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龍之介日:知《羅生門》而不知其創作人

芥川龍之介日:知《羅生門》而不知其創作人

芥川龍之介名言名句:

人生就好比一盒火柴,如果很小心翼翼的對待它,是有些可笑的;可是如果不認真對待它,又是很危險的。----芥川龍之介

我們的生活所需的思想,也許在三千年前就思維殆盡。我們只需要在老柴上加新火就行了。----芥川龍之介

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一方面輕蔑一個時代的風俗習慣,另一方面又絲毫不破壞風俗習慣。----芥川龍之介

芥川龍之介日:知《羅生門》而不知其創作人

黑澤明電影《羅生門》的靈感顯而易見來自芥川龍之介,整部電影即為芥川小說《羅生門》與《竹林中》的合體。

芥川龍之介是誰,大家可能比較陌生,說到羅生門這個詞,大家應該就不會陌生了,羅生門本身就是一個熱點,它被賦予了“各說各話,真相不明”的含義,成為一個常被使用的流行語。而《羅生門》就是芥川龍之介的代表作。 1913年龍之介進入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系,此後,他正式開始了文學創作。大正四年,23歲之時,龍之介以柳川龍之介的筆名發表了《羅生門》。但是這部作品卻沒有引起很大反響。之後的《鼻子》卻受到老師夏目漱石的盛讚,成為龍之介的成名作。

芥川龍之介日:知《羅生門》而不知其創作人

羅生門本意為“京城門”,指的是7世紀日本皇都所在平城京及平安京的首都城的正門,後來日本皇室衰落,天災內亂頻仍,羅城門因年久失修,成為一個殘破不堪的城門。

芥川龍之介是大正時代短篇作家的代表人物,與夏目漱石並稱為近代日本文學雙璧,被譽為天才作家,至今仍然對眾多讀者有極大的吸引力。

芥川龍之介日:知《羅生門》而不知其創作人

7月24日是芥川龍之介(1927年——日本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去世,年僅35歲。他的代表作有《筱竹叢中》《羅生門》《鼻子》等,以風格雋永、技巧精湛著稱。其中1927年發表的短篇小說《河童》對資本主義社會及其制度進行了尖銳的嘲諷。

芥川龍之介童年時代最喜歡讀《西遊記》,《水滸傳》也是他喜歡的書之一,有一段時間甚至能完整背出一百零八好漢的名字。他對於書本的執著最終化為了創作的激情。就讀高等小學和中學時期,龍之介和朋友們熱衷於創辦傳閱雜誌,在其中一本雜誌上,芥川發表了《我是狗》,這是一部模仿夏目漱石《我是貓》的戲謔之作。

芥川龍之介日:知《羅生門》而不知其創作人

情節與語言是芥川技巧的著力點。首先他把力量用在情節的建構上。習慣上是把故事情節連在一起用。其實應該說故事是素材而情節則是素材的陌生化,是小說結構的本質所在。情節的緊要之處是情節的分佈,就是把與主題相關聯的種種事件,從藝術處理的角度精心安排以便收到感染的效果。情節有時間特徵,有因果關聯,有情境的轉換。但更重要的是必須把情境轉換的契機,即矛盾焦點突現出來。這在芥川文學中則被表現為“瞬間危機”。

他曾經很多次的嘗試自殺,他迷戀死亡。他在遺書中寫道:我只是感到茫然的不安。後來,日本研究者說,他太執著與藝術家的人生,他對自己未來寫作才能的枯竭深感畏懼。1927年7月24日,在病痛、時局、家族矛盾的多重摺折磨下,他把自己兩年多來的思考變成了實踐,他服下了大量的安眠藥。

芥川龍之介日:知《羅生門》而不知其創作人

芥川龍之介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寫了超過150篇小說。他的極短篇小說篇幅很短,取材新穎,情節新奇甚至詭異。作品關注社會醜惡現象,但很少直接評論,而僅以冷峻的文字和簡潔有力的語言來陳述,讓讀者深深感覺到其醜惡性,這使得他的小說即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又成為當時社會的縮影,其代表作品如《羅生門》和《竹林中》、《蜘蛛之絲》等已然成為經典之作。

日本從1935年起設立以他命名的“芥川文學獎”,它一直是獎勵優秀青年作家的最高文學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