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關於比特幣的深度剖析-原來這就是比特幣

比特幣的起源

比特幣的出現恰逢2008年的金融危機,這是由幾家主要銀行和金融機構倒閉引發的。

藉助區塊鏈(一種分佈式賬本技術),比特幣可以使用戶存儲和交換數據而無需通過第三方服務,從而使比特幣在全球範圍內實現了點對點支付。由於對銀行和傳統金融機構的信任度創下歷史新低,人們很容易將比特幣視為解決世界經濟困境的解決方案。

一則關於比特幣的深度剖析-原來這就是比特幣

金融格局重塑

比特幣的愛好者認為,加密貨幣將摧毀銀行業,並重塑金融格局。但是10年後,經濟已經復甦,投資和銀行業務的表現與金融危機前相比更好,並且對金融業的不信任情緒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緩解。

自然地,隨著銀行重新獲得失去的聲譽和信任,投資者和客戶不再擔心尋找替代方法來存儲他們的資金。

但讓我們清楚一點:即使在金融危機的高潮時期,也有很多的用戶也發現難以使用比特幣,並且比特幣操控者花費了數年的創新價值和加密貨幣的巨大價值難以成為大家都認可的貨幣。就在很多人認為比特幣即將迎來市場的同時,慢慢地回到了原點,難成氣候!

目前,每天有超過228,932筆活躍的比特幣交易,超過2,200萬個錢包持有比特幣,美國70%的人都知道它,並且17.8%的人會考慮購買它。但是,作為替代信用卡的一種支付方式,仍然存在技術障礙。”這也是目前比特幣流行不起來的根本原因。

一則關於比特幣的深度剖析-原來這就是比特幣

比特幣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

即使十年後,要開始使用比特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開始使用任何一種加密貨幣都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您需要下載一個錢包,有些貨幣要求你先下載錢包軟件,並將其同步到當前的區塊鏈狀態,(比如現在的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等)然後才能驗證交易。並且取決於區塊鏈的大小,這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因為很多金融機構不承認比特幣的交易。

一些比特幣錢包,例如流行的Coinbase(加密交易所)交易所,通過為用戶管理密鑰來簡化用戶體驗。但這將安全負擔推給了哪些公司。而且,如果它們經常遭到破壞,黑客將可以訪問私鑰和客戶的資金,安全有問題也成了一個大大的問題,畢竟黑客無處不在,倘若黑客成功攻入服務器後臺,那麼這些巨大的資金損失又有誰來承擔?。

一則關於比特幣的深度剖析-原來這就是比特幣

比特幣交易緩慢且昂貴

比特幣區塊鏈每10分鐘產生1MB的新交易塊,該限制是為防止對網絡的攻擊而故意設置的。但這也限制了網絡可以處理的交易數量。

目前,比特幣每秒可以處理7筆交易,與Visa(國際信用卡品牌)等支付網絡可以處理的數千筆交易相差甚遠。

隨著比特幣的普及和付款負擔的增加,其網絡要滿足需求變得越來越困難,有時它會因未處理的交易而變得超負荷。尤其是在今年年初,當時加密貨幣價格達到了歷史新高。用戶必須等待數小時甚至數天才能處理付款。

一則關於比特幣的深度剖析-原來這就是比特幣

比特幣協議允許持有人在其付款中附加費用,以鼓勵“礦工”(驗證和處理交易的計算機)優先於其他交易。

這些高額的交易費用使小額購買的比特幣付款效率低下,因此許多開發人員都拒絕支持它。

解決交易速度問題的另一項努力是比特幣閃電網絡,該技術通過允許用戶打開側邊通道來進行彼此之間的支付而無需在區塊鏈上記錄交易,從而減少了區塊鏈上的擁塞,而僅記錄了交易的開和關。側鏈在主區塊鏈上註冊。閃電網絡仍處於測試階段,但是,如果成功,它可以提供更快的付款和更低的費用。

比特幣價格波動

2017年,比特幣的價格從約1,000美元升至20,000美元,然後在2018年上半年損失了其價值的三分之二。這些劇烈的波動使得比特幣不適合日常付款。這就是為什麼很少有商人和零售商接受它作為付款方式的部分原因

比特幣的法律障礙

用戶可以創建自己的比特幣錢包並獲得加密貨幣,而無需出示任何形式的身份證明或通過政府機構。可以理解的是,政府不願批准一種超出其控制範圍的貨幣,特別是因為它已成為網絡犯罪分子,在線黑市和騙子中的最愛。

儘管他們無法控制比特幣,但政府仍可以嚴格控制和控制想要參與加密貨幣和ICO(一種為加密數字貨幣/區塊鏈項目籌措資金的常用方式)的公司,交易所和機構。

幾個月前,在中國完全禁止了ICO。所以在中國比特幣根本行不通。

比特幣的未來?

所有這些挑戰並不意味著比特幣註定要失敗。但是它的採用可能不會像最初預期的那樣快。畢竟,它試圖擾亂已經存在了數千年的市場和機構。記得有網友評論:“只要人們相信比特幣,並且礦工有動力保持網絡運轉,它就會存在。具體比特幣的未來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