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光頭將軍,是如何讓一國跪拜的

在春秋時期,戰亂不斷。不過由於史料較少,且先秦史籍也部分被損壞,所以名將記錄不多。可以想象,春秋二百年戰亂,而三國才短短一百年。但是在我們的認知中,三國的名將卻遠多於春秋,可見文化傳播的重要性。今天說的,就是春秋的一位名將,這位名將絕對不遜於後世,令一大國跪地求饒。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今天要講的這個大將就是晉國的郤克。晉國當然知道,這個國家可以說是春秋的巨無霸。要不是最後分成了韓、趙、魏三個國家,絕對有統一天下的可能。而郤克則是帶領晉軍又取得一次次勝利的將領。而這位仁兄,在他剛出道就已經相當厲害。

晉國光頭將軍,是如何讓一國跪拜的

郤克是郤家的一員,郤家是晉國八卿之一。這個時候的郤家還沒有黑化,因為晉景公還活著。等後來到了晉景公兒子的時候,郤家就真的權勢熏天,開始作妖了。我們講過,晉景公的兒子就是那個晉厲公,最後被晉厲公搞掉的那幾個權臣。我們回到今天的話題,郤克剛出仕的時候就是上軍佐。對於晉國的制度,多次介紹。郤克剛當官就能是晉國上軍的二把手,這要歸功於他家裡的功勞。而郤克第一次出彩就是晉楚之間的戰爭,邲之戰。

此時的晉國幾個主要將領可以介紹一下,後來在晉國都是有故事的人物。中軍將:荀林父;中軍佐:先縠;上軍將:士會;上軍佐:郤克;下軍將:趙朔;下軍佐:欒書。其中,邲之戰就是這個荀林父率領晉軍打的。最後的失敗,是這個先縠的責任。因為晉國在之前與楚國的所有軍事戰鬥中,均為晉軍獲勝,所以比較有輕敵心理。而這次,楚軍也是利用了這個心理。在與晉國對峙的時候,首先就是先示弱於晉國。主動求和,然後在挑戰中戰敗。這樣晉軍果然就被麻痺了。當時的中軍佐先縠覺得楚軍好欺負,就戒備鬆懈,最後楚軍發起了突襲。最後,荀林父被迫撤退,由於大軍沒有準備,陣腳大亂,整個晉軍大敗。在這次戰役中,雖然晉軍大敗,但也有表現好的,這就是我們的主角郤克。

晉國光頭將軍,是如何讓一國跪拜的

先見之明

在這次失敗的戰役中,上軍是唯一沒有失敗全軍而退的一支晉軍。因為他們的主將士會和郤克看穿了楚軍的陰謀。上軍在和談開始,就讓鞏朔、韓穿事先在上軍前沿的敖山佈置了七支伏兵。正是這個準備救了晉國的一支軍隊。當時當楚軍大舉襲擊的時候,上軍完璧歸晉。而除了上軍,晉軍其他軍隊則相當狼狽。當時,晉國要回到自己的領地就要渡過黃河。而為了爭奪船隻,當時晉軍就砍斷抓船隻晉軍的手指。據說手指全都掉到船上面,多到可以捧起來了。這樣血腥的場景可以看到當時晉軍敗的有多麼的慘。而從這裡開始,郤克走上了他的輝煌之路。

出使受辱

郤克正是由於邲之戰保全了上軍,回國後受到了嘉獎成為了上軍將。而這個時候,先縠又開始作死了。由於邲之戰失敗,先縠就開始勾結赤狄進攻晉國企圖恢復自己的權勢。當時的晉國雖然經歷的邲之戰的失敗,但此時畢竟晉國可是要稱霸整個春秋時期的,當然不會受制於一個小小的赤狄。在大敗了赤狄之後,先縠也被誅滅了。而這個時候,荀林父由於告老還鄉,所以當年上軍的老上司士會成為了中軍將執掌國政,而郤克也成為中軍佐。成為了中軍佐的郤克有一次出使齊國,這讓他很受傷。

晉國光頭將軍,是如何讓一國跪拜的

郤克有點生理缺陷,據說是個瘸子。而當時出使齊國的時候,齊頃公就羞辱了郤克。讓郤克上很高的樓梯,可以腦補一個瘸子上樓梯一瘸一拐的感覺。不僅是上樓梯,齊頃公還非常孝順讓自己的母親蕭同叔子在高樓上觀看這一幽默景象,真的是把自己的歡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是記載在《左傳》裡面的,由於先秦的典籍很多都是聽說,所以紀錄的都略微不同。而《穀梁傳》記載的就更加傳奇了,說當時到齊國來的使臣有四國使者,這四國使者都有缺陷。

這四國的使者中,有個禿子是季孫行父。這個禿子不是自己剪的,因為古人是不理髮的。應該是類似於禿頂的感覺。郤克是一個獨眼龍,這個就跟《左傳》中不一樣了。估計郤克也變成夏侯惇了。衛國使臣孫良夫是一個瘸子,我估計可能是這兩個版本對於身理缺陷記錄有點混淆,畢竟傳著傳著就可能走樣。最後一個是曹國的公子手,他是一個駝背。其實有時候我也挺好奇,這個齊頃公是怎麼找到這四國使臣的。更惡趣味的是,齊頃公還請了有同樣身體殘疾的人給他們領路,然後讓自己的母親在幕後觀看。這下自己的母親可是樂壞了。不過有人很受傷,就是郤克。當時的郤克發誓,如果不能洗刷恥辱,就再也不過黃河了。這麼個事,《史記》中也記載了。司馬遷是這麼說的:“晉使郤克於齊,齊使夫人帷中而觀之。郤克上,夫人笑之。郤克曰:“不是報,不復涉河!””

回國後的郤克開始跟晉景公說他在齊國受的屈辱,想要去報仇。不過晉景公又不傻,告訴郤克不能因私廢公,國家不可能因為你的私怨就發兵。其實,當時的邲之戰的失敗還沒有恢復,晉國確實不能發動對齊國的戰爭。

晉國光頭將軍,是如何讓一國跪拜的

現在我們回到齊國的角度,為什麼齊頃公會有這樣羞辱性的舉動,只是因為好笑嗎?當然不可能,因為晉國的邲之戰的失敗讓齊國又恢復了稱霸的雄心。齊國也是北方大國,自齊桓公之後,齊國雖然在北方有一定的話語權,但是不當大哥好多年,這次他想再次稱霸。所以,齊頃公的這番作為就是要激怒晉國來攻打自己,從而獲得霸權。齊頃公也是一個十分有雄心的君主,此次計謀沒有得逞也是晉景公的功勞。但是,大哥畢竟是大哥,晉國還是會恢復的。公元前592年,隨著晉國中軍將士會告老,郤克開始主持晉國國政。也是這個時候,晉國開始了對齊國的報復,而晉國也已經經過多年的等待恢復了國力。

那個齊國,該還當年的債了,大哥還是那個大哥。

伐齊建功

說到對齊一戰,其實也是很重要的。齊國和晉國長期友好,但是由於楚莊王聯合齊國制衡晉國的策略,齊國開始跟楚國結盟。而齊國也趁著楚國牽制晉國,開始對齊國周邊的小國進行侵略。這次,齊國就是侵略魯、衛,作為大國的晉國開始救援魯國和衛國。而齊軍在莘這個地方阻擊晉軍,兩國發生了大戰。

《史記》也記載了這次戰爭:“晉使郤克以車八百乘為中軍將,士燮將上軍,欒書將下軍,以救魯、衛,伐齊。”當時齊頃公先是與晉軍交鋒,然後齊國主將高固擊敗了晉軍。其實,晉軍採用的就是示弱而誘敵深入了的戰略。可能郤克是受到了當年邲之戰的啟發,當年楚軍也是利用示弱的辦法擊敗的晉軍。由於初戰告捷,所以齊頃公就開始追擊晉軍。最後,兩軍在鞌這個地方發生了激戰。當時的齊頃公說:“馳之,破晉軍會食。”看起來好像很豪邁的樣子,要擊敗晉軍再吃早晨。其實,就是由於齊軍連日急行軍追擊晉軍,沒有時間吃早餐就與晉軍會戰。

晉國光頭將軍,是如何讓一國跪拜的

當時的戰法是用兵車進行交戰,所以能夠應變的方法也比較少,主要就是硬碰硬。戰況非常激烈,郤克也在戰鬥中被射傷。此時郤克想要回到軍營包紮,但是被當時的護衛給制止了。因為如果主將回撤,戰況又比較膠著,很有可能局勢會倒向齊軍。正是晉軍的堅持,最後由於齊軍連日急行軍又沒有吃早飯所以失敗了。齊頃公逃跑的過程中,受到當時還是小將的韓厥的追擊。在逢醜父的保護下,齊頃公得以逃跑。

此戰,最神奇的就是在和談的時候,郤克由於不解恨要求蕭同叔子來晉國做人質。還有就是要齊國的田畝都改成東西向,這樣晉國的兵車就方便在齊國行駛。這樣的要求齊國肯定不能答應,最後由於齊國畢竟也是千乘之國,以返還魯、衛領土而結束。可見,郤克的名將之路在這裡到了巔峰。


  • 《左傳》
  • 《東周列國志》
  • 《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