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庸使孔謙,為何讓後唐莊宗李存勖又愛又恨?

1.孔謙是後唐開國功臣,以聚斂財物成名。

魏州人孔謙自少為吏,工於書算,頗知錢穀聚斂之事。晉王李存勖攻下魏州之後,讓孔謙做了度支使,專管錢穀出入之事。

李存勖的眼力果然不錯。在他與後梁長達十多年的對峙中,雖然經歷了一百多次的大小戰役,但卻從來沒有出現過軍糧短缺的現象,其原因就在於孔謙始終能夠非常及時地調撥和供應軍糧。

李存勖後來得以消滅後梁並稱帝洛陽,也與孔謙的後勤保障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租庸使孔謙,為何讓後唐莊宗李存勖又愛又恨?

李存勖


2.李存勖對孔謙有著複雜的心理

孔謙的橫徵巨斂,雖然使後唐王朝的府庫充實了許多,但同時也招來了老百姓的沖天怨氣。對此,李存勖極為模糊的。

一方面,君王的確需要像孔謙這樣的能夠專於聚斂的人。

錢穀財物是君王得以維護其統治地位和生活秩序的重要保障。莊宗對財物的分配本來就有著極大的興趣,他把當時全國的財賦分為內外兩府庫,州縣上繳的租稅放入外府,這是國家正常運作所需要的經費,而把各地方鎮所納的租稅放進內府,供其宴遊和賞賜左右之用。

州縣上繳的租稅不如方鎮多,於是,常常出現外府空竭而內府堆積如山的現象。而莊宗消滅後梁之後,變得更加驕橫起來,生活也趨於奢侈華麗。


租庸使孔謙,為何讓後唐莊宗李存勖又愛又恨?


為了滿足自己對財富的佔有慾,莊宗自然希望有人能夠源源不斷地為他送來金銀財寶。孔謙非常瞭解莊宗的這一心理活動。

所以他敢於在莊宗的面前為所欲為,不執行莊宗為推恩天下而下達的免除百姓租稅的命令,也不執行莊宗關於恢復唐代以方鎮徵取租稅之制的命令。

不僅如此,他還敢巧立名目,以收取錢財。孔謙的所作所為,莊宗從沒有予以干預,還賜給他“豐財贍國功臣”的稱號。

幾乎可以肯定地說,莊宗是有意地縱容了孔謙。



另一方面,迫於聚斂帶來的尋常百姓的沖天怨氣,君王又時時在表面上疏遠乃至於懲罰那些專事聚斂的大臣。

孔謙自恃錢穀聚斂之能,以為莊宗即位以後必然會讓他擔任租庸使一職,但沒料到張憲搶在前面先做了租庸使,因此,他心裡很不痛快。但在他的離間下,張憲不久就被派去戍守郵都。

即使這樣,郭崇韜還是建議由宰相豆盧革兼任租庸使,孔謙又失算了。豆盧革兼任租庸使期間,孔謙時常悄悄地查找他的過失,而且真的找出了過失,所以豆盧革不得不主動要求解職。


租庸使孔謙,為何讓後唐莊宗李存勖又愛又恨?


豆盧革解職以後,郭崇韜仍然認為孔謙不適於租庸使一職,他對莊宗說:“孔謙雖長於金谷,而物議未可居大任。”並以興唐府(治所在今河北大名)長官王正言為租庸使。

這次,孔謙則是氣憤不已,向莊宗提出了辭職不幹的要求。

後來,由於王正言生病,又加上伶官景進的極力撮合,孔謙才得到租庸使一職。事實上,以孔謙聚斂之才,出任租庸使一職是非常合適的。

但莊宗以及其他大臣之所以不願意這麼做,是因為孔謙的聚斂為王朝帶來了極為不好的名聲。

所以,儘管莊宗欣賞孔謙的聚斂,但也不輕易冒天下之大不韙,因此他對孔謙是又愛又恨。


【感謝您的閱讀、點贊、轉發、評論與關注,我是羚羊飛渡,中簡堂歷史文化交流群領頭羊,擅長隋唐五代史與網文小說創作。中正簡素,立志弘揚歷史文化,羚羊掛角,多元角度解讀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