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荐书②海口市英才小学副校长符碧玲荐书!速看→

如果只能读一本书

你会选哪本?

如果只能推荐一本书

海口校长会怎么选?

海口教育网独家策划

校长荐书系列第二期来了!

高质量的阅读推荐

你值得拥有!

校长荐书②海口市英才小学副校长符碧玲荐书!速看→

成长为教育家是每一位教师的夙愿

而如何“成长为”则值得研究

让我们静下心来

跟随着海口市英才小学副校长符碧玲的脚步

一起深入教育学家的内心世界吧

↓↓↓

校长荐书②海口市英才小学副校长符碧玲荐书!速看→

符碧玲,海口市英才小学主管教学副校长,海南省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朱永新博士在文章的开篇说:一个老师,如果学生都瞧不起,我想,你就没资格做老师,也无法在学校安身立命。因为你不可能从教育生活中得到幸福,肯定也很痛苦。要让学生瞧得起,实际上也很简单,学生的要求并不高,就两件事情,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这铿锵有力的一百字,字字锤中我的心扉。为师者,不论年长年幼,试问有多少人敢追问自己:我是一个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吗?既然是老师,从专业到师德,本应让学生瞧得起。可为什么朱永新博士会有这样一说呢?

而这又是怎样的一本书呢?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向朋友们推荐了,那就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它的作者是朱永新,这本书讲述了朱永新教授对当下教育问题的深刻剖析,他希望所有的师生都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校长荐书②海口市英才小学副校长符碧玲荐书!速看→

朱永新,1958年生,江苏大丰人,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学高为师,意味着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尤其是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如果三五天不学习,或许还可以亡羊补牢;如果是一个月不学习,真的只能被社会所淘汰。而作为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师,如果不学习,岂敢上讲台、进课堂?学科整合、跨界学习、全科教师、共同体学习,这场扑面而来的“学习革命”,我们无法阻挡,也无法逃避。如若默守陈规、固步自封,别说学生瞧不起,自己也是心虚不安。局促的视野、陈旧的讲授,已然无法帮助学生串起新知的链条。而甘于平庸、守着自我的教师,并非个例。走进课堂,教师依然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有些教师惰于学校正常的教研活动,一说要上公开课、研讨课,则如临大敌、措手不及。诸不知,一个教师的成长,必须通过课堂的历练。所以,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唯有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

身正为范,意味着教师是学生“尚善”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的定位永远都是先“育人”再“教书”。一名好的老师,留给学生的绝对不仅是课本上的那些知识,更多的是师生之间、课堂之外的真实感受、体验感悟。所以,教师决定了他所在教室里的那些孩子的精神长相。由此可见,身正为范,是我们教师终其一生都要追求的诗和远方。可是,教师的简单粗暴,教师的“精神体罚”,特别是“精神体罚”,却让很多的学生瞧不起我们的老师!他们敏感的童心,纯澈的眼神,都会接收到来自老师内心深处对他们的评定。老师喜之,他们更喜;老师恶之,他们更恶。小小的孩子,大大的世界啊!每每想起我平日里对学生的口无遮拦,就会心生自责,自责这是对教育情怀的亵渎,但更多的时候也很无奈......当然,我依然会以“身正为范”要求自己,心无旁骛,做一名称职的老师。

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从职业道德角度来讲,实在是基本的行业操守。而假若大多数教师都没有这种危机感、使命感,又怎能是教师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您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开始阅读《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本书了?那就让我们打开书本阅读吧。

海口教育网策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