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記者:你爸爸媽媽去哪裡了?

孩子:去打工了。

記者:你長大想幹嘛?

孩子:想打工,打工可以掙錢。

老人:家裡面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村小的孩子》

摘抄自紀錄片

6:00,鬧鐘還未響起,人卻早已醒來,在得知今天要去到大聯小學後,整夜輾轉反側,不知道即將面對的是怎樣的一群學生。

同事們已經在約定地點等待,導航定位在高坡村,地圖顯示不足三十公里,卻需要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路況不容樂觀。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大聯小學位於內江市銀山鎮高坡村4社,創辦於1951年,在沱江河的北岸,距銀山鎮約兩公里。一條沱江河將銀山鎮與高坡村分割開來,交通閉塞,一艘渡輪往來接送需要過河的村民和孩子

遇到洪水、大霧天氣禁渡。往返一次大概二十分鐘左右,有時需要等待許久才能渡河。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一河之隔的銀山鎮與高坡村

我們載著物資,沒有選擇渡河的方式,而是驅車沿著鄉道繞路而至。圍繞著這一座座無名山路盤旋,算不上陡峭卻也蜿蜒崎嶇。

同事們看著車窗外,習慣了城市生活的我們,感受著靜逸的村落,若有所思。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沿途

天色微明,終於到了大聯小學外,正面是一排磚瓦結構房間,背後的主體教學樓是三層傳統的磚混結構,打掃的很乾淨

教學樓書聲琅琅,四周花草芬芳,悠揚悅耳就像海浪,此起彼伏一浪更勝一浪,校長已經在門等著我們。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大聯小學一覽

校長姓樊,已從事教育工作14年。時值大聯小學老校長馬上退休,在無人接班組織工作之際,挺身而出擔起校長一職。

任職以來,樊校長為提升學校的教育資源以及改善學生的校園生活條件東奔西走,盡最大努力爭取各方支持。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樊校長

條件艱苦招生難

簡單幾句寒暄之後,校長即開始向我們介紹情況。學校現有三個教學班,學生共26名,其中留守兒童24名,佔比92%

2019年一年級招生摸底有40多個新生,卻僅招了5人。因學院地理位置偏遠與師資力量不足,部分學生在中心校附近租房就讀,另有一部分隨父母異地就讀。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一年級

據統計,目前中國有高達6000萬的留守兒童,同時還有3000萬的流動未成年人,總人數近一億,大約佔了全國3億未成年人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目前我國3個未成年人中就有一個是留守或者流動狀態。

大聯小學只是一個縮影。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五年級

曾經某次去外地,正好和外出務工人員一節車廂,閒聊中問到他們必須要選擇外出務工嗎?他們說:“沒辦法,要生存啦,這社會很現實,農村地少,只夠自己吃,上學也少,沒啥學歷,不外出務工根本無法支撐一家人的開銷。”

於是家裡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師資力量薄弱

教育資源匱乏

關於該校教育資源面臨的困境,樊校長給我們講到,主要是師資力量薄弱,音、體、美、信息技術、科學實驗等學科缺乏專職教師,學生無法獲得全面的知識學習。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閒置的音樂教室

目前在職教師7名(其中一人病休),其中6名年齡都在50歲以上,將在最近兩三年陸續退休,教職工老齡化極其嚴重,且幾乎疾病纏身,一人多科目教學已是常態化。

基於對大聯小學的關心,銀山鎮中心校承擔費用聘用兩名年輕代課教師,分擔部分教育教學工作,但是行政方面人員依舊缺口嚴重。

學校地處偏僻,交通閉塞,條件艱苦,沒有宿舍,無休息室,不利於教師隊伍的穩定,更談不上吸引年輕教師前來任教。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簡易教師辦公室

下課鈴聲響起了,我們才注意到,學校還是用的20多年前掛在橫樑上的鐵鐘做鈴聲,可我們早已不記得上課和下課的敲鐘節奏。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上)下課“

鈴聲”

趁著下課時間,我們也四處走動起來。來到二樓,一年級。


當我們走進教室,幾個小朋友因為怕生顯得有點手足無措,嘗試和他們聊天,依然得不到回應。

於是換個方式問到:“哪個小朋友會背加法口訣?”,沉默了片刻,長得非常可愛的張浩(化名)小朋友開口說到:“我會!”,於是他率先開始了背誦,有了一個小朋友開頭,其他小朋友很快便加入進來,聲音越來越大,



我們聽到的是他們對知識的渴望。

△背誦加法口訣的孩子們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認真學習的張浩(化名)

就這樣拉近了距離,小朋友對我們不再牴觸,像是認識新朋友,彼此介紹姓名、年齡。

聽著小朋友說起自己的爸爸媽媽,有的一年回家一次,有的一兩年也見不到一次。我問:“你們還記得爸爸媽媽的樣子麼?” 小朋友猶豫了。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主任廣播讓所有同學都到校門前的操場活動。

過程中我們發現高年級的同學都是穿著乾淨整潔的校服。於是好奇的問黃主任:“孩子們平時都這麼遵守規矩統一穿著校服麼?”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黃主任看了看孩子們,說到:“他們知道今天會有客人來學校,希望你們看到的是最好的一面,平時都捨不得穿呢

。”

“那一年級的五個小朋友呢?”我繼續問到,黃主任嘆氣說:“他們剛入學,校服還沒著落呢。”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大家拿著運動器材到了操場,跳繩、滾鐵環、踢毽、籃球、足球,孩子們玩的不亦樂乎。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體育活動

我注意到整個學校最高的男同學,他應該很喜歡打籃球,卻連籃球的基本運球以及上籃動作也不會。

校長似乎知道我在想什麼,說道:“根本沒有體育老師教課,哪裡會什麼技巧,都是瞎玩兒”。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同事教孩子們打籃球

我問:“五六年級的同學平均身高看上去都偏矮吧?”

校長說:“營養跟不上,怎麼長得高,以學校現在的條件,午餐只能提供一個菜,他們在家還不知道跟著老人吃些什麼,很多都是白飯就著鹹菜就填肚子了。”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同事教小朋友們踢足球

老師建議大家一起玩拔河,孩子們都很積極參與,很快分好兩支隊伍,老師、校長,孩子們以及我們一行人都加入了。一聲開始,加油、吶喊聲此起彼伏。因為用力憋紅臉龐的孩子們,挽起衣袖的老師和我們,此時徹底融入在了一起。

條件的匱乏並未阻擋大家追尋快樂的腳步。很快分出了勝負,大家氣喘吁吁,卻也意猶未盡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拔河比賽

體育活動結束後,我們和小朋友一起舉行了升旗儀式,表情莊重嚴肅,標準的少先隊禮,隨著國歌的旋律飛揚,他們稚嫩的臉龐越發紅潤可愛。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升旗儀式

通過之前對大聯小學的瞭解,在我們能力範圍內聯合了一些愛心企業,為孩子們準備了一些基礎物資,除基本的學習用具、體育用品以及資金資助,還了解到大部分孩子沒怎麼吃過蛋糕,特意現場為孩子們現場製作蛋糕,並且準備了豐富的午餐。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午餐時間

樊校長看孩子們這麼開心,直接說:“咱們今天就在壩子裡面一起吃午飯”,說幹就幹,大家風風火火的將課桌和凳子搬到院壩裡面充當起了餐桌。

校長看著孩子們,說道:“你們的到來,孩子們特別高興,能體會被人關心的感覺,他們高興了,我就高興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小朋友們合影

相聚總是短暫,孩子們陸續回到教室準備上課,我們也收拾東西準備返程,抬頭看了看教學樓,孩子們不捨的趴在教室過道,就那麼安靜的望著我們。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臨時做了個決定,重新拿出了相機,一個小跑來到了三樓,他們特別高興的叫著“黑衣人叔叔,黑衣人叔叔”,我問道:“哪些小朋友想要拍照的,叔叔給你們拍照”,此時已經熟絡的我們,沒有距離感。不管是“閨蜜”組合還是“兄弟”組合,或者單人造型,都一一拍下記錄。我說:“叔叔以後把照片給你們寄過來。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再來到一年級,五個小朋友安安靜靜的坐在教室裡,六歲半的的陳梅(化名)小朋友叫了聲“叔叔”,其他人就都圍了過來,唐慧(化名)小朋友說:“

叔叔,你一定不要忘了我們哦”,我想了想,那就合影一張吧。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發動汽車,同樊校長以及老師們道別,突然所有的小朋友們都衝了出來,站在校門前,揮舞著雙手,對我們說再見,總歸是要離開,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見,看著孩子們那不捨的眼神,從事新媒體的我們,覺得肩上的使命感更強烈。

關於留守兒童

這些孩子不是“大數據”,不是“人口普查”下的一串數字,不是新聞報導裡的冰冷文字。他們就在我們身邊,是你是我,是時代,是鋪天蓋地的暴裂無聲的命運。我們需要幫助他們改變,他們也是中國的未來。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關於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作為媒體的我們深度討論過,他們真正缺的是什麼?金錢還是物質?我們認為,缺乏父母陪伴關愛導致家庭教育功能缺失是最嚴重因素,學校缺乏足夠的基礎資源導致教育功能不完善是其次因素。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同時問題在於,即使知道他們缺乏陪伴,我們又能做什麼呢?外出打工的爸媽也是迫於生計,我們無權要求他們時刻相伴;而能夠身體力行去貧困山區做志願者,做支教老師的人,也畢竟是少數,更多的愛心人士或有心無力,或不得其法。

這,也是中國留守兒童問題嚴重的體現之一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代課李老師和孩子

我們媒體能做什麼?

源於媒體的力量,學校的資源條件有所改變,但好像無力改善更多。 留守兒童生活看似沒什麼變化,其實在悄悄變化著。 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我們的發聲瞭解並關注著他們,更有甚者已經開始行動。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新浪內江身邊事&內江幫幫作為內江有影響力的媒體平臺,我們將會繼續努力為他們尋求最佳的幫扶資源,政府相關部門對教育的政策扶持,愛心企業的物資以及助學捐助,愛心人士的關懷慰問等。希望他們即使身在在偏遠鄉村,也能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同時感謝對本次鄉村教育公益行大力支持的各個單位:

指導單位:共青團內江市委

主辦單位:新浪內江身邊事、內江幫幫

愛心企業:碧桂園川東區域、

內江富力萬達嘉華酒店

摩西廣告、內江芯園餐廳



世界不只這麼大

我們在行動

內江大聯小學,只有26名小學生的村小生存實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