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羞於說出口的愛

圖/網絡

那些羞於說出口的愛

昨天是感恩節,可能我是最後一個知道這件事的人。除去中國的傳統節目,一般的節目貌似與我都沒有太多關係。

感恩節的存在就是為了給一個理由和機會,讓你去感謝那些幫助你,支持你,一直愛你的人。

可中國人可能普遍有一個通病是害羞,靦腆。而且是越老一輩人越是如此。

我們很難將我愛你這句話父母說出口,卻很容易對戀人說出口。我們很難將自己心中對父母的感謝說出口,覺得肉麻,不好意思。

《魔道祖師》裡有一句話說:

人這一輩子,有兩句肉麻的話是非說不可的。“謝謝你”和“對不起”,總有一天你會哭著說出來的。

我們總是將最好的一面展示給朋友,將最壞的自己展現給父母。我們總是對朋友說著甜言蜜語,卻忘了舒緩父母皺起的眉頭。

《唐頓莊園》裡,孩子們每天都會在睡前給爸爸媽媽說晚安,然後親吻他們的臉頰。當感謝他們時,會當面就說謝謝,愛你等詞語。

而我,只敢在心中反覆說上無數次。

那些羞於說出口的愛

《請回答1988》裡,德善和寶拉就是兩個完全對立面。德善愛說愛笑愛鬧,和爸爸的相處方式就像朋友。她可以任性地跟爸爸撒嬌,撲上去親爸爸的臉,對爸爸說愛你。

可是寶拉,只會在德善做這些的時候,搖頭無語。在心裡默想著為什麼德善可以做出這樣的行為,而她不能。

寶拉與爸爸的相處,客客氣氣,保持著距離。沒有過分親熱的舉動,沒有充滿愛意的言語。跟媽媽也是一樣。

而我們很多人,都是寶拉。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所處的環境的影響,我開始變得愛說愛笑,思想也漸漸開放。可是面對父母,我仍然是那個不敢表達愛意的孩子。

我只敢將我的祝福,我的愛意,我的感謝,讓手機幫我轉達過去。隔著萬水千山,將愛送到。屏幕前的我沒有絲毫的羞澀。

如果,我站在父母的面前,我可能會變成結巴,而父母也會害羞。這就是這麼多年相處的模式限制了我們的表達。明明很愛,卻不敢說。行動勝過一切,可言語也是必不可少的支撐力。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他們開始關心起我的生日。遺憾的是我的生日從來沒有在家過。

那些羞於說出口的愛

每次過生日的時候,總會給我發紅包。然後祝我生日快樂然後打電話的時候,就不說了。只是問我今天干嘛了,吃什麼好東西了。

爸爸過生日的時候,我正在實習。那天我掙了90塊錢,我就讓姐姐用這90塊錢去買肉買菜,然後回家陪爸爸過生日。

那天,媽媽說有肉有菜,有酒有人,吃的很開心。

那一刻覺得成就感爆棚。美中不足的是即使在視頻的時候,我也沒有勇氣對爸爸說出那句“生日快樂”。

今天,是媽媽的生日。照舊,在早上給媽媽發了一條消息,祝她生日快樂。媽媽回了我一句“收到”。

不知為何,看到這句話就覺得莫名的搞笑。總覺得這句話是大學生的日常用語。

祝福的話全在肚子裡,寫出來在文章裡,別人知道,他們卻不會知道。我瞞著他們,寫下對他們的祝福,說出對他們的感謝。

三毛說過:我們的父母是恆星,我們回家他們永遠是在的。

我感謝你們多年的培育和照顧,感謝你們對我的包容和愛。待我獨立,我養你們。所以,一定要健康平安,照顧好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