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生門》:你永遠不可能從別人口中得知真相,豆瓣評分8.8分

你永遠不可能在別人的口中,瞭解到事情的真相。

《羅生門》改編自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筱竹叢中》,由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指導的作品。該片榮獲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和第2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是一部難得一見的電影佳作。

《羅生門》:你永遠不可能從別人口中得知真相,豆瓣評分8.8分

該片以日本戰亂、天災、瘟疫連綿不斷的平安京時代為背景,借用幾個躲雨閒聊的人之口引出故事。一個武士被人殺害,而作為證人的強盜、樵夫、死者的妻子各執一詞,講述了三個不同的故事。無奈只能找來女巫招來死者亡魂,結果死者的亡魂陳訴的又是另一個故事。三個人加一個鬼,四個不同的真相,到底是誰在說謊呢?他們四個都說了謊,他們為了美化自己隱瞞部分事實,虛構了部分事實,造就如今這樣一個局面。其實看到最後真相已經不再重要,電影所反映的是赤赤裸裸的人性——趨利避害。

《羅生門》:你永遠不可能從別人口中得知真相,豆瓣評分8.8分

如今自媒體平臺發展如火如荼,打破了自上而下的話語權,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們擁有了更多發言途徑。很多人借用自媒體平臺來表達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委屈,得到了廣大網民的幫助,也使得事件得到了更好的解決。但是近年來屢屢出現反轉事件,比如孕婦與網紅saya事件、春秋兩不沾事件、女兵被打事件等等,不勝枚舉。

《羅生門》:你永遠不可能從別人口中得知真相,豆瓣評分8.8分

當一個主人公通過自媒體平臺發聲,再加上網絡大V進行輿論引導,很多網民都選擇無條件的去相信他去攻訐別人。當事情真相爆出,其實是這個主人公錯了,或者雙方都有錯的時候,網民又會一邊倒的去罵這個主人公。這個時候就有一小撥網民站出來指責廣大網友,是非不分。本來大家都是衝著公平正義去的,結果變成了一場互相攻訐的鬧劇。

互聯網時代廣大網民不要在被人當槍使了,每個人都是趨利避害的,為了自己的利益所說出話肯定是有所偏向性的。就像《羅生門》中的四個主角,為了美化自己隱瞞真相各執一詞。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首先主人公口說無憑,證據說話;其次網絡大V認真核實,不要為了流量盲目的轉發評論;最後我們廣大網民一定謹記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