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盗刷险被骗却被拒赔!起诉后才判理赔,案例告诉你应该怎么办

新型的银行卡盗刷手段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仅11月以来,警方侦破就了50多起银行卡盗刷案。不法分子经常选在凌晨2时到4时人们熟睡时,通过在网络平台、异地商铺消费盗刷。甚至只要手机开着流量,手机里的钱就不翼而飞了。

在人人自危而又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推出的“银行卡盗刷保险”备受欢迎,可能只需要几块到十几块的保费,但是投保人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各种条款限制,避免出现拒赔情况。

买了盗刷险被骗却被拒赔!起诉后才判理赔,案例告诉你应该怎么办

买了盗刷险被骗却被拒赔!起诉后才判理赔

好买保通过真实案例,提醒大家要注意这个产品的“除外责任”:

01 案例详情

56岁的陈大妈去年买了份银行卡盗刷保险。

陈大妈某天接到一个电话,来电人自称是某银行的客服人员,称陈大妈信用良好,可以信用卡额度。

陈大妈想自己确实办理了该银行的信用卡,并且“客服”准确地叫出了自己的名字,于是在客服的引导下说出了信用卡密码,并且将随后收到的短信验证码也一并告诉了客服。

可挂断电话紧接着陈大妈又收到了短信,让她没想到的是她收到的不是提额成功的通知,而是她的信用卡通过网络消费的方式被刷了近2万元。陈大妈明白了这是遇到了诈骗电话了!

之后,陈大妈去了保险公司要求索赔。

买了盗刷险被骗却被拒赔!起诉后才判理赔,案例告诉你应该怎么办

买了盗刷险被骗却被拒赔!起诉后才判理赔

保险公司接到报案,派人来收集了报幕证明和银行流水,并且写了查勘记录,可是保险公司以符合除外责任为由,拒绝了理赔要求。

陈大妈随即将保险公司告上了法院。

02 案例分析

银行卡盗刷保险除外责任,是这个案件的焦点,也是投保人应关注的关键条款。

好买保综合了几个保险产品的除外责任:

(1)被保险人的银行卡在借给他人使用期间遭受的资金损失;

(2)在没有被胁迫的情况下,被保险人或被保险人的信用卡主卡所关联的附属卡持有人主动向他人透露账号及密码导致的资金损失;

(3)他人以诈骗手段

获取被保险人的银行卡账号、密码或其他信息后实施盗窃行为导致的资金损失;

(4)第三方支付余额账户中的资金损失;

(5)自被保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损失发生之时起,72小时以内(含)没有挂失或冻结银行卡;

(6)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或重大过失行为导致的资金损失。

买了盗刷险被骗却被拒赔!起诉后才判理赔,案例告诉你应该怎么办

买了盗刷险被骗却被拒赔!起诉后才判理赔

再来看下本案,根据除外责任(3),陈大妈的案例确实满足拒赔条件。

但是本案中,陈大妈却胜诉了,拿到了理赔。原因是对于投保流程,原告坚持称没有人告诉她有除外责任,而被告称保单是网上报保,条款和保单均会以电子保单形式发送原告。

法院判决时认为依据我国《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的,保险人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单应当附格式条款,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合同的内容。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03 好买保观点

投了盗刷险后,被盗刷后,投保人要特别注意,在理赔时需要被保险人提供相关交易记录、收款方姓名及账号、账户挂失时间证明、公安机关证明等相关材料,否则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智能手机应用的普及,一些新兴的家庭财产保险产品也受到青睐。如一款涵盖了房屋火灾等意外、盗抢;银行卡盗刷;手机碎屏、跌落等意外;个人随身物品盗抢;航班延误等责任在内的家财险产品,受众群体越来越多,我们在关注寿险的同时,财险也不应当被忽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