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出口原料,還偽造業務合同?康得新能否保住上市地位?董事長這樣迴應

本週二(19日)的一場聽證會,讓曾經震驚A股的上市公司康得新財務造假事件,再次成為熱議的話題,這起大案將如何告終,也成為十餘萬股東關注的焦點。據江蘇證監局介紹,

康得新外銷業務實際上是以PET等基材冒充光學膜運到海外,免費送給別人,再炮製虛假業務合同,臨摹國外客戶簽名,虛構外銷業務產業鏈。那麼這個PET基材到底是什麼東西?又如何進行生產加工的呢?

康得新:PET基材銷售毛利率為20%

我們的記者金荷淼今天再次探訪了康得新張家港廠區。記者在康得新公司的一個產品展示廳看到,這裡展示的就是把光學膜一層層揭開之後的效果,可以看到當這些膜全都揭掉之後呢,就只能看見LED燈了。

免費出口原料,還偽造業務合同?康得新能否保住上市地位?董事長這樣回應

光學膜是液晶屏幕裡面必不可少的一種光學組件,可以分為增量膜、擴散膜等一些不同的種類,而PET基材是用來加工生產這些光學膜的基礎材料。

免費出口原料,還偽造業務合同?康得新能否保住上市地位?董事長這樣回應

康得新複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 邵振江 :做PET最主要的定位是內供,給我們自己生產不同的光學膜產品提供基材,那麼在這個之外也向我們的同行銷售一些基材,基材的毛利20%左右

記者:加工好之後呢?

康得新複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 邵振江 :那就不一樣了,我們產品的毛利從百分之十幾到百分之七十幾都有。

康得新稱出口的是“麵粉” 但不是廢品

調查人員指出,康得新的造假行為之一就是將這種PET基材冒充光學膜送到海外,同時偽造業務合同和客戶簽名,虛構外銷業務產業鏈,相當於是麵粉當成麵包來賣。而現任董事長鄔興均告訴記者,公司並不否認存在造假行為,但是在他們看來,PET基材依然有市場需求,銷售利得也應該包含在公司的營業收入中。

康得新複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鄔興均:公司有過錯,美化了業務,原料的出口,它把它美化成了一個成熟的(產品)出口。就是他說的那個沒錯,出口的是麵粉,不是麵包,但是這個麵粉它不是廢品,那麼它出口了以後,它有回款,它有海關的單據

康得新面臨約4億元債務 償付能力堪憂

那麼康得新未來會退市嗎?康得新的投資者有哪些看法?面對目前的形式,公司管理層會採取哪些措施呢?

記者採訪相關專家瞭解到,未來康得新面對行政處罰決定書,可能會提起行政複議或行政訴訟,這將延長賠償案件的審理時間,除此之外,康得新的償付能力也令人擔憂。

上海普世律師事務所律師 許莉靜 :這些(已生效的)民事判決書所應當由康得新承擔的債務有,粗略算一下,大概有4億元左右,對於康得新目前公司是否有具備這樣的一個償付能力,我們好像還覺得不是很樂觀。

免費出口原料,還偽造業務合同?康得新能否保住上市地位?董事長這樣回應

如果康得新確實是虛增了119億元利潤,未來公司需要追溯調整前四年產生的利潤,如果調整之後出現連續三年虧損的情況,公司將面臨退市。

廣東康得新投資者 胡程輝 :作為我們中小投資者來說,我們肯定是不希望它退市的,但是如果我們也就是說它那個公司如果真的有那麼惡劣,們也支持它(退市),是吧?該退市就退市。

對此,康得新董事長鄔行均 表示,下一步還會繼續申辯,同時調整產品結構,全力化解債務危機,保住公司的上市地位。

康得新複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鄔興均 :保住上市地位,生產經營還是基礎,按照我們目前自己對明年的業務的預測,以及現在的整個上升趨勢,我們有信心到明年公司達到盈利的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