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文化為何會對秦產生影響?從政治、文化因素來進行剖析

三晉地區與秦作為兩個不可分割的個體,他們之間的影響是相互的

。或者說,在長時間的發現過程中秦與三晉之間逐漸的形成了一種文化默契。在兩國的交往過程中,在政治、經濟與社會制度上都不斷的做出了改變。三晉文化對秦國的影響也從意識文化逐漸的走向了行為文化繼而轉化為物質文化。進入春秋時期以後兩國的交流變得更加的深入,三晉文化作為一種先進文化對秦國的影響無處不在,政治、軍事、社會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甚至說秦能夠統一六國其中也少不了三晉文化的身影。

而另外一點,三晉是法家學派的發源地,法家的思想構成了三晉文化的主體。我們都知道在秦國曆史上起到了至關重要作用的人物,商鞅便是法家學派而他同樣也是一名從魏國從三晉文化中走出來的青年。

三晉能夠對秦國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其地域因素是不可避免要談到的一點,因為土地鄰近相較於中原的齊魯文化與南方的楚文化更加的便於交流。但這並不是主要的原因,今天我們將從兩個方面來探析三晉文化對秦產生重要影響的原因。

三晉文化為何會對秦產生影響?從政治、文化因素來進行剖析

一、政治原因

我們的都知道秦晉在地域上非常的鄰近,同時也不可避免的產生政治交流。這樣的政治交流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

第一政治聯姻,歷史上關於秦晉聯姻的記載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在公元656年秦穆公迎娶晉獻公之女穆姬為妻。當時的晉國正處於戎狄的包圍之中,而東方四國又不斷的相互征伐,欲爭霸天下。再這樣的背景下,晉國十分需要一個穩定的後方和政治盟友。而正當此時的秦國逐漸強大起來,同時非常渴望同東方各國進行交流學習。所以當秦穆公向晉獻公求婚的時候晉國很自然的就答應了。雙方為了各自的利益在這件事上達成了一致。

公元651年,晉獻公亡軼之後發生了驪姬之亂。秦穆公助公子夷吾平定動亂,並立其為晉軍,是為晉惠公。 公元前645年晉國趁秦國饑荒攻打秦國,卻意外遭受了韓原之敗。晉惠公被俘,而後秦穆公放回晉惠公到要求晉國太子子圉娶秦國宗女懷嬴為為妻,並作為質子留在秦國。這是第二次聯姻。

公元638年晉惠公去世,子圉拋妻而逃回國爭奪繼承君位。秦穆公大怒“乃迎公子重耳於楚”幫助他繼承君位,並將秦室宗女嫁給重耳,這就是第三次秦晉之好。

在這幾十年中,除了河曲之戰和韓原之戰外基本沒有發生過戰爭,相對和平的環境為秦晉的文化,經濟交流提供了非常良好的環境。另外,兩國互相交換質子也對文化的交流,產生了不可小覷的作用。

三晉文化為何會對秦產生影響?從政治、文化因素來進行剖析

二、文化因素

出去雙方在政治上的因素外,文化上的因素也不可忽視。

首先,秦國與晉國擁有相同的文化環境。晉國的周圍大部分是戎狄和少數民族,想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首先處理好這種關係。因而在這種環境下,晉國逐漸形成了一種寬鬆包容的文化環境。這樣兼容幷蓄的環境為秦晉交流也提供了便利。至於秦國,在整體上文化顯現出一種“積極進取”的姿態。他更務實,更集權,對外來文化體現出一種“拿來主義”。

因而秦國就在這樣一種文化環境中,不斷的吸收外來文化加之本身的文化融合。秦國最初的封地在西周故都一代,而這一地帶早就已經被犬戎所佔領。所以,彼時的秦國與晉國所處的環境別無二致。秦國同樣需要與周邊戎狄和少數民族不斷地去交流和征戰。再這樣的環境中使得晉國和秦國在某種程度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同樣包容,開放的姿態讓文化碰撞不是變的容易起來。

其次,當前已有多方資料證明三晉中的趙國與秦國是同宗。據目前所發掘的秦、趙古墓來看,兩國在很多方面都非常的相似。

三晉文化為何會對秦產生影響?從政治、文化因素來進行剖析

三、總結

總體來看,三晉與秦的環境非常相似。比如地理位置非常相近,周邊都分佈有少數民族這使得雙方都形成的開放兼容的文化性格。

拋開這些我還想要提出另一個原因,三晉文化對秦國的影響存在其被動性。雙方因為各種原因而產生戰爭,又因為各種原因而聯姻結盟,甚至是在侵略佔領土地等等一些行為中,雙方的文化在不知不覺中滲透。我能都知道,主觀上是可以拒絕的,到長時間的,緩慢的釋放影響卻可以是無聲無息的。表面上看起來是由於地理環境,文化環境的相似性,但在本質上都是文化的一眾緩慢滲透。這種滲透不同於主觀上的接受,他是不可抗的。

拋開秦晉,我們縱觀中國歷史上這些戰亂的年代,伴隨而來的都是一種文化上的碰撞。舉例來講,五胡亂華時期堪稱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最黑暗的一段時期,它為人民群眾帶來的也是非常的動亂和痛苦。但我們從文化的角度上來講,五胡亂華加速了中華民族和少數民族的文化大融合。此時也產生了非常的絢爛的文化作品,包括宗教傳播。提供了一系列的便利,這就是亂世的帶來的好處。

三晉文化為何會對秦產生影響?從政治、文化因素來進行剖析

而三晉與秦亦是如此,“大爭之世,不爭則亡”的思想滲透在這個時代。於是各國之間相互征伐,互送質子,聯姻結盟就在這之間,文化已經開始悄然滲透。而特別人物的出現則是加速了這種文化滲透,比如這個時期出現的商鞅,韓國的韓非,張儀,蘇秦。諸子百家為了弘揚各家學說進行遊說,這使得文化變的絢爛起來,然後在不斷的辯駁和交流中學派與學派碰撞,促使一些特殊人物的出現。

總的來說三晉文化對秦影響的原因主要是體現在兩點上。第一是長時間的分裂割據產生的被動的文化滲透。這是主要的,因為不需要接住外來因素它也不會停止。第二則是諸子百家學派繁盛而催生了特殊的人物。這些人物促進,加速了文化的融合和碰撞,加快了文化的滲透。

參考文獻:

1、李巖,三晉文化對秦的影響原因探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