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成功的九大商人排名,個個富可敵國。沈萬三不是第一

第一名,范蠡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復國,後隱去。范蠡為中國早期商業理論家,楚學開拓者之一。被後人尊稱為“

商聖”,"南陽五聖"之一。雖出身貧賤,但是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傳說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鉅富,三散家財。後定居於宋國陶丘,自號“陶朱公”。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後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尊之為財神。范蠡是範姓始祖範武子的玄孫,並被視為順陽範氏之先祖。

歷史上最成功的九大商人排名,個個富可敵國。沈萬三不是第一

范蠡

第二名,呂不韋

呂不韋(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呂氏,名不韋,衛國濮陽(今河南省滑縣)人。[1][2][3]戰國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國丞相,姜子牙23世孫。早年經商於陽翟,扶植秦國質子異人回國即位,成為秦莊襄王,拜為相國,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帶兵攻取周國、趙國、衛國土地,分別設立三川郡、太原郡、東郡,對秦王嬴政兼併六國的事業作出重大貢獻。莊襄王去世後,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為相邦,尊稱“仲父”,權傾天下。受到嫪毐集團叛亂牽連,罷相歸國,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飲鴆自盡。

歷史上最成功的九大商人排名,個個富可敵國。沈萬三不是第一

呂不韋 劇照

第三名,沈萬三

本名沈富,字仲榮,俗稱萬三,萬三者,萬戶之中(第)三秀,所以又稱萬三秀,作為鉅富的別號。吳興南潯(今屬浙江湖州)人,[5]元至順間隨父沈佑遷居平江路長洲縣東蔡村(今蘇州市崑山周莊東垞)。[6][7][8]元末明初商人、鉅富。沈萬三嘗身帥其子弟力穡事,廣闢田宅,富累金玉,又能推恩以周急難,鄉人以長者呼之。他依周莊,憑三江之利,廣集貨資。後通過開展海外貿易積累巨大財富,從而迅速成為“資鉅萬萬,田產遍於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周莊“以村落而闢為鎮”,也實為沈萬三之功。關於沈萬三富豪事,民間甚至傳說他有一隻聚寶盆,不管將什麼東西放在盆內,都能變成珍寶等等,由此反映出他財富多到不可勝數,生財聚財技巧高超。

歷史上最成功的九大商人排名,個個富可敵國。沈萬三不是第一

沈萬三 雕像

第四名,子貢

端木賜(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複姓端木,字子貢(古同子贛),以字行。華夏族,春秋末年衛國(今河南鶴壁市浚縣)人。孔子的得意門生,孔門十哲之一,“受業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稱其為“瑚璉之器”。子貢在孔門十哲中以言語聞名,利口巧辭,善於雄辯,且有幹濟才,辦事通達,曾任魯國、衛國之相。他還善於經商之道,曾經經商於曹國、魯國兩國之間,富致千金,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遺風”指子貢遺留下來的誠信經商的風氣,成為中國民間信奉的財神。子貢善貨殖,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之風,為後世商界所推崇。

歷史上最成功的九大商人排名,個個富可敵國。沈萬三不是第一

子貢

第五名,伍秉鑑伍秉鑑(1769年—1843年9月4日),又名伍敦元,生於廣州,祖籍福建。清代廣州十三行商人,廣州的世界首富。 2001年,美國《華爾街日報》統計了1000年來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有6名中國人入選,伍秉鑑就是其中之一。道光十四年(1834年),伍秉鑑的私人資產已達2600萬銀元。伍秉鑑財產的形式很多,不光是銀子,還有自己的企業,這個企業叫“怡和行”,做中西貿易,主要經營絲織品、茶葉和瓷器。他立足廣州,主要是跟英國人做貿易,同時又把產業放大到國外,甚至債務也放到國外,是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人。他也像中國普通的地主一樣,在國內買了大量的田產、宅院、茶園、店鋪,甚至讓銀子變成資本,到美國投資鐵路、證券和保險業務。伍秉鑑的怡和行一度成為世界級的跨國財團。

歷史上最成功的九大商人排名,個個富可敵國。沈萬三不是第一

伍秉鑑

第六名,白圭

白圭,戰國時期中原(洛陽)人,名丹,字圭。有“商祖”之譽。在魏惠王屬下為大臣,善於修築堤壩,興修水利。《漢書》中說他是經營貿易發展生產的理論鼻祖。

第七名,王熾

王熾(1836—1903),字興齋,雲南彌勒縣虹溪人。中國封建社會位居一品的紅頂商人。民間稱為“錢王”。年輕時鬥毆殺死表兄姜庚逃至四川重慶,與旅渝滇商合營“天順祥”商號,來往川滇互貿。隨後又與席茂之在昆明合資開設“同慶豐”商號。數年經營,成為滇中富商。英國《泰晤士報》曾對百年來世界最富有的人進行統計,排在第四位的便是王熾。而且,他是唯一一名榜上有名的中國人。王熾“幼而穎異”,但由於父兄早逝,家計甚窘,少年的王熾不得不放棄讀書,拿著母親變賣首飾和衣物湊得的20兩銀子,出門學做生意。他從家鄉彌勒虹溪購土布挑到竹園、盤溪販賣,又把那裡的紅糖購回銷售。憑著勤勞和機敏,王熾不久就積攢得百多兩銀子。於是,他擴大經營範圍,組織馬幫,往返販運土雜百貨於臨安(今建水)府屬各縣和瀘西、師宗、丘北之間。在王熾20歲時,他已在滇南一帶小有名氣。

清朝同治初年,王熾避禍重慶。見重慶商業繁盛,又居水陸交通要衝,宜在此設莊貿易,於是,租得臨街房屋一間,正式掛出“天順祥”商號。王熾成為清末鉅商的歷程,有著無可避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色彩,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發現,勇於拼搏創新,是王熾能夠在眾多經商者中脫穎而出的一個重要因素。

歷史上最成功的九大商人排名,個個富可敵國。沈萬三不是第一

王熾

第八名,胡雪巖

胡雪巖(1823-1885),本名胡光墉,幼名順官,[1]字雪巖,出生於安徽徽州績溪,13歲起便移居浙江杭州。中國近代著名紅頂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2]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太平軍攻杭州時,胡雪巖從上海運軍火、糧米接濟清軍而為左宗棠賞識,後來又幫助左宗棠組織“常捷軍”、創辦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西征平叛阿古柏時,為他主持上海採運局局務,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高達1195萬兩,採供軍餉、訂購軍火,並做情報工作,常將上海中外各界重要消息報告左宗棠。備受歡迎時,官居二品,賞穿黃馬褂。[1]胡雪巖憑藉其卓越的商業才能,利用過手的官銀在上海籌辦私人錢莊,後在全國各地設立了“阜康”錢莊分號,被稱為“活財神”。在杭州創立了“胡慶餘堂”中藥店,制“避瘟丹”、“行軍散”、“八寶丹”供軍民之需,藥店傳承至今,贏得“江南藥王”之美譽。清光緒九年(1883年),其產業受各地官僚競相提款、敲詐勒索而引發資金週轉失靈,受外商排擠,而被迫賤賣,資產去半。最終,胡雪巖被革職查抄家產,鬱鬱而終。

歷史上最成功的九大商人排名,個個富可敵國。沈萬三不是第一

胡雪巖

第九名,喬致庸

喬致庸(1818年—1907年),字仲登,號曉池,山西祁縣(今山西祁縣)人,喬家第四位當家人,清朝末年著名晉商,人稱“亮財主”。

出身商賈世家,自幼父母雙亡,由兄長撫育。本欲走入仕途,剛考中秀才,兄長故去,只得棄文從商。他是喬家門中最長壽的人,活了89歲,一生娶有6妻,因喬門中有不許納妾的家規,都是續絃。電視劇中的陸玉菡是虛構的,6妻中沒有陸氏,6妻留下6子11孫。當國家到了國將不國的境地,大批銀子流向海外時,他一改往日不治家宅的習慣,於同治初年耗費重金擴建祖宅,修建了著名的喬家大院,被專家學者譽為“清代北方民居建築的一顆明珠”。

歷史上最成功的九大商人排名,個個富可敵國。沈萬三不是第一

喬致庸 劇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