何蓑衣来到垂虹桥(现在苏州吴江区)洗冷水浴。这一下,苏有妄学不来了,他就很惭愧地离开了。”

岳珂还说,我兄长去见到过何蓑衣,何蓑衣给他说过未来官场的前程。何蓑衣特别不喜欢韩子师。那时候,韩子师刚做姑苏太守,他出行动静比较大,大队人马,上千骑兵。一帮人呼噜呼噜从街上经过的时候,何蓑衣会特别激动、生气,拿起砖头瓦块就扔这些军队,一边扔一边骂,队伍里有人受不了,报告韩子师。韩子师虽然为人严厉,但他比较包容何蓑衣,也没觉得何蓑衣太过分;再说呆道僧,他比何蓑衣早死了几年,何蓑衣在宋宁宗庆元年间(1190-1195年)还活着,相传他那时已经100多岁了。

岳珂说,洪文敏(洪迈)的《夷坚辛志》、《夷坚乙三等志》都记载过何蓑衣的事情,内容稍微有不同,主要都是他的神奇经历和能力以及怪诞言行。这些都是没办法解释清楚的。

这些文字记载在岳珂的《桯史》卷三这本书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