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为圆军人梦,我放弃了“铁饭碗”,人生因此改变


#自拍我的故事#大家好!我叫周文,1978年7月出生,今年41岁,是湖北省团风县人。1996年技校毕业,为了实现军人梦,我放弃了“铁饭碗”,并与父母“对抗”两年,最终应征入伍。到了部队我才发现,原来这里是另外一个“世界”。新兵连时期,我曾有过3次思想滑坡,想要离军回家,但最终还是在部队领导和家人的苦口婆心教育下坚持了下来。我的人生也因此而改变。

我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工人,一辈子都在为别人打工。小时候,我们家的生活特别困难,日子总是过得很紧巴。可以说,那时候一家人所有的心思都在吃饱饭、穿暖衣上。因为觉得父母辛苦,所以我和妹妹从小就都很听话。1993年听从父母的意愿,通过努力,我考上了咸宁一所公费技校。这是我16岁刚读技校时的照片。

在90年代初,子女能考上公费技校,是我们这里一般工人家庭梦寐以求的事情,因为包分配。1996年我从选矿专业毕业,被分配到矿山成为了一名正式工人,完成了父母的愿望。可我却一天班没上,直接放弃了这个“铁饭碗”。这是我的技校毕业证书。


放弃工作,只因为我从小就特别崇拜和喜欢军人,一门心思的想要去当兵,父母自然是反对。因为在他们看来,当兵是要吃苦受罪的,不如有一份好工作,早点成家立业,一解“后顾之忧”。本身他们就抱怨我放弃了矿场的工作,更别说去当兵了。为了实现军人梦,我整整和父母“对抗”了两年多。这是20岁时的我。

因为从小听话,不敢轻易地违背父母的意思,还要考虑他们的感受,所以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我只能用“什么也不干,整天闲在家”的方式与父母生着闷气。时间一长,我觉得挺对不起他们的,毕竟是个成年人了,整天这样啃老也不是个事。就当我意志有点动摇的时候,1998年我们湖北发生了特大洪灾,看到解放军战士们用身躯抵抗“洪水猛兽”,舍身忘己的精神,又顿时被鼓舞了。这是媒体报道的1998年解放军战士们抗洪抢险的画面。

于是下定决心,向父母摊牌,我必须要去军营,一刻也不能等。最终父母拿我没办法,才同意让我去当兵的。就这样,在1998年12月我应征去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成为了一名工程兵。这是入伍时,政府征兵办发给我的入伍批准书,一直保留至今。


带着一腔热血,从湖北来到山西。到了部队我才发现,原来这里是另外一个“世界”,什么都有约束,就连上个厕所都要打报告。而我又做的是“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工程兵,心想多年青春的付出等来的却是又苦又累被人瞧不起的工程兵,心理特别失衡。这是新兵连时期,我在部队大门口的留影。

外加气候反差大,身体不适应,入伍的第一年,我就有三次想回家的念头,但最终还是在部队领导和家人的苦口婆心教育下坚持了下来。不得不说,那时的我有些冲动,缺乏定力,没有认清作为军人的价值和意义。这张照片是新兵连时期,我和班长的合影,左边是我。

工程兵是一个比较辛苦的兵种,无论天气如何,也无论几点钟,只要接到命令,就要立马赶往现场施工。长期的锻炼,让我们这些新兵,渐渐地成为了一个个有着铮铮铁骨的硬汉。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与战友们的感情越来越深,渐渐地开始爱上了部队。这是2000年我在桥梁连门口的留影。


1999年新兵下连不久,我们接到命令要前往内蒙进行国防施工。那是一次紧急任务,所有人连夜奋战,场面热火朝天。那种挥汗如雨的场面,至今都令我印象深刻。也就在那时,我才真正感受到了部队带给我的力量。那次“战斗”,我的耳鼓膜在爆破时被击穿。虽然有些痛苦,但让我感受到了军人流血流汗的光荣。在我儿时的梦想当中,当兵就是能够在战场上奋勇作战,流血流汗。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意外,但部队却给我颁发了“革命伤残军人证”。

当兵虽然辛苦,但是对一个人的成长却能造成深远的影像,在第二年,已是老兵的我,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可以说,当兵一年就能让人脱胎换骨。我不再“怯懦”,同时也变得更有责任心,对待任何事物都有了“战斗精神”。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让我感到自豪和骄傲,能把自己的热情奉献给自己着迷的事业,利国利民,这种荣耀一直温暖我至今。图为当兵第二年我在团部礼堂前的留影。

当时我们的服役期是三年,可是2000年我们部队恰巧遇到试点裁军,只能提前退伍。退伍是一件令人难忘和悲伤的事情,作为军人,受得了委屈,忍得住痛苦,耐得住寂寞,可是却扛不住战友间的分离。离开部队的那一天我哭了,第一次像个男人一样的哭了,哭了很久,因为我还没当够兵。这是我们二营老兵退伍的合影。


退役后,回到老家,开始重新寻找工作。那些年,我做过保安,当过工人,还自己做过小生意,日子紧紧巴巴,也就基本能维持个生活罢了。有人说我,如果当初在矿山好好干,或许生活要容易的多。可我对自己的选择并不后悔,人一生难得能为自己钟爱的事业拼一回,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值得的。这是退伍时,我们连退伍老兵的合影。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开始催婚,毕竟我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传宗接代是头等大事。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我现在的老婆。这是我的结婚照。我们俩是2012年结的婚,当时我已经34岁。婚后,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和爱人每天都忙于工作。

近几年,我又爱上了收藏,尤其最爱收藏奇石。收藏奇石收藏的是文化和艺术,中国从古到今就有收藏奇石的历史,从奇石里能发掘上下几千年中华的兴衰史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志强不息的精神。我收藏的奇石原石有很多,有买来的,也有捡来的,同时也卖些补贴家用。图为我的部分藏品。


没事的时候,就看着奇石研究外形和质地,发掘其中的文化。但酷爱奇石却占用了我的大部分时间,经常被家人不理解。我是一家三口,小儿只有5岁多一点,为这奇石老婆说我不务正业,不做正常人的事,成天抱着个烂石头看,说我有病,出去挣钱少,连儿子都不带,经常说要与我离婚。说实话,对于我而言,能组建自己的家庭也是不易。而我唯有顶着压力,才能继续去做自己喜爱的事情。这是我儿子。

就在去年,为了缓和与老婆之间的关系,我们一家三口前去广西柳州旅游。柳州有着“天下石都”的美誉,风景也不错。当我们散步在一处小河边时,儿子突然告诉我说,他看到了两个石头熊猫在玩耍。收藏奇石多年的我,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么像熊猫的石头,更为难得的是一对。

最后被行内专家裁定为典型的广西柳州三江黑卵石,经查阅奇石数据库,全国没有比这两块更像熊猫的奇石了,在全国精品熊猫奇石排名第一,乃至全世界也稀有,价值不菲。我得到熊猫奇石的消息在行内不胫而走,于是各家玩界媒体纷纷来报道,行内爱好者常常慕名而来。这两块石头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也缓和了我的家庭关系,毕竟在家人看来,追求的事情有了所得。


这些年,无论是当兵、工作,还是收藏,我的人生都没有一帆风顺过。支撑我的信念,一方面来自本身的执着,一方面来自于部队的锻炼。每当遇到过不去的坎时,总会想起新兵连时期的我,曾经是如此怯懦,甚至想要当个逃兵。可当意志占领高地时,所有的困难又算什么?这是当年我们新兵连的大合影,前排右一是我。

人生在我看来,本就是坎坎坷坷,想要改变,只有坚强和努力。也许当初,我安安分分地做一名矿场工人,现在会好很多。但是,相较“稳定”,我又觉得有风有浪的日子才更加难得。为了能使生活过得更好,今年我拿到了国家职业资格准入类消防设施操作员证,有了这个证书我在医院找到了一份消防主管的工作,待遇还算稳定。

当兵的锤炼确实能让我在任何最难的日子都可以挺过来。我常常总结自己,或许我的人生没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但能够为自己所爱的事情前行,又何尝不是一种别样人生?图为我当兵第二年照片。本文由周文讲述,文东整理记录,如果你也有故事,不妨告诉我,一起分享给更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