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養女當如詹青雲!看了詹青雲,才知道多讀書能有多優秀

11月,第六季《奇葩說》終於在粉絲熱切期盼中上線。

《奇葩說》一路走到第六季,不但沒被拍死在沙灘上,反而多次強勢刷屏。

為什麼這檔綜藝節目能火那麼多年?因為,這裡簡直雲集了華語世界中“最會說話的人”

不論是奇葩導師,還是普通語文老師,他們或縝密嚴謹、或搞笑滑稽、或真情流露。

不同觀點、不同角度的自由碰撞與展示,讓我們見識了思想的光芒和語言的魅力,更讓我們深刻意識到,“會說話”的重要性。

最近,哈佛博士、“學霸型辯手”、90後女孩詹青雲脫穎而出。

《奇葩說》養女當如詹青雲!看了詹青雲,才知道多讀書能有多優秀

在第五季《奇葩說》出場的詹青雲,略顯平凡。

厚厚的鏡片之下,她完全稱不上是美女,初次見她,覺得她的外形與想象中的“哈佛女孩”相去甚遠,不免失望。

明明是哈佛法學院博士,明明有含金量極高的世界辯論冠軍頭銜,可她出場自我介紹的第一句話卻是:“我是邱晨的徒弟。”

《奇葩說》養女當如詹青雲!看了詹青雲,才知道多讀書能有多優秀

後來慢慢發現,這個哈佛女孩確實不一般。

詹青雲的第一場辯論,面對的是第四季老奇葩馬劍越——一個漂亮,古靈精怪,很有觀眾緣的女孩子。

不過,馬劍越遇到了有條不紊、理由充分、邏輯清晰的詹青雲,哪怕在開槓過程中,她都沒急過眼,慢條斯理地聽對手發言,還頻頻點頭,馬劍越被急哭了。

結辯時,馬劍越用自身經歷打出感情牌,還是沒能撼動詹青雲穩贏的局勢。

《奇葩說》養女當如詹青雲!看了詹青雲,才知道多讀書能有多優秀

乍一看,詹青雲是個平凡無奇的女孩,拋出的論點扎實而學術,令人略感乏味,曝光度也少。

可久而久之,她由內而外散發的氣質,卻教人心生好感,肅然起敬。

她的辯論風格,以旁徵博引、行雲流水著稱,你會不自覺地跟隨她,在歷史文化的長河中游曳,在人文思想的海洋中深潛。

因為《奇葩說》,她贏得了不少觀眾的喜愛,她卻很謙虛,認為自己沒有傅首爾那麼討喜,沒有肖驍那麼戲精上身,在綜藝舞臺上,名校畢業生和辯論賽冠軍的身份,不但不加分,反而會扣分。

詹青雲,生在貴州某縣城一個化工廠大院,母親是高中英語老師,父親是普通工人。

四五歲時,她被譽為“神童”,四大名著能滔滔不絕地講出來。

誰知上了小學,她跌落“神壇”,成了開竅晚、學習差、最令老師心煩的學生。

從小學到高中,她經歷過6次轉學,每到一所新學校,都是落後分子。

有老師當著全班同學面罵她是“笨豬”,有老師用歇後語罵她是“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來了”,還有老師當著她的面跟她媽媽說:“這孩子將來連高中也考不上的,趁早送去技校吧。”

《奇葩說》養女當如詹青雲!看了詹青雲,才知道多讀書能有多優秀

每當這時,媽媽就哈哈一笑:“

彆著急!媽媽能掐會算,媽媽算過了,你到了四年級,就會變成‘好學生’了。

到了四年級,她仍不見起色,媽媽依然態度輕鬆:“不用急,媽媽重新算過了,你變成‘好學生’的時間就在初二!”

直到高一,媽媽的預言終於實現了。

《奇葩說》養女當如詹青雲!看了詹青雲,才知道多讀書能有多優秀

在辯論場上敢挑戰不怕輸,有超強的心理素質,源於詹青雲從小就被父母無條件地愛著,在父母面前是絕對放鬆的,她從不缺安全感。


父母從未要求她出人頭地,給自己爭氣,只希望她開心。

《奇葩說》養女當如詹青雲!看了詹青雲,才知道多讀書能有多優秀

小時候流行玩四驅車,她也擁有了一輛。

爸爸看到她和小朋友趴在地上用泥巴做賽道,就決定給她買個正經的四驅車賽道。

但家裡太小,買回來沒地方放,爸爸就把客廳裡的沙發、茶几全賣了,為孩子騰出一個“賽場”,那段日子,家裡天天“高朋滿座”,孩子玩得不亦樂乎。

後來,四驅車被時代淘汰,客廳也沒再添新傢俱,成了父女倆的遊樂場所:又是玩滑板又是打排球,地板和吊燈都被毀了,牆壁也被拿來題詩作畫。

《奇葩說》養女當如詹青雲!看了詹青雲,才知道多讀書能有多優秀

高中有一回,她把餅乾帶進教室,違反了紀律,被教導主任抓住,扣掉班級50分,班主任震怒,足足罵了她兩節課,還打電話叫家長把她領回去批評教育。

爸爸一面好言好語給老師道歉,一面暗暗教女兒“千萬裝出一副被批評過了的樣子”,怕女兒受了委屈想不開,中午還偷偷跑到學校請她吃火鍋

《奇葩說》養女當如詹青雲!看了詹青雲,才知道多讀書能有多優秀

她從小愛看書,雜七雜八,拿起來就放不下。

媽媽發現,她看書看得飛快,花很多錢買了一堆書很快就被她看完了,於是乾脆把她放到書店裡,到了寒暑假,更是毫無限制,任由她捧著武俠小說不吃不睡。

她在香港中文大學的同學、辯論隊隊友唐立培回憶:

“詹青雲是很多人的偶像,也是我的偶像...看了一場詹青雲的模辯,聽完結辯之後,小朋友們都紛紛表示要哭出來了,就好像中了催淚彈一樣。詹青雲好像看過世界上所有的書,什麼都知道,而且也很聰明,是我見過的最強的文科生。”

這要感謝她有一對不因害怕孩子看”閒書”、“壞書”就時時處處監管、限制的父母。

《奇葩說》養女當如詹青雲!看了詹青雲,才知道多讀書能有多優秀

尹建莉說:“那些閱讀量大的孩子,即使他們從小表現一般,但由於積蓄了巨大而深厚的潛在力量,而且心理狀態因為閱讀變得越來越健康,因此在以後的學業中往往表現出很強的爆發力,成為後起之秀。”

這段話,在詹青雲身上得到了極好的驗證。

她成為了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學士、政治學博士,她貸款100多萬留學,哈佛大學法學博士畢業。

她是2014年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最佳辯手”,2015年《精彩中國說》節目總冠軍,2018年華語辯論世界盃“最佳辯手”。

她遊歷過20多個國家,是美國持照律師,是連續多年參與中國鄉村支教行動的組織者和志願者,還是一家藏區青年旅社的合夥人…

《奇葩說》養女當如詹青雲!看了詹青雲,才知道多讀書能有多優秀

在古希臘時代,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哲人先賢,用辯論去探索真知、尋求智慧,把哲學推上新高度。

在二戰時期,丘吉爾通過戰鬥到底的演講,團結了全球人民,成為英勇不屈的鬥爭精神的象徵,劍橋大學的演講更是永載史冊。

在《奇葩說》裡,詹青雲知識淵博,鎮定自若,舉手投足間散發著強大的氣場,被贊為女神。

不管從她還是其他辯手身上,我們都能直觀地感受到,一個人的語言能力有多麼重要,這也是中國學生急需改善的短板:能說話≠會表達

《奇葩說》養女當如詹青雲!看了詹青雲,才知道多讀書能有多優秀

試想,在萬眾矚目的公眾場合,若能從容不迫、條理清晰、引經據典地演講或辯論,那無疑是有著淵博的知識儲備和過硬的心理素質,如此才能自信面對學業或職業中的種種挑戰。

然而,在國內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語言能力的培養被嚴重低估和忽視,學神學霸們未必敢自信發言,往往是課下滔滔不絕,一到正式場合就退縮。

而國外早已把演講、辯論納入基礎教育的範疇,演講比賽是海外院校的標配和加分項,參賽獲獎者還可能獲得校長的親筆推薦信!

以培養行業領袖為使命的世界頂尖名校,把訓練學生的學術演講能力視為培養重點,擁有卓越的溝通表達能力,是精英的重要標誌。

《奇葩說》養女當如詹青雲!看了詹青雲,才知道多讀書能有多優秀

哈佛大學模擬美國總統投票演說,劍橋大學通過多主題演講培養學生的領導力,悉尼大學就“海洋生態對社會發展的影響”讓學生髮表演講...

以這樣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國際格局、人文情懷、社會責任和創新意識,打造未來世界領袖的必備素養。

《奇葩說》養女當如詹青雲!看了詹青雲,才知道多讀書能有多優秀

在《奇葩說》的舞臺上,我們學會了尊重每一個觀點,讓對立的思想自由碰撞,從中學會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但其實,除了辯論、演講,優秀的語言表達與溝通能力,還滲透在人際交往的各種細節裡,任何一個場景都脫離不了語言表達

當別人談論他們的看法時,我們學會了聆聽,學會欣賞借鑑任何創新的思維。

當我們談論自己的觀點時,每個觀點都需要論據的支撐,這背後是大量的電腦搜索、查閱書籍、諮詢、核對、篩選、整合素材,我們學會了借力,也激發了自己學習的主動性。

如果你給自己一次留學的機會,走出國門去探索,你將發現,在更廣闊的世界舞臺上,語言能力的培養可以如此充滿樂趣,除此之外,還將收穫富足的內心,和值得珍藏一生的成長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