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勇敢斗士,不做沉默的“寒蝉”

做勇敢斗士,不做沉默的“寒蝉”

微信公众号“政事儿”发布相关文章截图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渝西锋光

近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云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冯志礼的文章。文章中称,“一些干部缺乏政治安全感,对政治污染的容忍度过高,一些干部或是选择明哲保身,或是遵守‘潜规则’,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注意到云南省一些干部缺乏政治安全感,而且观察到在一些干部身上表现出“劣币驱逐良币”“拜官公朝、谢恩私门”等恶劣现象,导致政治生态“出血点”仍然很多,表明云南省委实事求是的认真态度,体现出了足够的政治清醒和担当意识。在此基础上,立足于云南特定时空环境特点,从完善有力有效的监督,逐步构建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改善和修复当地政治生态。

近年来,云南多个党政主要领导“落马”,一批中管干部及重要岗位省管干部严重违纪违法,对当地政治生态造成极其严重损坏,是导致少数干部缺乏政治安全感的重要因素。但是需看清楚的是,无论是“老虎”还是“苍蝇”,出现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贪腐分子,在云南干部队伍中属于少数。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现在这些“老鼠屎”已经被发现,并且经过严肃的党纪、威严的国法,从干部队伍中清理了出去。摆在现实面前的当务之急,或就是如何修复政治生态,确保“整锅汤”不因为出现过几颗“老鼠屎”而变味变坏。

党中央在维护良好政治生态方面,态度历来是鲜明的;坚持党的领导、严守政治定力,是云南改善和修复良好政治生态,向党员干部“撑腰”提供政治安全感的最大底气。“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坚定不移惩治腐败,这让云南对标对表修复政治生态有了准确的遵循。

除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云南省委的从严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对良好政治生态的强烈愿望,为党员干部指明了获取政治安全感的作为方向。讲政德是党员干部必须坚持的道德操守,是确保“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清理掉“老鼠屎”、逐渐恢复良好政治生态的公信力,不仅是改善干部队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更是直接关系云南各级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党员干部敢担当、善作为,能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党员干部相互推诿、做“沉默的大多数”,则会导致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损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毫无付出、坐享其成任何成果,都是为人不齿的非道德行径;政治安全感不会凭空飞来,不能坐等党中央或省委送来,而需要各位党员干部一同去打拼、去营造。在党中央的殷切期望、云南省委的严格管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面前,做一名有血性的勇敢斗士、在与组织同心同德修复政治生态中分享政治安全感,无疑是云南各级党员干部的最佳选择。

当斗士,就要站稳政治立场、体现党性担当,勇于自我警醒、自我剖析、自我革新,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彻底摒弃“潜规则”。当斗士,就要旗帜鲜明拥护党的权威,积极支持党组织的决定,放弃所谓的“明哲保身”、打破“沉默的大多数”怪圈现象,对污染政治生态的各种行为保持“零容忍”。当斗士,既要自觉接受组织与群众监督,还要勇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以组织和群众为“靠山”,同各种违法违纪腐败行为作坚决斗争,形成“老虎”“苍蝇”露头就打的强大合力,将“汤”里“老鼠屎”彻底清除干净,不断改善良好政治生态。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做勇敢斗士,不做沉默的“寒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