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补肾主要是指什么?

李爱琴营养师


中医补肾是指利用中医独有的辨证理论去进行滋养肾脏。有时候,中医补肾仅仅是一种预防过程。既可以是物理滋补也可以是药物滋补。

冬天是一年中最冷、阳气最弱的季节,所以冬天需要补足体内阳气。而在中医五行理论中,冬季对应的是肾脏。

中医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瘟!”《内经》曰:“肾与冬气相应。”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亦说:“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有损于人也。”

所以冬季养生重在补肾

肾虚的症状及表现:

肾亏则髓空,髓空则骨软,骨软则腰膝酸麻,牙齿脱落,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关节炎、颈椎神经痛,甚至出现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反应迟钝,精力下降,脱发皮皱等现象。

肾阳虚衰,男人表现为阳痿、早b泄、遗精;女人则带下不止,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等。

道医认为,肾亏是人体疾病的根源,许多内脏疾患的治疗,应从补肾入手,方能从直达病灶,从根消除。

中医补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饮食补肾

中医认为黑色食物有补肾中精气的作用,多吃黑色食品第一能增强体质,第二能预防疾病,第三还可以延缓衰老,所以提倡吃黑色食品。“黑五类”包括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枣、核桃等5 种食物。

黑米:可滋阴补肾、健脾暖肝、补血益气、增智补脑、增强新陈代谢、明目活血。黑米还对贫血、高血压、神经衰弱、慢性肾炎等疾病有治疗效果。

黑豆:又称乌豆,是一种常见的黑色食物,富含维生素、卵磷脂、核黄素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经常食用黑豆,有助于补肝肾、强筋骨、暖肠胃、明目活血、利水解毒,同时还可滋润肌肤、乌须黑发。

补肾食疗方——芜菁粉

芜菁富含有机活性碱,能快速的调节体液的酸浆平衡,其中还含有十九种氨基酸、蛋白质、粗纤维、亚油酸、类黄酮、多糖、皂甙等物质,是一种比人参更为合理的植物根茎,可以同时对肾脏进行全面的营养调节,修复受损的肾脏细胞。

《大医典》记载了一个食疗强肾气的食疗方——芜菁粉,将芜菁加入黑芝麻、黑豆、黑米、核桃、姬松茸、猴头菇、灰树花等养肾食材,制作成芜菁粉,每天坚持喝一杯,保护肾脏效果加倍。

运动补肾

从"生命在于运动"这一养生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运动养肾纠虚,是值得提倡的积极措施。

慢跑:慢跑是一种有氧运动,不仅能锻炼人的心肺功能,而且跑步过程中带动各个关节的活动,从而达到健腰补肾的效果。同时慢跑会消耗卡路里,会加速身体中的脂肪消耗,从而减轻肾的负担,达到补肾的目的。

瑜伽:瑜伽主要是通过调节身心,改善血液环境,促进内分泌的协调来达到补肾养肾的效果。

按摩补肾

肾虚的男性,往往会感觉到精力不够用,同时会有腰酸背痛的感觉,做点重力活都感觉到是那么的吃力。通过按摩腰眼补肾是不少上班族喜欢做的事情。

腰眼穴:处于身体腰部第四腰椎棘突凹陷的地方,通过触摸也是能够察觉到的,就穴位来说,这个穴位属于带脉穴,腰部同时是肾脏部位所在的地方。

按摩这个穴位的时候,还可以采取点揉的方法,主要是依靠中指的指腹为着力点,把这样的着力点紧紧的按在棘突部位,手部其它手指这个时候着力在中指部位。双手这个时候要尽量按在棘突上,对于棘突以及棘突以下的凹陷部位要一一的点揉,一直点按到阳关穴,反复三十次也是非常有效的。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太溪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有滋阴益肾,壮阳强腰的功效。可每天按摩太溪2次,每次10分钟。天气干燥的时候,按揉的时间应该长一些,因为燥易伤阴,多揉一些时间,既可补阴,又可防燥伤阴。按摩太溪穴有滋补肾阴的作用,适用于阴虚体质偏于肾阴虚的人。


养生小事


男人一说“肾”虚,总是讳莫如深的一笑。

因为在他们看来,“肾”等同于性能力,“肾”虚了则代表男人的房事不利。

女人一说“肾”虚,总是唉声叹气。

因为在她们看来,“肾”等同于生殖能力,“肾”虚则意味着女性血虚经少、芳华不在。

其实,中医认为,肾藏精,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脑,在窍为耳及二阴。

所以,在真正有水平的中医眼中,补肾可不仅仅意味着只是性能力和生殖的问题,腰膝无力、眩晕耳鸣、盗汗、腰背冷痛、筋骨萎软、咽干、尿短赤黄、精神不振、小便清长、余沥不尽、尿少、夜尿频多、记忆力减退、下肢水肿等诸多问题也有可能是肾虚所致。

不过目前有一种不好的现象,中医补肾似乎成了调理男性某方面能力的代名词,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未经验证的补肾产品和专职补肾的网络“老中医”。

其实,脏腑分属五行,五行相生相克,单纯补肾即不符合中医的治病原则,也没有中医辩证施治的精髓。更何况男人性能力减退、勃起功能障碍等不全是因为肾虚,肝气郁结、脾失健运等情况一样可以导致类似情况发生,而这时一味补肾无益于火上浇油。

我是北大人民医院男科医生张国喜,如果想了解男科健康问题可关注我,有疑问可私信留言。


男科医生张国喜


补肾,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的男科门诊,都是接触最多的词汇之一。

在中医眼中,补肾,补的是肾阴、肾阳和肾气等虚证。但在多数人心里,补肾补的就是啪啪的能力,这是完全错误的。

什么情况下中医会补肾

腰膝酸痛、头晕、失眠、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情况,中医有可能会采取滋补肾阴;畏寒肢冷,面白或黑,神疲乏力,夜尿多等症状,中医可能会温补肾阳;当出现气短自汗、倦怠无力、面色晃白等情况时,有可能会补肾益气……

补肾不一定就能壮阳

虚证、实证均会对男性产生影响,也就是说,有些要通过疏肝才能“壮”阳,有的则要活血,还有的需要清热……如果该泻的没泻、该清的没清,一味的滋补无疑火上浇油,情况只能越来越严重。

所以当身体出现问题时一方面千万不要乱补;另一方面就诊时,将你的情况毫无隐瞒的直接告之医生即可。


北大男科医生张国喜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在中医理论中“肾”的地位。平时提到肾大家普遍都觉得肾与男性性功能相关,但实际上肾在中医理论中属于“先天之本”,是人体一切精、气之源。

肾的主要生理作用包括: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肾精化生肾气,肾气的封藏作用使精藏于肾中而不会妄泄,以保证肾精能充分发挥其各种生理效应。肾主水,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调控作用,具生尿和排尿作用。肾主纳气,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中医诊断中有较多病症与肾有关,需要补肾的就包括肾阴虚、肾阳虚、肾气不固、肾精亏虚这四大类。

肾阴虚主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盗汗失眠等症状,肾阳虚主男性易阳痿早泄、妇女易宫寒不孕、久泄不止,完谷不化等症状,肾气不固致早泻、疲劳、面色如灰,肾精亏虚致骨蒸潮热、消渴等。

中医治疗时存在较多补肾现象,是因为肾主人体较多生理机能,利用中医独有的辨证理论,结合实际病理需求,滋养肾脏,达到协调人体机能的作用。所以这里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补肾,也不是肾越补越好。我们需要在中医诊断的大前提下提出补肾概念,而且根据肾阴阳、气血状况确定补则,不能一概而论。


一起聊基因


肾为人体精华,归于脏腑,主水,男人主精,归于骨髓,女人归于血,为经月之事。肾为人之骨骸,精血所在,又主水而通下水道,上益精明目归肝,肝肾虚弱,则气血不顺导致女人月经不调,贫血。男人精不藏血,出现头晕目眩,腰酸骨痛,头昏眼花。心肾虚弱,患者多梦,燥躁不眠,口干。肾为阴,主人精液,女子怀孕。人须骨络筋肉强壮,当补肾,人四十己过,骨萎骨软,四肢不利,当补肾。人过半百,肾虚肾弱,尿频尿涉,男女性事减退,当补肾。老年人心肾交差,不安不乐,阴差阳错,皆为心肾不足,当补肾。肾为人体主骨,肾弱,阴虚阳弱,男女阴阳不和,当补肾。补肾有药补,食补,男女相和补给,皆为人体天时地利阴阳表里虚实补法,按之自然皆和子,不于强行补肾反损其害。肾当补当利虚虚实实,万物皆于自然,反为自然而受之。


杨飞136057595



52939687374


中医补肾是指什么

(1)中医补肾是指利于中医最独特的辨证理论,去进行滋补肾脏,弥补了西医上的疾病预防作用。

(2)中医补肾不是仅仅一种预防过程,即可以是物理滋补也可以是药物滋补之效果,它即可是指☞☞气血方面的滋补过程中也可以是肾脏的滋补过程,而这个区别于西医上的疾病预防。

(3)中国中医补肾的药物,经济实惠源于虫草,由于虫草,补肾益肺养精气,包括肾虚,肾病 如(六味地黄丸)等,凡是必须尊医脉诊观察然后配药剂进行中医补肾,更能达到缓解症状之功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参考。









颈腰椎李甲辰


<strong>你好,中医所说的补肾,其实只是一个俗称来的,和目前西医解剖学上的肾脏是没有关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医的补肾,包括了肾阴虚、阳虚以及阴阳两虚,和生殖功能密切相关,而西医的肾脏是制造尿液的,对性功能没有主导作用。


现在临床上发现,中医俗称的补肾或者肾虚,和西医解剖学上前列腺这个器官表现出来的症状的相吻合的,因为如果你觉得想要补肾的话,不防先去查查你的前列腺,如果有问题再进行治疗。


前列腺咨询


中医补肾主要是针对肾虚的人群,而肾虚又分为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肾精虚、肾阴阳俱虚五种证型。其中又以肾阴虚和肾阳虚较常见。中医里面讲“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它的意思是指邪气太盛则为实证,正气不足则为虚证。从治疗原则方面讲,“实则泻其有余,虚则补其不足”。综上所述,中医补肾主要是针对肾阴、阳、精、气的不足而补之。



中医补肾当然是指补肾虚了。中医认为肾的主要功能是主藏精肾,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与膀胱相表里。所谓的补当然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肾虚当然有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虚相对来说阳气就会偏盛,表现为口干舌燥,耳鸣,腰酸背痛,五心烦热,睡眠不好,容易发火等等。而肾阳虚,那么阴气就相对偏盛,就表现为四肢发凉,怕冷,夜尿频多,腰背冷痛,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白带清稀等等。所以中医在补肾上一定要辨别阴阳,对症治疗,切不可随意的胡乱吃药,以免起到相反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