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有秦國、東有齊國、南有楚國、北有晉國,鄭國:我太難了

引言

公元前770年,“平王立,闢戎寇,東遷於洛邑

”,歷史進入了大爭之世——春秋。此後周王室的影響力江河日下,諸侯列國日益強盛,逐漸擺脫了周天子的掌控,齊、晉、秦、楚等大諸侯國先後在列國爭霸的舞臺中扮演主角。欲建霸業,必先取中原,而欲取中原,必先取鄭國。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鄭國這個倒黴蛋就成了諸侯爭霸的練兵場,不得不唯強是從,“朝晉暮楚,今秦旦齊”。

作為幽王身死國滅的見證者和平王東遷洛邑的參與者,鄭國是春秋初期首屈一指的大國,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地處中原腹心地帶,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得鄭國從一個西周末期才建立的小諸侯國,在春秋初期便率先雄冠諸侯。鄭國將地利優勢發揮到極致,然“成也地利,敗也地利”,周邊諸侯國的迅速崛起,導致鄭國的地理優勢轉瞬之間成為劣勢,不得不仰大國鼻息生存。

西有秦國、東有齊國、南有楚國、北有晉國,鄭國:我太難了

春秋初期鄭國形式圖


鄭國始封及其優越的地理位置

鄭國在諸侯列國中始封時間相對較晚,其始封國君姬友是周厲王之子、周宣王的之弟。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姬友于鄭地始建鄭國,姬友是為鄭桓公。周幽王時期,鄭桓公為王室司徒,“和集周民,周民皆說”,其頗得百姓的擁戴。鄭桓公看到周幽王的昏庸無道,周王朝的統治岌岌可危,而西邊的犬戎的威脅益大,為鄭國的國運感到擔憂。周太史伯為鄭桓公分析了當時的天下形勢,並提出鄭國東遷的建議。

鄭桓公採納了太史伯的建議,“遂東遷其民於雛東,貌、鄰果獻十邑,竟國之”,將鄭國遷往錐東。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鎬京,鄭桓公和周幽王一同死於這場動亂。次年,其子鄭武公與晉國國君晉文侯一道護送周平王東遷洛邑(周之東遷,晉鄭是依),並於次年滅掉鄶國,建都新鄭。東遷後的鄭國得到了歷史上一個重要的發展良機,公元前767年,鄭國滅東虢國後,其地“

右雒左泲”,地理位置相當優越。

西有秦國、東有齊國、南有楚國、北有晉國,鄭國:我太難了

遂東遷其民於雛東,貌、鄰果獻十邑,竟國之


鄭國處在整個周王朝東西、南北交通幹線匯合處,屬於交通樞紐,且地勢適中,交通便利,商業發達。同時“溱與洧,方渙渙兮”,溱水與洧水貫穿鄭國,也為其農業發展提供了保障。如此優越的地理環境使鄭國在春秋初期爭霸提供了有利條件,而這一時期,周王室的權威已經衰落,其他諸侯國尚未興起。鄭武公作為周王室的卿士,口銜王命,常常以王室的名義對周圍的諸侯國進行征討。

以王命討不庭,莊公小霸

鄭桓公和鄭武公皆是不俗之輩,為後來鄭莊公時期的鄭國小霸中原的奠定了良好的影響力和經濟基礎。鄭莊公即位之後,精明城府,深諳國家發展之道,“莊公者,春秋諸侯中嫋雄之姿也,其陰謀伎忍,先自剪弟始,而後上及於王,下及於四鄰與國,以王命討不庭”。其憑藉著強大的個人能力,以及鄭國絕佳的地理位置,同時趁著時代賦予的絕佳機遇,率領鄭國在春秋初年成“小霸”之勢。

西有秦國、東有齊國、南有楚國、北有晉國,鄭國:我太難了

鄭國簡介


鄭國得以在鄭莊公時期呈“小霸”之勢,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時代賦予了鄭國千載難逢的機遇。因為此時環伺鄭國周圍的四大國,北方的晉國、南方的楚國、東方的齊國、西方的秦國等由於種種原因,皆未興起,鄭國此時的地理優勢尚未轉變為劣勢。鄭莊公叱詫半生,一躍成為中原名副其實的霸主,雖然其率先挑戰王權,謀伐四鄰,不尊禮法,建立霸業,仍不失為“

一世之雄哉”。

獨錐之東土,河、濟之南可居以詐取貌、檜之地。其地當中原要害”。桓公、武公、莊公利用鄭國地處中原的優越的地理環境,為春秋之初鄭國能夠活躍於政治舞臺上創造了有利條件。然而這種地理環境也極大的限制了鄭國後續的發展,鄭國土地狹窄、地形單一、資源缺乏,限制了其霸業的延續。更致命的是,鄭莊公去世之後,西方秦國、東方齊國、北方晉國、南方楚國,相繼興起。

西有秦國、東有齊國、南有楚國、北有晉國,鄭國:我太難了

大國環伺,鄭國:我太難了


北晉、南楚、西秦、東齊,大國環伺,鄭國:我太難了

齊晉秦楚四大國將鄭國夾在中間,強國環伺的鄭國是何種感覺自不必言說。且鄭國“西有虎牢之險,北有延津之固,南據汝、穎之地”,可謂兵家所必爭。所以不論是齊楚爭霸,還是秦晉爭霸,亦或是晉楚爭霸,首先倒黴的始終是鄭國。

· 齊楚爭霸時期的鄭國

齊方圖霸,楚亦始強,北侵不已。鄭之要害,尤在所先。中原得鄭則可以拒楚,楚得鄭則可以窺中原。故鄭者,齊、楚所必爭之地也”。此時齊國是楚國北上中原的最大障礙,楚國則是齊國“攘夷”的主要對象。鄭厲公去世之後,齊、楚爭奪鄭的戰爭越來越頻繁。鄭國是大國爭奪的主要對象,作為小國,為求生存不得不首鼠兩端,朝齊暮楚,鄭國“貪利若鶩,棄信如土

”,確實是鄭國的無奈。

· 晉楚爭霸時期的鄭國

晉楚爭霸的重要戰役城濮之戰前後,鄭國對晉、楚的態度截然不同。晉、楚戰於城濮,鄭國“如楚致其師”,以討好楚國。然而城濮之戰楚國戰敗,見風使舵的鄭國立即派向晉求和,“使子人九行成於晉。晉樂枝入盟鄭伯。五月,丙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鄭國在晉、楚之間的轉變相當之快,投強棄弱,唯強是從,成為鄭國處理與晉、楚關係的重要原則。鄭國後來也參加了確立晉文公霸主地位的踐土之盟。

西有秦國、東有齊國、南有楚國、北有晉國,鄭國:我太難了

城濮之戰示意圖


· 秦晉爭霸時期的鄭國

春秋初期的秦國,長期征戰西戎,到了秦穆公時期,秦國的重心放到了中原爭霸上。秦國制定的東進中原的路線,首先得突破晉國的防線,然後通過鄭國到達中原腹心。因此,結晉、服鄭是秦國主要戰略方向。公元前630年,“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鄭國派老臣燭之武夜訪秦穆公,向其分析秦晉兩國爭霸之形勢,表示鄭國願意倒向秦國,秦穆公遂決定退兵,並與鄭國結盟。

晉文公去世之後,秦穆公立即搶佔爭霸先機,繞道伐鄭國。未曾想,秦國襲鄭不成,又被晉軍截擊於回師途中的崤地,三軍統帥皆被俘,秦師盡殲。崤之戰正式宣告了秦晉聯盟的破裂,秦國在此戰中元氣大傷,從此與晉國結怨,加入到楚國的陣營中與晉為敵。而晉國在喪失秦國這樣一個盟友之後,為了抗擊秦楚新盟,亦與齊國結盟壯大聲勢。面對更加強大的爭霸集團,鄭國的處境益加艱難。

西有秦國、東有齊國、南有楚國、北有晉國,鄭國:我太難了

鄭國: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


結語

鄭莊公去世後,列國正式爭霸的時代到來,強國環伺的鄭國: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鄭國夾在齊、晉、秦、楚四大諸侯國之間,一方面飽受征伐之苦,一方面發展空間被限制,正所謂,“

成也地利,敗也地利”。其後鄭國雖曾出現過短暫的“子產中興”,亦改變不了其“國小而偪”的窘狀,只能在大國弭兵之際,得到喘息的機會。公元前375年,一直苟延殘喘的鄭國,最終為韓國所滅。

參考文獻

楊福平,《鄭國史話》,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童書業著,《春秋史》,中華書局,2012年

顧棟高,《春秋大事表》,中華書局,1993年

楊伯峻著,《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2009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