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一個縣,人口超60萬,建縣歷史近1400年

四川省,簡稱“川”或“蜀”,省會成都,位於中國大陸西南腹地。北宋真宗鹹平年間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後來簡稱“四川”,四川由此得名。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下轄18個省轄市,3個自治州,17個縣級市,108個縣,4個自治縣,54個市轄區。其中,就西充縣來說,人口超60萬,隸屬於南充市。在歷史上,唐朝初期正式設立西充縣,距今已有接近1400年的歷史了。就西充這一縣名,《輿地紀勝》卷156西充縣引《元和志》:“取西充山名。”《寰宇記》卷86西充縣:“取後漢西充縣為名。”

四川省一個縣,人口超60萬,建縣歷史近1400年

首先,西充縣隸屬於四川省南充市。在地理位置上,西充縣位於位於四川盆地中偏北部,東鄰順慶,南接嘉陵,西南連射洪、蓬溪,西靠鹽亭,北與南部接壤。介於東經105°36′—106°04′,北緯30°52′—31°15′,東西長44.7千米,南北寬42.4千米,總面積1106.59平方千米。西充縣地處嘉陵江、涪江的脊背地帶,屬淺丘地貌,溝谷縱橫,丘陵密佈。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向東南緩緩傾斜,山脈呈南北走向,北面略高。就西充縣的歷史來說,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屬巴國的疆域。

四川省一個縣,人口超60萬,建縣歷史近1400年

到了戰國中期,秦國消滅巴國,今四川省西充縣一帶改屬秦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南充市西充縣一帶屬巴郡閬中縣這一建制。漢高祖七年(前200年),分閬中縣設立安漢縣,不久之後又設立充國縣(東漢初併入閬中縣,後復置)。從此縣境分別隸巴郡的充國縣和安漢縣。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西充縣一帶成為蜀漢的疆域。在蜀漢時期,縣境隸巴西郡的西充國縣與安漢縣。西晉建立後,該地區隸梁州巴西郡的西充國縣和安漢縣。南朝宋時期,改巴西郡為北巴西郡,縣境隨安漢縣、西充國縣隸屬於此。

四川省一個縣,人口超60萬,建縣歷史近1400年

西魏元欽二年(526年),改南梁北巴州為隆州,今西充縣一帶屬隆州金遷郡的晉城縣與梁郡南宕的安漢縣。隋開皇三年(583年),以安漢縣、晉城縣隸隆州。開皇九年(589年),改安漢縣為南充縣,縣境隸隆州的晉城與南充縣。唐武德四年(621年),正式設立西充縣,隸果州。由此,就西充縣這一建制,始於唐朝初期,距今已有接近1400年的歷史了。貞觀元年(627年),西充縣先後隸劍南道、山南西道的果州和劍南道南充郡、山南西道果州。進入到五代十國時期,西充縣隨果州先後隸前蜀、後唐、後蜀。

四川省一個縣,人口超60萬,建縣歷史近1400年

最後,宋朝這一歷史階段,西充縣隨果州先後隸西川路、川峽路、潼川府路、潼川路順慶府。元朝建立後,西充縣隸四川等處中書省順慶路。明清這一歷史階段,西充縣隸屬於四川省順慶府。到了1913年,西充縣隸屬於川北道。1928年,西充縣直屬於四川省。1993年9月,改南充地區為南充市後,西充縣隸四川省南充市。截至2018年底,西充縣總面積達1106.59平方千米,總人口約為61萬人。對此,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