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人吃完飯放下一碎銀子就走,店小二從不清點,也不攔呢?

近年來,古裝劇十分流行,不過不知道大家在看劇的時候會不會注意到這樣一個場景:一位古代俠客走進酒樓東點西點,吃完後就隨手扔下一塊碎銀子,起身離開。奇怪的是店小二竟然沒有清點,也不攔住,就笑著說:“爺,您走好。”這是為什麼呢?

為何古人吃完飯放下一碎銀子就走,店小二從不清點,也不攔呢?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雖然銀子在現代生活中已經不使用了,但是早在漢唐時期,它就作為等價物出現。只不過當時價值很高,相當於現在的五六千塊,在物價極低的年代,普通人家也不需要帶那麼多錢出門吃飯,所以大家比較常用的還是銅板。

為何古人吃完飯放下一碎銀子就走,店小二從不清點,也不攔呢?

當然小戶人家是不需要用到完整的銀寶,但有時候還是需要用到我們提到的碎銀子的,那麼為什麼精明的店家竟然允許客人放下錢就跑呢?其實古代茶樓酒樓就有碎銀重量的測量工具,叫做戥子。

為何古人吃完飯放下一碎銀子就走,店小二從不清點,也不攔呢?

肯定有朋友會問既然這麼麻煩,為什麼不拿小元寶出門呢?我們上面也提到元寶價值太高了,即使是一兩(不同年代價值不同,我們假設1兩等於1000個銅板)的元寶,胡吃海喝頂多也就百來個銅板,店家難道還要給客人900個銅板嗎?這清算的工作量也太大了吧?

為何古人吃完飯放下一碎銀子就走,店小二從不清點,也不攔呢?

漸漸地,老祖宗就想出碎銀子的辦法,不僅方便攜帶,而且購買力還很強,所以不少行走江湖的不缺錢大俠用碎銀子支付,既帥氣又方便。所以店小二看到客人用碎銀支付,不僅不會阻攔,還會非常開心。

為何古人吃完飯放下一碎銀子就走,店小二從不清點,也不攔呢?

那麼碎銀太多要怎麼處理?店家可以將碎銀子拿到錢莊換成元寶,反之,錢莊也可以將元寶製作成碎銀子。看完科普是不是連“穿越後如何花碎銀子都想好了?”小趣來打破你的美夢,古代物價極低,一般人家根本無需用到碎銀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