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一手打造的三大营在土木堡之战中被打光

先来说说三大营

《续文献通考. 兵二》:“京军三大营,一曰五军,一曰三千,一曰神机。其制备皆于永乐时。

三大营由朱棣一手打造,属于野战机动部队,像今天的特种部队。在当时可以说是世界先进的武装力量。最盛时约17万人,以此来包围京师安全。

五军营,主要以骑兵和步兵为主,1410年,分为中军,左军,左掖军,右掖军,右哨军,这支部队是各个地方调上来精锐的人组成,战斗时担任攻击的主力。

朱棣一手打造的三大营在土木堡之战中被打光


三千营,主要是投降过来的蒙古骑兵组成,算是雇佣兵。组建的时候是由三千蒙古骑兵(前身是朵颜三卫,明初,宁王朱权镇守蒙古,手下有朵颜三卫,朱棣靖难时把朵颜三卫”借“走,后朱棣称帝不再归还)为主干,后来随着发展人数变得越来越多,全营大约五千多人,步兵三千多,炮兵四百,骑兵一千多。

神机营,主要以火枪兵和火炮兵为主。士兵使用的武器是火炮,火铳,后期添加的火绳枪。很多游牧民族命丧在这些武器下,相当于当时的炮兵部队。神机营创造的战法为三线射击法,士兵分为三排,第一线射击,二三线准备,二三线设计时一线可以装填弹药,以此循环射击来保证战场上火力不间断。

朱棣一手打造的三大营在土木堡之战中被打光


土木堡——明朝的噩梦

明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不断骚扰边境,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怂恿下亲征瓦剌。英宗不顾群臣发对毅然决定亲征,命其帝朱祁钰留守北京。然后和王振带领约25万大军从北京出发,一群大臣跟随护驾,一切大权交给王振来指挥。王振根本没有一点军事才能,别的大臣又只能在他面前卑躬屈膝。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后到大同。也先假装北撤,王振看瓦剌军撤退,下令追击。之后传来前方战败的消息,惊慌撤退。本想让英宗走到他家乡显示威风,又害怕大军踩坏他家庄稼,几次变更路线搞得士兵疲惫不堪。

朱棣一手打造的三大营在土木堡之战中被打光


到宣府的时候,瓦剌大队追兵追来,明军的骑兵(三千营)被杀殆尽。后撤到土木堡,兵部尚书要求退到居庸关,王振不允许。后被也先攻破城,跟随英宗出征的大臣。英国公张辅,驸马井源,兵部尚书,户部尚书,侍郎,以及内阁成员等文官武将五十多人战死。

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成祖留下来的家底几乎全军覆没。最精锐的三大营也毁于一旦,火器的研发被大大的阻碍了。之后虽然重组了三大营,倒是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了。最重要的是军事发展的断层,为之后军事发展埋下了隐患。

朱棣一手打造的三大营在土木堡之战中被打光


影响

土木堡之战是对明朝军事体系一次重要打击,导致明军军事体系慢慢走向衰落。一次不当指挥,导致军事,防御体系,军事实力的剧变。之后再组建军队异常艰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力之后几代君主的人生轨迹。随着开国功臣以及靖难功臣在这场战争中牺牲,官场一时找不到合适替补人员,皇帝只能依靠宦官来压制文官集团,这也导致了大明王朝国势开始动摇。

朱棣一手打造的三大营在土木堡之战中被打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