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真的是個“穿越者”嗎?(7年前的預測全部驗證)

早在2012年,任正非和華為2012實驗室的談話,就幾乎預言了華為今天面臨的全部情況,大家都戲稱任總是“穿越者”。

任正非,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主要創始人、總裁。 2005年入選美國《時代》雜誌全球一百位最具影響力人。2012年,被評為《財富》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排行榜第一(2019年仍然排第一)。
一箇中國商業史上無法繞開的名字,被譽為教父級的企業家——任正非。

早在2012年,任正非和華為2012實驗室的談話,就幾乎預言了華為今天面臨的全部情況,大家都戲稱任總是“穿越者”。

任正非真的是個“穿越者”嗎?(7年前的預測全部驗證)


在今天,我們看到這些內容,實在很難想象這是七年前的採訪,讓人不得不敬佩任總的格局與目光!
下面為大家節選了部分內容(希望大家耐心閱讀):

JASON(芯片專家):今天我的問題是,現在我們看到芯片的投資資金量越來越大,可是我們過去的芯片投資主要靠產品線,產品線當前盈利的壓力特別大,所以在短期看不到明顯收益的芯片投資越來越猶豫,請問任總在這方面能不能給我們一些指導,謝謝!

任正非:如果在短期投資和長期利益上沒有看得很清楚的人,實際上他就不是將軍。將軍就要有戰略意識,沒有戰略意識怎麼叫將軍呢?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又要講到耗散結構,華為公司實際上是處在一個相對較好的時期,要加大投入,把這些優勢耗散掉,形成新的優勢。

整個社會都在衰退,經濟可能會循環衰退,我們雖然跟自己過去相比下降了,但和旁邊相比,活得很滋潤,我們今年的純利會到20-30億美金。因此,對未來的投資不能手軟。
不敢用錢是我們缺少領袖,缺少將軍,缺少對未來的戰略。

任正非真的是個“穿越者”嗎?(7年前的預測全部驗證)

李金喜(終端OS開發部部長):當前在終端OS領域,Android、iOS、Windows Phone 8三足鼎立,形成了各自的生態圈,留給其他終端OS的機會窗已經很小,請問公司對終端操作系統有何期望和要求?

任正非:如果說這三個操作系統都給華為一個平等權利,那我們的操作系統是不需要的。為什麼不可以用別人的優勢呢?


微軟的總裁、思科的CEO和我聊天的時候,他們都說害怕華為站起來,舉起世界的旗幟反壟斷。我給他們說我才不反壟斷,我左手打著微軟的傘,右手打著CISCO的傘,你們賣高價,我只要賣低一點,也能賺大把的錢。我為什麼一定要把傘拿掉,讓太陽曬在我腦袋上,腦袋上流著汗,把地上的小草都滋潤起來,小草用低價格和我競爭,打得我頭破血流。

我們現在做終端操作系統是出於戰略的考慮,如果他們突然斷了我們的糧食,Android 系統不給我用了,Windows Phone 8 系統也不給我用了,我們是不是就傻了?


同樣的,我們在做高端芯片的時候,我並沒有反對你們買美國的高端芯片。我認為你們要儘可能的用他們的高端芯片,好好的理解它。只有他們不賣給我們的時候,我們的東西稍微差一點,也要湊合能用上去。

任正非真的是個“穿越者”嗎?(7年前的預測全部驗證)


我們不能有狹隘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會害死我們。


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賺錢,是要拿下上甘嶺。拿不下上甘嶺,拿下華爾街也行。我們不要狹隘,我們做操作系統,和做高端芯片是一樣的道理,主要是讓別人允許我們用,而不是斷了我們的糧食。斷了我們糧食的時候,備份系統要能用得上。

胡波(無線網絡芯片開發部部長):我叫胡波,是來自海思,做無線網絡芯片的。過去幾年我們在產品線做無線網絡芯片做的還是不錯的,後續的發展趨勢是我們的一些主力產品都要使用自研的芯片,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能就會遇到競合的壓力……

任正非:何庭波翻譯一下,我沒聽懂。

何庭波:就是說如果用了我們的芯片,就不用供應商的芯片了,供應商就給我們施加供貨壓力。

任正非:我剛才已經講,我們是一個開放的體系。我們還是要用供應商的芯片,主要還是和供應商合作,甚至優先使用它們的芯片。

我們的高端芯片主要是容災用。低端芯片哪個用哪個不用這是一個重大的策略問題,我建議大家要好好商量研究。

柳春笙(芯片領域專家):任總您好,我叫柳春笙,來自海思後端設計部。我是去年10月底從美國回來加入海思的。首先就是海思的定位問題,我們做技術的都有一種自戀情節,認為做的都是關鍵技術,都是公司核心競爭力之一。但是也有很多聲音說,海思就是給公司降低成本的。我們下面的兄弟確實都很辛苦,產品線對成本的要求都非常高,經常為了一點點的成本大家加班加得很辛苦,我們掙的每一分都是辛苦錢。請問任總,公司對海思的定位是怎麼樣?

任正非:公司運轉是依靠兩個輪子,一個輪子是商業模式,一個輪子是技術創新。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技術創新的輪子。

任正非真的是個“穿越者”嗎?(7年前的預測全部驗證)


對海思的定位,它肯定是一個重要的體系,但是你的自戀情節不能取,我剛開始來就說閉合系統,如果海思有自戀,要求做的東西我們一定要用,不用的話就不光榮,那就是一個閉合系統。

我們在價值平衡上,即使做成功了暫時沒有用,還要繼續做下去。但是如果個人感到沒希望了,可以通過循環流動,流動到其他部門,換新人再來上。


我們可能堅持做幾十年都不用,但是還得做,一旦公司出現戰略性的漏洞,我們不是幾百億美金的損失,而是幾千億美金的損失。

我們公司今天積累了這麼多的財富,這些財富可能就是因為那一個點,讓別人卡住,最後死掉。

所以,可能幾十年還得在這個地方奮鬥,這個崗位、這個項目是不能撤掉的,但是人員可以流動的。少林寺還可以有CEO,和尚也可以雲遊的,但是廟需要定在那裡,這是公司的戰略旗幟,不能動掉的。

再比如說,你知不知道什麼時候打核戰爭?現在沒有,那就應該停下來核的研究嗎?你說我們的核科學產生了多少科學家,你看那些功勳一大排一大排都是。不要說鄧稼先,活著的也還有很多,但什麼時候甩過原子彈呀?

任正非真的是個“穿越者”嗎?(7年前的預測全部驗證)


所以海思一定要從戰略上認識它的戰略地位。

看到這裡,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有沒有震驚?任總當年的採訪,居然全部驗證!是不是可以實錘任正非就是穿越者了?(開個玩笑)

反觀華為,海思這顆“核彈”的戰略作用極大凸顯!在大部分系統中的佔有率直線攀升,麒麟經過幾年的積澱也能夠獨當一面,海思漸漸在各個方面積累自己的護城河,厚積薄發一飛沖天。可以見得,對於海思的投資,今天看來是絕對正確、絕對有先見之明的!

再看看“鴻蒙”,就如同海思,“我們可能堅持做幾十年都不用,但是還得做。”鴻蒙這個王炸,相信經過這次谷歌安卓的制裁,開發研究進度也會大大加快!華為要建立起一個基於萬物互聯和眾多硬件廠商參與的大網絡。而這個網絡,未來就是用鴻蒙系統來打通的!

不管在芯片、操作系統等產業細分行業,華為早已完成佈局,軟硬件產品已經涵蓋了操作系統、數據庫及芯片、整機,比肩微軟和IBM,全然不懼美國的打壓!

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沒有過硬的實力是無法真正立足的,更不用說贏得市場領先地位。

任正非真的是個“穿越者”嗎?(7年前的預測全部驗證)


華為能夠從容應對美國政府的全球圍堵,底氣就來自於華為超前的格局和戰略眼光!底氣就來自於任正非的高瞻遠矚!底氣就來自於華為對自身實力的自信!


“我們不怕走到戰爭的邊緣,但是我們必須學會如何走到戰爭邊緣又不掉入戰爭的藝術。”

不是公司做大了才導入股權激勵,而是做了股權激勵才有可能把公司做大,1987年華為成立時,就導入了股權激勵,任正非會想過華為能有今天的成就嗎?你總說,世界上只有一個華為,像我們這樣的小企業就不用做股權激勵了,但是錯過的成本往往高於試錯,別總說等別人成功了你才做,等到市場成熟了哪還有你的機會?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轉發此文後,私信我,立刻贈送《薪酬體系及股權激勵制度》《公司增資擴股協議模板》《入股股東合作協議書》《股東合作及股權協議書》《股權代持協議》《股權激勵協議書》《股權投資協議》《股東退出機制》《虛擬股權激勵協議》其中任意一份資料!並有專業老師免費為您提供諮詢服務。

關注我,持續分享乾貨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