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減稅降費效果顯現

大家說

今年以來,我國實施了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成效不斷顯現。最新統計顯示,前三季度,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7834億元,其中新增減稅15109億元,新增社保費降費2725億元。

從行業看,製造業新增減稅4738億元,佔新增減稅總額的31.36%;從市場主體看,民營經濟納稅人新增減稅9644億元,佔新增減稅總額的64%。

財政部部長劉昆11月22日在優化營商環境高級別國際研討會上表示,要切實提升企業政策獲得感,解決好“最後一公里”的問題,解決好企業反映的好政策“看得見用不著”“雷聲大雨點小”的問題,確保已經出臺的政策全面落實,定位薄弱環節,精準施策,急企業之所急,加大減稅降費力度。

據劉昆介紹,下一步,財政部將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密切關注各行業稅收變化,及時研究企業突出反映的問題,確保減稅降費落實到位,同時評估政策實施效果,並根據評估結果完善有關措施,推動減稅降費政策發揮作用。

“從前三季度的實施情況看,這次減稅降費取得了好於預期的成效,成為提振市場信心、穩定市場預期、對沖經濟下行壓力和外部環境衝擊的重要支撐。”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說。

“小微企業基本上都是民營企業,本次推出的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新政是針對當前民營經濟情況和中央促進‘六穩’要求,作出的政策跟進,是減輕民營企業負擔、創造更好發展條件的有效之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馮俏彬說。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強調說:“減稅降費不僅要為企業‘輸血’,更重要的是提高企業的‘造血’能力。激勵企業研發創新和技術進步,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此輪減稅降費的重要導向。”

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表示,從今年前三季度新增減稅情況看,製造業在此輪減稅中受益最大,有力地減輕了製造業的稅收負擔,為今後發展積蓄了力量。

張依群表示,減稅特別是對技術研發投入進行抵扣有利於促進製造業加大科研力量,提升製造業的技術含量和優勢,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實現“製造”向“智造”方向發展,增強對市場的有效供給能力,讓更多中國高技術產品走出國門,佔領更廣闊市場。

“當前財政收支總體形勢保持平穩、符合預期,減稅降費等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與經濟發展形成良性循環。”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白景明說,“一系列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推出的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紮紮實實落地,有力促進了穩增長、調結構,保障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院長鬍怡建說,今年我國減稅降費是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實施的,能受到方方面面廣泛好評來之不易,減稅降費更是我們應對風險挑戰和提振市場信心必須走好的“關鍵一招”。

(本報記者陳婧據公開資料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