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列舰的覆灭:3万9130吨巨舰被炸飞主炮塔

【话说军世】在现代战争中,随着反坦克武器性能的进化,坦克被攻击后“脱帽”(炮塔被炸飞)的情况比较常见,不过在二战中,身为“钢铁巨兽”的战列舰,拥有数百吨的主炮塔,其实也有“脱帽”的时候。


日本战列舰的覆灭:3万9130吨巨舰被炸飞主炮塔


“脱帽”礼:3万9千吨巨舰被炸飞主炮塔

陆奥号是长门级战列舰的二号舰,1920年下水,改装后标准排水量为3万9130吨,拥有410毫米主炮8门,是一战至二战期间著名的战列舰“Big Seven”之一,和长门号一样,属于世界上当时主炮口径最大、航速最快的战列舰。

不过陆奥号的结局比较惨淡,相比较于同时参加二战的日本战列舰,大多战沉在大海的结局,两艘长门级战列舰则命运迥异,长门号被美国人拉去用于“蘑菇弹”实验,而陆奥号则以“自爆”的方式了结了自己。


日本战列舰的覆灭:3万9130吨巨舰被炸飞主炮塔


1943年6月8日陆奥号突然发生了大规模爆炸,舰体直接断成两截沉没,由于正好是3号主炮塔弹药库发生了爆炸,其重达360吨的三号炮塔直接被巨大的爆炸能量掀起,飞到了与舰桥同高的高度。

这艘没有因为海战沉没的巨舰,被自己炸飞了主炮塔,还带走了包括自己舰长在内的1121条生命。


日本战列舰的覆灭:3万9130吨巨舰被炸飞主炮塔


防护能力偏科:炮塔装甲比俾斯麦号还厚

标准排水量3万2000多吨的陆奥号,全部装甲总重量达1万3023吨,其主炮塔正面装甲厚度为457毫米,相比之下俾斯麦号主炮塔旋转部分的正面装甲是360毫米,主炮塔的防护能力相当惊人。

陆奥号的侧舷装甲带最后处为305毫米,而俾斯麦号侧舷装甲最厚处为320毫米,其他如司令塔等部位也都不如吨位比自己“大半圈”的俾斯麦号。


日本战列舰的覆灭:3万9130吨巨舰被炸飞主炮塔


当然,陆奥号所属的长门级战列舰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超高”,也被很多军迷戏称为“违章建筑”,其前主桅采用了7根支柱支撑,上面形成了一个高大的圆锥结构樯式桅楼,顶端为射击指挥所,其舰桥是多重樯式,将舰桥与桅楼合为一体的方式也很“日式”,不过由于过于靠近烟囱,也造成了舰桥内指挥人员的困扰:黑烟倒灌,造成长期“PM2.5指数过高”。

在整个太平洋战争中,陆奥号的贡献也不大,它曾参与过中途岛海战,不过在这场航母为核心,海军航母兵为主导的海战中,“年龄偏大”的陆奥号基本没什么露脸的机会,就回到了日本,早早的沉没,也错过了莱特湾海战等大规模海战,和许多战列舰一样,只留下了个“巨舰”的名声和“钢铁巨兽”的影像记录之后,就沉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