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肉辣子疙瘩:一道听名字就能感受到西北彪悍风情的美食

说起陕西户县(现在叫做鄠邑区)小吃,群众中一直流传着“秦镇的皮子摆汤面,辣子疙瘩就大蒜”的说法。

短短两句话,基本包含了户县的有名小吃。若是论在当地秦镇米皮和辣子疙瘩哪个能排第一,只能说见仁见智。但若说户县小吃种的奇特一景,则必然是大肉辣子疙瘩排上第一。

大肉辣子疙瘩:一道听名字就能感受到西北彪悍风情的美食

​说它奇特,一是因为少见。米皮属凉皮的一种,别说在户县,哪怕是在陕西全境,甚至出了陕西都能够吃得到,但这大肉辣子疙瘩,除了户县就实在太难见到了,就算是西安也少有。

奇特的第二点在于,看似很油,实则油而不腻,且色香味俱全。红油漂浮一层,配料色泽鲜艳,馅心清素,肉块酥烂,汤味酸辣,香气扑鼻。

大肉辣子疙瘩:一道听名字就能感受到西北彪悍风情的美食

​大肉辣子疙瘩在户县当地虽然多见,但若说真正正宗的,据说只有当地古槐广场里面的那一家。古槐广场的那颗槐树已有四百多岁,算起来也是见证了大肉辣子疙瘩在这里的发展变迁史。

大肉辣子疙瘩:一道听名字就能感受到西北彪悍风情的美食

​大肉辣子疙瘩据说已有百多年的历史,起源于民国14年(1925年)前后,最初是由户县西街书院巷人称“扁食长娃”的姬老二所推出,用猪肉、白面包菜疙瘩、油泼辣子等调料配制的汤菜与坨坨馍或烧饼一起吃。形式跟牛羊肉泡馍有些类似,但其味道、颜色都是截然不同的。(在陕西,人们所称得扁食、疙瘩,大都是饺子的一种)

由于佐料齐全,汤鲜味浓,招来了不少食客光临。当时还流传这一段歌谣:

“辣子疙瘩出了巷,街头街尾到处香,争先恐后去排坐,只怕迟了不见汤。”

由此可见当时大肉辣子疙瘩生意火爆的长面。在那以后,无论是乡人进城,还是外地人到户县办事,都以能够吃得上一碗大肉辣子疙瘩为快事。

大肉辣子疙瘩:一道听名字就能感受到西北彪悍风情的美食

​早期农家包饺子,经常把握不好量,在第一顿吃完以后,剩下的饺子往往不够再吃一顿,于是只能做成酸汤水饺。但那时人们干农活,体力消耗大,酸汤水饺根本吃不饱,于是有人就往酸汤中泡馍,也许这就是大肉辣子疙瘩最初的来源吧。

大肉辣子疙瘩:一道听名字就能感受到西北彪悍风情的美食

​大肉辣子疙瘩,算是一种很特别的泡馍,主要由四部分组成——辣油肉汤、大肉块、疙瘩以及锅盔。

辣油肉汤由户县自产的红辣椒做成,先用温油泡制辣椒,使其辣度完全融于油中,变成一种另类的油泼辣子,再用这种油泼辣子做成辣油肉汤。

大肉块即猪肉块,北方很多地区将猪肉称作大肉,陕西人也不例外。

疙瘩其实就是一种饺子,由面粉与青菜馅儿做成。

锅盔,即陕西人家中常备的一种饼,常用来泡馍、夹辣子吃。

大肉辣子疙瘩:一道听名字就能感受到西北彪悍风情的美食

​吃大肉辣子疙瘩时,先将锅盔掰碎放入碗中,在上面撒上些蒜苗、香菜、粉丝。然后炒锅中加入肉汤,烧开后下疙瘩,再放入炖好的肉块以及香菇丁、黄花、木耳等配菜,煮熟后趁着汤沸舀入碗中,加点香油、味精即可。

大老碗、大块肉、大疙瘩、大红辣子汤组合在一起,只要你吃过一次,就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无论其中什么元素,都无处不彰显着关中人豪放彪悍的性情,且用最大地限度地突出了这种个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