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奇人張松溪,KO少林武僧,70歲徒手劈開三塊巨石

武林奇人張松溪,KO少林武僧,70歲徒手劈開三塊巨石

古代的明清時期,可謂是浙東內家拳最負盛名的年代。在這時期,傳承有緒,名家輩出,出現了諸如張松溪、葉繼美、單思南、王徵南及黃百家等著名人物。

張松溪,浙江鄞縣人,大概明嘉靖年間人,具體生卒年不詳。關於此人的事蹟,武術界有不少傳說,一些地方稱 “松溪派”,其文化緣起無疑濫觴於此。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卸任回到鄉里的原朝廷內閣首輔沈一貫,晚年曾訪問過張松溪之徒,之後寫下了《搏者張松溪傳》一文,收錄在他的《喙鳴文集》中,這是目前所見關於張松溪生平事蹟的最早文獻資料。其後,清初浙東史學大家萬斯同侄子萬言也寫過一篇《張松溪傳》,《寧波府志》中也有該人傳略。

武林奇人張松溪,KO少林武僧,70歲徒手劈開三塊巨石

張松溪畫像

拳技是為實戰

在明清之際的浙東內家拳傳承史上,張松溪當之無愧是位舉足輕重的一代宗師。他在鄞縣城裡開一家小小的裁縫店,以縫製衣服為營生,長得文弱瘦小,不善交談,但為人堅毅,懂禮數,頗有讀書人的風範,尤其對母親,那更是極為孝順,四鄰皆知。張松溪一輩子未娶妻,無子,也從未離開過鄉里,有些傳說中稱他仗劍周遊名山大川云云,不足憑信。說起張松溪的製衣本事,在鄞縣城裡那是頗有名氣,可是真正瞭解他的人知道,表面上文質彬彬的張松溪其實還是位深得內家拳精髓的武林高手。

說起他的內家拳技藝,是得自於一位名叫“孫十三老”的人。孫十三老也是鄞縣人,住在離張松溪家不遠的大梁街,他的老師就是陝西王宗的嫡傳弟子溫州人陳州同。孫十三老原名什麼,史籍中無記載,只說他性情耿直豪爽。大概孫十三老特別喜歡這位平時沉默寡言但又非常孝敬師父、習武極為刻苦的年輕人,所以將自己所掌握的內家拳拳理技法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張松溪。當時離鄞縣縣城不遠的慈溪,有位少林俗家弟子邊澄。

邊澄早年曾去少林寺習武,其功夫在當地遠近聞名,故有不少人投其門下。但邊澄的為人處事正好與張松溪截然相反:一個是喜收弟子,以求顯名當世,一個是若有相訪唯恐躲之不及,在收弟子問題上更為謹慎,從不輕授他人;一個是動不動就捲袖露臂還瞪眼粗口,一個是文質彬彬而細聲輕語。在技藝上,兩人也大有區別:邊澄非常注重動作的架式美觀,其技法有緒如織,講究進退開闔的抑揚頓挫;而張松溪的拳法則不以形架為重,追求隨曲就伸,以技擊為旨要。他自己曾經說過:“習練拳技是為了克敵制勝,我哪來空閒時間去習練徒為美觀的技藝?

武林奇人張松溪,KO少林武僧,70歲徒手劈開三塊巨石

賽場上的松溪內家拳

少林功夫大戰內家拳

嘉靖年間,張松溪家鄉正是倭寇經常騷擾的地方。有一次,一支70來人的少林僧兵隊伍奉命前來抗倭。他們來到鄞縣後,聽說本地有一位名叫張松溪的人拳技十分了得,於是有幾位僧人專門登門求見。一開始,張松溪像往常一樣藏匿避開,但僧人們一連來了好幾次,加上他的幾位學生也勸師父說:“少林僧兵為抗倭來到此地,他們幾次登門拜訪完全是久仰師父您的大名,您堅持不見,這就是您的失禮了。另外,您一直藏匿不見,也不是個辦法。或許少林僧還以為是您怕他們呢!師父,您還是見一見吧。”張松溪想想也有道理。於是,他就與就幾位弟子一起來到少林眾僧居住的迎鳳酒樓。

他們剛上樓,就聽到屋裡有打鬥之聲。張松溪與弟子們悄悄從窗戶往裡一瞧,原來有幾位魁梧有力的少林僧徒正在比試拳腳。看到他們張拳作勢的拳法技藝與挺胸突肚的剛猛之勁,張松溪與眾弟子不禁笑出了聲。誰知這一笑驚動了屋裡人,出來一看,為首的老者貌不驚人,一問才知道就是多次求訪不見的張松溪。求訪幾次都未相遇的人來訪,本應坐下來好好聊聊,可剛才窗外的失笑分明有輕視之意,因此有僧人提出要與張松溪比試拳技。張松溪先是連連推辭,但見對方一再堅持,並大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樣子,只好同意了。但由於武藝較量難免失手,所以張松溪提出要訂立死傷自負的生死狀,並請地方上的有關官員前來作證。眾僧們一個個孔武有力,看到張松溪一副文弱模樣,就毫不猶豫地簽下了生死狀。

一切就緒後,古代武術史上一場少林拳與內家拳的比試開始了。

武林奇人張松溪,KO少林武僧,70歲徒手劈開三塊巨石

少林拳

只見僧人中走出一位,略一施禮後便先發制人地拳出幾招,招招都向張松溪要害打來,張松溪連連退步化解。就在張松溪退步化解時,這位僧人突然凌空飛起一腳,向張松溪頭部踢去。就在此緊要關頭,只見張松溪稍稍側身避過對方踢來的腿,同時順手抓住對方褲腿朝一扇窗戶用力扔去。

只聽見“咣”一聲,那位踢凌空飛腳的少林僧人如同一樣物件從窗戶中飛了出去,重重摔倒在樓底下昏死了過去。從張松溪開始的沉著破招,到最後的側身將對手摔出窗外,充分體現了浙東內家拳法“以靜制動”的技擊特色。在回去的路上,弟子們談起剛才的比武,張松溪說:“你們有沒有聽說過‘起腿半邊空’這句話?兩人相搏,用腳踢人為下策,因為這樣一來很容易露出自己的破綻。”

掌劈三石

張松溪平時從不輕易顯露功夫。有一年春天,他去郊外踏青遊玩,遇到一群年輕人請他表演功夫,被張松溪一口拒絕。但這些年輕人心猶不甘,等到了鄞縣城池的月城裡,他們將張松溪圍住,並齊刷刷跪下,懇請張松溪務必顯露一下功夫,說“這裡沒有外人,您老就答應我們的請求吧!您老如不答應,我們就不起來!”遇到這樣的年輕人實在沒辦法,張松溪只好應允了。那給他們顯示什麼功夫呢?張松溪看到城門旁有許多大石頭,重的竟達數百斤。他叫他們拿來三塊大石疊在一起,上面還放了一塊瓦片。張松溪一隻手按住大石,另一隻手放在瓦片上,然後說道:“我已是位70歲的老人,也沒什麼本事。今天如能將三石劈開,就權作一笑吧。”說完,

只見張松溪先氣沉丹田,然後運氣舉掌猛劈下去,“砰”的一聲,累疊在一起的三塊巨石頓時生生被劈成兩半,在場的年輕人都驚呆了。

武林奇人張松溪,KO少林武僧,70歲徒手劈開三塊巨石

松溪內家拳相關書籍

據沈一貫的《搏者張松溪傳》所記,內家拳中有被視為不傳之秘的“勤、緊、徑、敬、切”五字訣,前三字是其師孫十三老傳下的,而後面的“敬、切”兩字,則是張松溪根據自己多年的實踐體會總結出來的,充分說明了他在明清浙東內家拳發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