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第82空降师测试新空降设备

美第82空降师测试新空降设备

82空降师正在进行新装备空降训练

从二战后期的诺曼底登陆至今,每次空降部队着地时都是分散开的。原来井然有序的队形会分散成独立的个体,散落在各处,一时间不知道队友和指挥官在何处?但是,重要的是指挥官需要在敌人发现分散的伞兵之前,能快速将部队集结起来。

在当代,无人机、卫星和数据链都极大地增加了指挥官和士兵的可用数据量。只不过对于伞兵来说,即便最先进的通信系统,体积也是很庞大,同时非常耗电;而且还需要用背包里装着无线电装备才能通信。现在,美第一空降师第一旅配发了一种新“综合战术网络”套件,它是具有革命性作用的装置。

现如今美第82空降师正在用这种套件进行测试,检测伞兵在能通过数字地图实时看到他人位置的情况下,能用多少时间重新集结起来,进行快速机动,能形成什么新的战术。

第508伞兵团第一营最先获得这种新装置。它其实是一种初期版本,采用了很多现成的商用技术;伞兵们已经用它进行了数月的训练和多次大规模演习。也就是说,第508步兵团已经在实战中测试了新网络,其实陆军还在不断研究升级版,以便最终配属所有轻型步兵单位。此项计划被命名为“能力组件21”。

美第82空降师测试新空降设备

正在了解检测新“综合战术网络”装置性能

新“综合战术网络”设备能将最低层的四人火力小组与各级指挥官连接起来,指挥官能随时知道自己的士兵在哪里。最终,士兵还将配发智能集成视觉增强系统(IVAS);这是一种智能眼镜,目前正处于测试阶段。以前,指挥官是不敢在太靠近着陆点的位置开展火炮袭击或空袭的,因为误伤概率太高。有了这款眼镜,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更好的通信设备不仅能让空降部队行动更快,还可能推动形成全新的战术。例如,以前指挥官希望空降时可以尽量将整个旅降落在同一地点,这样方便联系。但如果落地时是保持联系的,那么分散到一定程度也不是问题。

另外,空降部队可以不再用比较容易成为目标的大型运输机进行空降,而采用几架飞机进行小批量空降,利用敌人防御系统更弱的空降区;这样便不再需要为大型运输机开辟巨大的防空通道了。以前的空降方式是将整个旅或整个营降落在同一地点,组织起来后再机动打击多个目标。以后则可以分散空降,一次打击多个目标,让敌人无暇做出反应;而且着陆后,新通信网络还能让部队继续保持彼此支援,它们的通信距离比当前的FM无线电远多了。

目前,旅需要派出FM传输专业小组来中继消息,才能与分散或受地形阻隔的部队保持联系。这些小组必须设置在高地才能确保通信传输的畅通,而且他们会发出很多无线电信号,很容易成为被打击目标。而且旅并没有太多的转播小组,只有营及以上部队才有。相比之下,在新网络中,各连会获得新中继无人机。无人机不需要携带,将由连长的车辆(一般会在第一波空降中投放)搭载。无人机在飞行时需要通过一根电缆连接至车辆上,保持通电,所以它们只能绕圈飞行。但至少不用设置在高地了,因为它们都是高效的无距离无线电通信塔。另外,这种通信装置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实现轻装上阵。空降兵要进行机动,轻装简行是非常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