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棉農對於價格的關注度下降

在江蘇昔日的傳統棉區,棉價高低似乎只是棉業公司、紡織企業關注的焦點和熱點,零星分散種植棉花的農民己不太多關注或不為之牽心。

當地棉花不再是重點作物,效益位次排後,生產者信心缺失。正是由於棉花生產比較優勢弱退,種植居位後排,生產者信心不足、生產組織化程度降低,關心棉花似乎只是做棉花生意的人要去做的事情。

我們在鄉下調研過程中,就聽到老棉農感嘆棉花生產,他們並不太多關注當下棉市棉價,堅持認為種水稻、養豬養雞弄大棚比,種棉花是划不來的。江蘇鹽城鹽東陳老漢68歲,從年輕時就種棉花。靠種棉花他撥了窮根,建起幸福家庭,現在的農產品行情,生產生活消費又迫使他不得不放棄這不賺錢的棉花生產。

在鹽城,大眾化的棉花生產收益賬是:一畝地棉花正常好的年景產棉平均450斤,按每斤3.00元收購計價,畝收入1350元。畝棉投入成本近幾年在700-750元之間,毛收入畝剩650元。這是農民種自家承包地的賬,如果是租地種棉,土地按當地1000元左右的流轉費,那麼拿地種棉便是虧得更為慘重。縱然江蘇地區前幾年給予過農民兩百多元一畝的棉價補差,但虧損補不住,種棉不賺錢。

因此,當地農民並不關心棉市棉價,原由是本身種的也不多。再說他們也是有底線的,陳老漢說,他家今年種了2畝多一點的棉花,長勢還不錯。棉價高低我們農民奈何不得。如果每斤不低於3.20元,他或將賣給棉花收購站或經紀人,再低就加工成棉胎送送親朋好友,棉籽用於兌換食用油。再說今後也不打算種棉花了,也得留些自用棉,年紀大了的人,還是喜歡使用天然暖和貼身的棉被。

來源:中國棉花網;作者:XXX;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