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记者:你爸爸妈妈去哪里了?

孩子:去打工了。

记者:你长大想干嘛?

孩子:想打工,打工可以挣钱。

老人:家里面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村小的孩子》

摘抄自纪录片

6:00,闹钟还未响起,人却早已醒来,在得知今天要去到大联小学后,整夜辗转反侧,不知道即将面对的是怎样的一群学生。

同事们已经在约定地点等待,导航定位在高坡村,地图显示不足三十公里,却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路况不容乐观。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大联小学位于内江市银山镇高坡村4社,创办于1951年,在沱江河的北岸,距银山镇约两公里。一条沱江河将银山镇与高坡村分割开来,交通闭塞,一艘渡轮往来接送需要过河的村民和孩子

遇到洪水、大雾天气禁渡。往返一次大概二十分钟左右,有时需要等待许久才能渡河。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一河之隔的银山镇与高坡村

我们载着物资,没有选择渡河的方式,而是驱车沿着乡道绕路而至。围绕着这一座座无名山路盘旋,算不上陡峭却也蜿蜒崎岖。

同事们看着车窗外,习惯了城市生活的我们,感受着静逸的村落,若有所思。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沿途

天色微明,终于到了大联小学外,正面是一排砖瓦结构房间,背后的主体教学楼是三层传统的砖混结构,打扫的很干净

教学楼书声琅琅,四周花草芬芳,悠扬悦耳就像海浪,此起彼伏一浪更胜一浪,校长已经在门等着我们。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大联小学一览

校长姓樊,已从事教育工作14年。时值大联小学老校长马上退休,在无人接班组织工作之际,挺身而出担起校长一职。

任职以来,樊校长为提升学校的教育资源以及改善学生的校园生活条件东奔西走,尽最大努力争取各方支持。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樊校长

条件艰苦招生难

简单几句寒暄之后,校长即开始向我们介绍情况。学校现有三个教学班,学生共26名,其中留守儿童24名,占比92%

2019年一年级招生摸底有40多个新生,却仅招了5人。因学院地理位置偏远与师资力量不足,部分学生在中心校附近租房就读,另有一部分随父母异地就读。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一年级

据统计,目前中国有高达6000万的留守儿童,同时还有3000万的流动未成年人,总人数近一亿,大约占了全国3亿未成年人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目前我国3个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是留守或者流动状态。

大联小学只是一个缩影。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五年级

曾经某次去外地,正好和外出务工人员一节车厢,闲聊中问到他们必须要选择外出务工吗?他们说:“没办法,要生存啦,这社会很现实,农村地少,只够自己吃,上学也少,没啥学历,不外出务工根本无法支撑一家人的开销。”

于是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师资力量薄弱

教育资源匮乏

关于该校教育资源面临的困境,樊校长给我们讲到,主要是师资力量薄弱,音、体、美、信息技术、科学实验等学科缺乏专职教师,学生无法获得全面的知识学习。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闲置的音乐教室

目前在职教师7名(其中一人病休),其中6名年龄都在50岁以上,将在最近两三年陆续退休,教职工老龄化极其严重,且几乎疾病缠身,一人多科目教学已是常态化。

基于对大联小学的关心,银山镇中心校承担费用聘用两名年轻代课教师,分担部分教育教学工作,但是行政方面人员依旧缺口严重。

学校地处偏僻,交通闭塞,条件艰苦,没有宿舍,无休息室,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更谈不上吸引年轻教师前来任教。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简易教师办公室

下课铃声响起了,我们才注意到,学校还是用的20多年前挂在横梁上的铁钟做铃声,可我们早已不记得上课和下课的敲钟节奏。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上)下课“

铃声”

趁着下课时间,我们也四处走动起来。来到二楼,一年级。


当我们走进教室,几个小朋友因为怕生显得有点手足无措,尝试和他们聊天,依然得不到回应。

于是换个方式问到:“哪个小朋友会背加法口诀?”,沉默了片刻,长得非常可爱的张浩(化名)小朋友开口说到:“我会!”,于是他率先开始了背诵,有了一个小朋友开头,其他小朋友很快便加入进来,声音越来越大,



我们听到的是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背诵加法口诀的孩子们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认真学习的张浩(化名)

就这样拉近了距离,小朋友对我们不再抵触,像是认识新朋友,彼此介绍姓名、年龄。

听着小朋友说起自己的爸爸妈妈,有的一年回家一次,有的一两年也见不到一次。我问:“你们还记得爸爸妈妈的样子么?” 小朋友犹豫了。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主任广播让所有同学都到校门前的操场活动。

过程中我们发现高年级的同学都是穿着干净整洁的校服。于是好奇的问黄主任:“孩子们平时都这么遵守规矩统一穿着校服么?”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黄主任看了看孩子们,说到:“他们知道今天会有客人来学校,希望你们看到的是最好的一面,平时都舍不得穿呢

。”

“那一年级的五个小朋友呢?”我继续问到,黄主任叹气说:“他们刚入学,校服还没着落呢。”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大家拿着运动器材到了操场,跳绳、滚铁环、踢毽、篮球、足球,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体育活动

我注意到整个学校最高的男同学,他应该很喜欢打篮球,却连篮球的基本运球以及上篮动作也不会。

校长似乎知道我在想什么,说道:“根本没有体育老师教课,哪里会什么技巧,都是瞎玩儿”。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同事教孩子们打篮球

我问:“五六年级的同学平均身高看上去都偏矮吧?”

校长说:“营养跟不上,怎么长得高,以学校现在的条件,午餐只能提供一个菜,他们在家还不知道跟着老人吃些什么,很多都是白饭就着咸菜就填肚子了。”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同事教小朋友们踢足球

老师建议大家一起玩拔河,孩子们都很积极参与,很快分好两支队伍,老师、校长,孩子们以及我们一行人都加入了。一声开始,加油、呐喊声此起彼伏。因为用力憋红脸庞的孩子们,挽起衣袖的老师和我们,此时彻底融入在了一起。

条件的匮乏并未阻挡大家追寻快乐的脚步。很快分出了胜负,大家气喘吁吁,却也意犹未尽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拔河比赛

体育活动结束后,我们和小朋友一起举行了升旗仪式,表情庄重严肃,标准的少先队礼,随着国歌的旋律飞扬,他们稚嫩的脸庞越发红润可爱。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升旗仪式

通过之前对大联小学的了解,在我们能力范围内联合了一些爱心企业,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些基础物资,除基本的学习用具、体育用品以及资金资助,还了解到大部分孩子没怎么吃过蛋糕,特意现场为孩子们现场制作蛋糕,并且准备了丰富的午餐。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午餐时间

樊校长看孩子们这么开心,直接说:“咱们今天就在坝子里面一起吃午饭”,说干就干,大家风风火火的将课桌和凳子搬到院坝里面充当起了餐桌。

校长看着孩子们,说道:“你们的到来,孩子们特别高兴,能体会被人关心的感觉,他们高兴了,我就高兴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小朋友们合影

相聚总是短暂,孩子们陆续回到教室准备上课,我们也收拾东西准备返程,抬头看了看教学楼,孩子们不舍的趴在教室过道,就那么安静的望着我们。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临时做了个决定,重新拿出了相机,一个小跑来到了三楼,他们特别高兴的叫着“黑衣人叔叔,黑衣人叔叔”,我问道:“哪些小朋友想要拍照的,叔叔给你们拍照”,此时已经熟络的我们,没有距离感。不管是“闺蜜”组合还是“兄弟”组合,或者单人造型,都一一拍下记录。我说:“叔叔以后把照片给你们寄过来。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再来到一年级,五个小朋友安安静静的坐在教室里,六岁半的的陈梅(化名)小朋友叫了声“叔叔”,其他人就都围了过来,唐慧(化名)小朋友说:“

叔叔,你一定不要忘了我们哦”,我想了想,那就合影一张吧。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发动汽车,同樊校长以及老师们道别,突然所有的小朋友们都冲了出来,站在校门前,挥舞着双手,对我们说再见,总归是要离开,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见,看着孩子们那不舍的眼神,从事新媒体的我们,觉得肩上的使命感更强烈。

关于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不是“大数据”,不是“人口普查”下的一串数字,不是新闻报导里的冰冷文字。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是你是我,是时代,是铺天盖地的暴裂无声的命运。我们需要帮助他们改变,他们也是中国的未来。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作为媒体的我们深度讨论过,他们真正缺的是什么?金钱还是物质?我们认为,缺乏父母陪伴关爱导致家庭教育功能缺失是最严重因素,学校缺乏足够的基础资源导致教育功能不完善是其次因素。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同时问题在于,即使知道他们缺乏陪伴,我们又能做什么呢?外出打工的爸妈也是迫于生计,我们无权要求他们时刻相伴;而能够身体力行去贫困山区做志愿者,做支教老师的人,也毕竟是少数,更多的爱心人士或有心无力,或不得其法。

这,也是中国留守儿童问题严重的体现之一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代课李老师和孩子

我们媒体能做什么?

源于媒体的力量,学校的资源条件有所改变,但好像无力改善更多。 留守儿童生活看似没什么变化,其实在悄悄变化着。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我们的发声了解并关注着他们,更有甚者已经开始行动。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新浪内江身边事&内江帮帮作为内江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我们将会继续努力为他们寻求最佳的帮扶资源,政府相关部门对教育的政策扶持,爱心企业的物资以及助学捐助,爱心人士的关怀慰问等。希望他们即使身在在偏远乡村,也能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同时感谢对本次乡村教育公益行大力支持的各个单位:

指导单位:共青团内江市委

主办单位:新浪内江身边事、内江帮帮

爱心企业:碧桂园川东区域、

内江富力万达嘉华酒店

摩西广告、内江芯园餐厅



世界不只这么大

我们在行动

内江大联小学,只有26名小学生的村小生存实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