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稱得上一位千古明君,其文治武功,絕對不在康熙和唐太宗之下

隋煬帝楊廣是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的次子,同時也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在我國曆史上,隋煬帝楊廣雖然不乏雄才大略,也建立了不朽的赫赫戰功,但因其走向政壇的方式是通過發動不光彩的宮廷政變而達到的,況且其雙手沾滿了兄長楊勇太子的鮮血,而被後人所唾棄,並被譽為超一流的政治演員和邪惡天才楊廣早年屢立戰功,無論是南下平叛,還是北上蕩平突厥,楊廣都展示了其他皇子所沒有的英武與氣量。楊廣登基後,更是顯示出了前無古人的魄力,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修通運河”、“西巡張掖”、“開創科舉”、“開發西域”、“東征高麗”等。雖然被後人證明這一切都是非凡之舉,也顯示了一個豪放帝王的政治情懷。


但是,楊廣也同時具備另一個極端:血腥、殘忍、暴虐。因而,被歷史毫不客氣地打入另冊,成為古往今來暴君中的典型代表。

客觀地講,楊廣具備成為一名優秀的政治家的一切特質。但可惜的是,他僅僅是隋文帝楊堅的次子。皇帝只能有一個,因此,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楊廣將永遠也不會獲得問鼎最高權力的機會。但楊廣在人生歷練中,又深感要想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就必須登上權力的巔峰,自然他的長兄太子楊勇就成了他的心頭大患。於是,楊廣就開始了一場充斥陰謀和血腥的政治廝殺。

他可稱得上一位千古明君,其文治武功,絕對不在康熙和唐太宗之下

枉自深具父風,卻與皇位無緣

楊廣在青年時期就展現出了過人的才華,完全承襲了其父楊堅的雄才大略之風,在20歲的年紀上就創造了名揚天下的赫赫戰功,如果論水平和能力,楊廣無疑是眾兄弟中最優秀的一個,也應當是父皇最佳的接班人選。但卻輸在了起跑線上,根本無緣接掌最高權力,使楊廣長期處在身份的痛苦煎熬中。
楊廣的父親楊堅,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比較幸運的人,他從一員武將到君臨天下的皇帝,似乎沒有費多少周折,被史學家稱為歷史上最容易奪得天下的皇帝。他先靠父親的戰功蔭庇而成為北周重臣,再因女兒成為北周宣帝宇文資的皇后而成為“國戚”,當週宣帝在22歲就一命嗚呼的時候,楊堅則憑著新即位的周靜帝外公的身份輔政成為大丞相,並讓周靜帝技巧性地上演了一場“禪讓大戲,楊堅自立為帝,改元開皇,以楊勇為皇太子,還裝模作樣地封8歲的周靜帝為介公。
可沒過幾天時間,楊堅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使得楊家江山永固,就對北周朝宗室舉起了屠刀。共計殺周朝文帝子孫25家、孝閔帝子孫及明帝子孫6家、武帝子孫12家,荒唐皇帝宇文讚的兒子靜帝宇文闡禪位後即被殺,時年僅9歲宇文贊另外兩個幼子還在襁褓之中,為斬草除根,也被楊堅誅殺其餘的宇文宗室遠親也幾乎為楊堅誅殺無遺,數以千計的鳳子龍孫都在一年多的時間內慘遭屠戮。

他可稱得上一位千古明君,其文治武功,絕對不在康熙和唐太宗之下

楊堅雖然對北周大開殺戒、毫不手軟,卻是歷史上有名的懼內人物,他對自己的老婆獨孤氏總是言聽計從。因獨孤氏是楊堅父親頂頭上司的女兒,所以,自婚配後,楊堅就對獨孤氏有一種敬畏感,併發誓不和其他任何女人生小孩。不過,楊堅的這位髮妻、後來的隋朝皇后獨孤伽羅倒也毫不含糊,竟然一口氣給楊堅生了5個兒子,而且還成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強勢皇后。自然,獨孤伽羅所生的5個皇子也得到了封賞,除長子楊勇被封為皇太子外,其餘四子也都被封了王位:次子楊廣為晉王、三子楊俊為秦王、四子楊秀為越王、五子楊諒為漢王諸王子都是獨孤氏所生,這在歷代皇后中相當罕見。隋文帝楊堅也曾得意地炫耀說:“古代皇帝內寵太多,往往由於嬖愛而廢嫡立幼,我沒有姬妾,5個兒子也都是皇后所生,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必然會和睦相處,絕對不會像前朝那樣發生爭奪。讓楊堅沒有想到的是,宮廷權力的鬥爭並沒有因為這層親情的面紗就變得溫情脈脈,隨後而來的宮廷殺戮無情地嘲笑了楊堅的預言。
公元581年,楊堅在建立隋朝的同時,封次子楊廣為晉王、幷州總管,當時楊廣年僅13歲。此時,隋朝只擁有北中國大部分地區,而江南的南朝陳國則是後主陳叔寶當政,一位中國歷史上出了名的荒唐皇帝他沉湎酒色,不恤政事,這也是中國歷史上一般昏君的通病。他的寵妃張麗華曾與陳叔寶一起創制了玉樹後庭花》,被後人視為亡國之音。面對陳叔寶這樣孱弱昏庸的政治對手,隋文帝認為這是統一全國的絕佳時機。公元58年,文帝調集大軍南征,並以20歲的次子楊廣為統軍元帥。楊廣在這場滅陳之戰中表現相當出色,所向無敵,勢如破竹,一口氣攻下了建康,並俘虜了陳後主。在安頓好吏民之後,楊廣還為民除害,斬殺了佞臣施文慶、沈客卿等人,封存府庫,資財一無所取,江南民眾都稱頌楊廣的賢德。

他可稱得上一位千古明君,其文治武功,絕對不在康熙和唐太宗之下

在楊廣的指揮下,陳國30個州,100個郡,400個縣均收歸版圖中國在經過了南北朝的大分裂、大動盪之後,終於迎來了大一統的格局。應當說,這是楊廣在歷史舞臺上的首次登場,但卻表現不俗。楊廣也因此而被晉封為太尉之職。隨後,隋文帝又下詔任命楊廣為揚州總管,鎮江都。後來楊廣又南下平定了江南高智慧的叛亂,北上擊敗了突厥的進犯。由此可見,楊廣絕非平庸之輩,而且功勞遠在其他皇子之上。作為次子,無論楊廣的功勳多麼卓著,根據世襲的規矩,楊廣卻不具備登基的資格。

他可稱得上一位千古明君,其文治武功,絕對不在康熙和唐太宗之下

權令智昏,不惜拿親哥哥開刀

按照周禮舊制,楊廣是不具備接掌皇帝之位資格的但權力慾望極強的他,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感到權力的重要性他對地方諸侯的職位也越來越顯示出索然無味。於是,楊廣為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就處心積慮地開始了他的行動,處處詆譭太子楊勇。可作為太子的楊勇又偏偏不爭氣,不但才識中等,而且待人接物又大大咧咧,生活又非常奢侈,極好聲色犬馬再加上楊勇的母親獨孤氏又特別妒恨男人喜聲色犬馬和多蓄內寵,所以,最終導致了楊廣的取而代之。楊廣認為,無論從各方面來講,自己都超出長兄太子楊勇許多,但只要太子在,就意味著自己永遠沒有登大位的機會,必須想法將大哥除去,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於是,就暗自玩弄野心和權術,可太子楊勇卻渾然不知。因楊勇生性率直、為人寬厚,從小就受到父母寵愛,被立為太子後,就直接參與軍國大事但長大後的楊勇卻變得奢侈,這就犯了父親的忌諱;尤其是其好色的特質,更為母親獨孤皇后所忌諱。特別是獨孤皇后為楊勇精心挑選的妻子元氏,在飽受冷落後又突然死去,讓她懷疑是楊勇故意毒死所致而且,楊勇又到處選妃,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這讓推崇一夫一妻制的獨孤皇后相當憤怒,她在不斷派人監控這個兒子的同時,還在文帝耳邊大吹枕頭風,譴責楊勇的過失。正是這不可理喻的嫉妒,才使得獨孤皇后失去了作為一個政治家應有的智慧,在這個問題上的反感心理終於鑄成了她和隋文帝的一個重大的決策失誤,而且這個失誤最終被證明對隋王朝的打擊是致命的。

他可稱得上一位千古明君,其文治武功,絕對不在康熙和唐太宗之下

善於察言觀色的楊廣,雖然也是好色之徒,但是在爭奪帝位的形勢下,他極為狡猾地將自己偽裝成了十分謙虛自抑之人。一次,隋文帝來到楊廣家裡,早有準備的楊廣便隨父皇四處查看,只見殿內樂器佈滿灰塵,琴絃斷絕,一眼就可以看出有好長時間沒有使用,老皇帝非常高興,並就此認定楊廣這個兒子絕對不好聲妓歌舞,這和那位連鎧甲都以金玉裝飾的太子楊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楊廣為了敗壞太子的形象,就暗中派遣和他關係親密的大臣宇文述、楊素等人在父母面前百般詆譭太子楊勇。因太子本性直率,不知矯飾,每每喜怒形於色,於是隋文帝便逐漸萌發了要廢掉楊勇太子的想法。


楊廣當上揚州總管後,在與母后獨孤氏道別時,意流露出一副依依不捨的樣子,伏地流淚不止,獨孤皇后也潸然淚下。廣傾吐滿腹委屈:“兒臣非常看重兄弟情誼,可不知道在哪裡得罪了太子?他一直在想除掉我每當想到自己不知哪天就會被害而死,真的有些惶恐萬分。
獨孤皇后聽後大為震驚,說:“楊勇也太不自量力了,我費盡心思為他娶的元妃,他卻一點也不愛念,專寵雲妃,還對元妃下黑手,毒死元妃。我現在還活著,他就敢這樣對待你們,不知道等我死後,會怎樣加害你們兄弟呢?一想到等你父皇百年之後,你們兄弟就得向雲妃那個小妖精跪拜稱臣,為娘我真是心如刀絞啊!”楊廣看到母后已經動心,就頻頻再拜,嗚咽不止獨孤皇后也抱著兒子大哭。至此,獨孤皇后已經下了廢掉楊勇的決心。恰好有一年冬至,百官都到太子宮中稱賀,楊勇超出禮制規定而直接受賀,獨孤皇后便對楊堅說:“太子勇率性任意,動多乖張,今日冬至,百官循例進宮,他卻獨自受賀聖上尚需勸誡他一番才好。”年事已高的隋文帝本來就對權力十分敏感就立即下詔給群臣:此後不得擅賀東宮。文帝與太子楊勇的矛盾已經無法調和。

他可稱得上一位千古明君,其文治武功,絕對不在康熙和唐太宗之下

公元600年10月,楊堅突然派人召楊勇入殿。楊勇聞命大驚,忙問使者:“父皇不是要殺掉我吧?進宮後,則發現父皇戎服陳兵,百官肅立楊堅立刻宣佈廢掉太子楊勇,立晉王楊廣為太子,並由楊廣負責派人將楊勇押至東宮看管。楊勇被囚於府內,常常上書訴冤,楊廣則命人把書信全部銷燬。無奈的楊勇只好爬到樹頂大聲叫屈,希望老皇上能聽見後親自詢問。可楊廣的心腹大臣楊素趁機上奏說楊勇得了神經病。楊堅聽信此言,就沒有再給楊勇訴冤進諫的機會。
楊廣成為太子後,並沒有高枕無憂,他認為一旦自己在父母面前露出馬腳,太子之位就難免會再次產生變數,因此,工於心計的他繼續發揮他善於表演的天賦。後來,皇后獨孤氏病逝。楊廣進宮拜見父皇時顯得悲痛欲絕,痛不欲生但回太子宮就歡聲笑語。為了表示思母致哀,楊廣對外宣稱每天只吃兩勺米,在靈前號哭跪伏,可私下裡卻派人精製豬魚肉脯裝在竹管裡以蠟封口藏於袖中,沒人時就趁機吃上幾口。
在獨孤皇后死後,楊堅沒有了約束力,開始放縱起來,整天與宣華夫人、容華夫人兩位美女醉生夢死。不久便身染重病,堅自感不妙,便躺在床上與文武百官訣別。楊廣擔心父親在彌留之際會發生什麼變故,就秘密派人問楊素內宮父皇的病狀。楊素則把老皇帝的病情一五一十寫明,封上信封回送楊廣。但送信的宮人轉了幾道手,誤以為是送給皇帝的上奏便呈給楊堅。楊堅見信後悔恨交加,忽又見陳夫人神色慌張地進來,忙問緣由。陳夫人哭著說:“太子無禮!原來陳夫人去更衣時,被楊廣抱住求歡,被她掙脫後跑了出來。


楊堅氣得捶床大叫:“這個畜生,怎麼能成就大事!是獨孤誤導了我!於是,急忙召喚身邊的大臣楊述、元巖說:“趕快呼我兒楊勇來見!但不料此事被楊素獲悉,立即告知楊廣,又矯詔逮捕了楊述和元巖,又命楊廣的心腹張衡入內“伺候皇上,並禁止宮內一切人員出入,不久就傳出文帝駕崩的消息,由此可見,楊堅並非善終楊堅一死,楊廣就急不可耐地登上了皇帝的寶座。當晚,楊堅就將自己的庶母宣華夫人弄上床,並殘忍地誅殺了廢太子楊勇全家。就這樣,這位靠陰謀和手腕,在陰謀與血泊中登上了帝位的楊廣,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荒淫無道的昏暴之君。
事到如此,昔日老皇帝楊堅自以為同父同母的手足兄弟之間不會自相殘殺的預言,在冰冷殘酷的宮廷政治中被擊得粉碎,成了一個並不好笑反而十分淒涼的笑話。

他可稱得上一位千古明君,其文治武功,絕對不在康熙和唐太宗之下

說說看法

楊廣之所以能夠登上大位,除了是自己建立的卓越功勳外,還有自己在生活上矯情偽飾以騙取父母的信任,獲取了尚方寶劍。同時,他還想方設法拉找朝中大臣為自己說話,這就無形中為自己設置了一道防火牆,特別是他用重金收買的深得父親信任的宰相、大將軍楊素。楊素也在他處安全多維的行動中發揮了極重要的作用。
客觀地講,楊廣篡位的確充滿了血腥與殘暴,在生活上也喪失了倫理之道。但他也無疑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帝王。如果避開他登基時的殘忍和生活上的不檢點不談的話,楊廣足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千古明君,尤其是其文治武功,絕對不在康熙和唐太宗之下。

他可稱得上一位千古明君,其文治武功,絕對不在康熙和唐太宗之下

楊廣即位後,不但開鑿了大運河,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還修訂了法律,針對隋文帝末年比較嚴酷的法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設立了進士科,促成了科舉制的形成;興辦學校,訪求遺散圖書,並加以保護;幾次派遣使者去流求和西域,加強了內地同邊境的關係。這些舉動,絕非平庸帝王所為,毫無疑問,楊廣在中國歷史上是頗有建樹的豪邁君王但是從古至今,人們在評價楊廣時,更多的是把眼光放在了他的陰謀和殘忍上,而忽視了他的文治武功。實際上,楊廣在我國史冊上影響深遠。最值得一提的是,在他20歲的時候,就統領51萬大軍,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結束了上百年來中國分裂的局面,也結束了中國三四百年的戰亂時代。從此中國進入了和平、強盛的時代。從這個層面講,隋煬帝楊廣功不可沒。
當然,一個統一中國、開疆闢土、改革法制促進貿易、展現國威的有為君王,卻因為自己的殘忍而最終沒有帶來鮮花和掌聲,甚至沒有贏得身為一代帝王的尊嚴,就被後人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