譽衡藥業遭控股股東大手筆擴張拖累,資產負債率高達51.23%

近日,譽衡藥業發佈公告稱,公司擬以14.2億元出售澳諾(中國)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澳諾製藥”)100%股權給華潤三九,對此,譽衡藥業表示,出售澳諾製藥是為了緩解公司的債務壓力。

譽衡藥業遭控股股東大手筆擴張拖累,資產負債率高達51.23%

評估報告顯示,收益法下評估基準日的澳諾製藥股東權益賬面值為2.23億元,評估值15.9億元,評估增值13.67億元,增值率613.96%。此次以收益法的結果作為最終評估結論。

由於此前澳諾製藥向譽衡藥業進行了1.3億元利潤分配。因此,譽衡藥業與華潤三九達成一致,轉讓價款確定為14.2億元。

若轉讓完成,將為譽衡藥業產生的投資收益約為10億元。本次交易完成後,澳諾製藥將不再納入譽衡藥業合併報表範圍,公司所得的投資收益也屬於非經常性損益,不具有可持續性。

財務報告顯示,2016年~2018年,譽衡藥業淨利潤連續下滑的情況下,澳諾製藥的淨利潤卻在保持增長。2016年~2018年,澳諾製藥的淨利潤分別為9391.37萬元、1.09億元,1.48億元。甚至在2018年,澳諾製藥利潤貢獻在譽衡藥業旗下子公司中排行第一。

截至2019年9月底,譽衡藥業的資產負債率為51.23%,處於行業偏高水平。譽衡藥業表示,此次轉讓所獲資金可優先償還公司債務,降低資產負債率及財務費用。“如本次交易順利實施,將有利於改善公司運營資金及現金流狀況,緩解公司短期債務壓力,有效降低公司財務風險”。

譽衡藥業表示,“轉讓澳諾製藥還能更好地推進公司轉型,所獲資金也可助力公司與戰略投資人共同聚焦生物藥戰略領域的快速推進”。

受累控股股東,譽衡藥業“賣子”自救

我們注意到,受累控股股東譽衡集團資金鍊緊張,以及前幾年大手筆對外擴張,譽衡藥業盈利能力大不如前。

2016年~2018年,公司業績連續下滑。期內淨利潤分別為7.17億元、3.1億元、1.26億元。反映主業的扣非後淨利潤的增速分別為6.27%、-60.11%和-99.62%。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淨利潤為7803.34萬元,同比下滑1.2%。

與淨利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銷售費用,近5年來,譽衡藥業銷售費用從2015年的3.59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29.38億元,其中2017年、2018年分別猛增308.91%、175.71%至10.65億元、29.38億元,遠超營收增速。

並且,自2010年上市以來,譽衡藥業頻繁地進行了大規模併購。併購數量高達20多次,交易金額超百億元,形成了鉅額商譽。而業績大幅下滑與該公司的大規模併購也不無關係。

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公司商譽高達33.60億元,佔淨資產比例超七成。2015年末商譽高達36.23億元,趕超期末的淨資產,期末資產負債率也達最大值58.08%。

賣子自救的做法使得股價也不斷下跌。28日,譽衡藥業股價開盤即漲停,報收於3.18元。29日,譽衡藥業報收於3.12元,下跌幅度為1.8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