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中國力推區塊鏈技術自主創新

【區塊鏈】中國力推區塊鏈技術自主創新

漫畫《未來已來》。徐駿 作(新華社發)

美國《連線》雜誌在近日的報道指出,中國正在向全球區塊鏈領域的主導地位推進。自去年以來,來自許多有實力的中國公司的500多個區塊鏈項目已經在中國國家網信辦註冊。中國人民銀行正在加緊努力推出數字貨幣電子支付系統(DCEP),該系統可以用區塊鏈解決方案取代現金,這將使中國成為第一個採用本國數字貨幣的主要經濟體。

據英國路透社報道,中國政府正在創建自己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以降低紙幣的流通成本,並加強政策制定者對貨幣供應的控制。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近日報道,中國曾被視為科技領域的模仿者,如今中國正尋求成為從區塊鏈到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全球領跑者。

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我們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的《區塊鏈白皮書(2019)》(下稱“白皮書”)中的定義,區塊鏈是一種由多方共同維護,使用密碼學保證傳輸和訪問安全,能夠實現數據一致存儲、難以篡改、防止抵賴的記賬技術,也稱為分佈式賬本技術。

從目標上看,區塊鏈旨在解決“信任”問題。按照原來的模式,人與人之間或兩個實體之間的交互都是將“信任”建立在第三方個人或組織上。例如,在線上轉賬操作中,各種支付平臺就是交易雙方信賴的第三方實體。不難想象,在第三方被嚴重依賴的情況下,交易過程將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應用區塊鏈技術能夠搭建值得信賴的平臺,將原本交互雙方對第三方的信賴轉移到對平臺的信賴上,為交互的“信任”提供技術保障。

從方法上看,區塊鏈技術通過使用分佈式賬本,使每一個授權節點都保存並維護著同一份已達成共識的交易信息,從而有力地避免了第三方實體中心化記賬模式中存在的單點故障、安全隱患與隱私洩露等問題。基於區塊鏈技術,這個可信賴平臺是由匯聚所有節點的力量共同構建。相較以往,這種新方式重新構築了陌生交互實體之間的信任關係。

《白皮書》指出,區塊鏈開創了一種在不可信的競爭環境中低成本建立信任的新型計算範式和協作模式,憑藉其獨有的信任建立機制,實現了穿透式監管和信任逐級傳遞。

目前來看,區塊鏈技術尚未成為互聯網領域的“必須”選項,但假以時日,其重要性將逐漸凸顯。縱觀全球,主要大國都在加快佈局區塊鏈技術發展。區塊鏈技術應用現已拓展到數字金融、物聯網、智能製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意義深遠。一方面,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有利於降低實體相互協作過程中由於“不信任”帶來的成本;另一方面,區塊鏈技術在“價值互聯網”時代被寄予很高的期待,或將成為下一代互聯網的基礎平臺。

在區塊鏈領域,中國不僅擁有良好的發展基礎,學術研究日趨活躍,還在應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從申請與獲批專利數量來看,中國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從產值來看,相關企業在技術研發、產業應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從技術特性來看,區塊鏈能與多個領域融合,從而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目前,區塊鏈在金融方面的應用最為深入,在供應鏈、社會公共服務、教育、醫療、工業等領域也有諸多嘗試與示範應用,區塊鏈技術的落地步伐正不斷加快。

區塊鏈技術發展前景廣闊,應用場景廣泛,但仍面臨諸多挑戰。

第一,融合問題仍有待探究。區塊鏈的關鍵詞是“平臺”。發揮區塊鏈的作用,需要充分發揮其平臺功能。如何將區塊鏈技術與如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其他新興技術相結合,最大化發揮其效能,仍是需要探討的問題。

第二,核心技術攻關是關鍵。我國在區塊鏈發展上更偏重應用,相較於西方國家,在核心技術上仍有一定差距,關鍵技術的缺失會直接導致新的“卡脖子”環節。由於全球區塊鏈技術發展尚處於早期階段,若能把握機遇,進一步加大投入,給予更多政策支持,重視基礎研究和多方面嘗試,攻關核心技術,佔據主動地位,將大大提升我國在該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

第三,可監管能力需繼續加強。區塊鏈的良性發展需要依託可監管能力的提升,尤其需要結合國情,加強在數據和隱私等方面的保護力度。

第四,亟待高端人才持續助力。區塊鏈是密碼學、計算機科學、經濟學等多學科的融合技術,同時,區塊鏈的發展需要與前沿技術融合。這就需要大量高端複合型人才。只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完善的區塊鏈人才培養體系,加大國際高端區塊鏈人才的引進與培養,才能為我國區塊鏈領域的發展持續助力。

(受訪專家:中國計算機學會區塊鏈專委會秘書長 祝烈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