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商業中心變遷 雖然只有500米卻用了89年 憶沙市曾經繁華

▲引言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錢塘如此,沙市亦如此。

沙市,荊州市的市轄區之一,原稱沙頭、沙石。在春秋戰國時期,即為當時南方最大的諸侯國楚國郢都的碼頭,及至1895年《馬關條約》將沙市列為開埠碼頭。中山路逐漸形成,成為沙市乃至荊州的商業中心。

而北京路從1958年開始修建,及至1984年沙市商場開業,宣告荊州的商業中心正式從中山路遷移到北京路。這兩條路之間雖然不過短短500米的距離,卻整整用了89年的時間。

荊州商業中心變遷 雖然只有500米卻用了89年 憶沙市曾經繁華

便河上的沙石,據說沙市的名稱自沙石而來


曾經繁華的中山路

自1895年,沙市開埠以來,沙市的商業基本集中在洋碼頭的臨江片區。隨著工商業的日漸興盛,商業逐漸向大堤之下的中山路轉移,當然那時候的馬路還不叫中山路。

1896年,清政府首開郵局事業,並選址設立了35個一等郵局,其中沙市郵局位列其中,就選址中山路。

1932年,沙市中山路開始首次大規模改造,為紀念中山先生而正式命名為中山大馬路。隨著馬路的完工,一大批商業開始佈局,其中著名的有同震銀樓、老天寶、工行、外貿局等。中山路的商業氣候具備了相當了規模。

1953年中山路再次開始大修,修築瀝青路面,過去的工業水平落後,瀝青在夏季高溫季節便會融化,腳踩上去是軟的,腳底也會變黑。為改變這種現象,中山路開始了灑水作業,在那個並不富裕的時代,算得上一件稀罕事了。

到了1980年,中山路的繁華進入了最鼎盛時期。各種店鋪、小吃、餐飲、賓館酒店一應俱全,凡是沙市人的吃喝玩樂、一應購物需求基本在中山路都可以得到滿足。

荊州商業中心變遷 雖然只有500米卻用了89年 憶沙市曾經繁華

鼎盛時期的中山路,有點漢口江漢路的樣子

中山路落幕,北京路接棒

物極而衰,勝極必返。中山路的衰落,撐起了北京路的明天。

自1958年開始修建的北京路,剛一開工就成為沙市最寬、最洋氣的一條大馬路。在五六十年代,國家還處於農業化的時期。憑藉沙市曾經的商貿中心和剛剛興起的工業,沙市就超前規劃了北京路。

在設計之初整個北京路寬達50米,路中間為雙向的汽車通行車道,兩邊各有綠樹成蔭的綠化帶和慢車道,即便拿到省城武漢,也可以與武漢的任何一條道路相媲美。原有的北京路,中間為瀝青主車道,人行道的輔道為煤渣路。

隨著之後沙市輕紡工業的興起,北京路上的各種各樣高大的建築,隨之而來。有江漢電影院、水產研究所大樓、江漢商場、沙市飯店、紅旗大樓等先後建成。尤其是1984年開業的沙市商場,剛一開業就火爆了整個荊州、甚至是整個江漢平原。沙市商場營業面積接近2萬平米,職工近千人,成了江漢平原地區的商業地標。自此,中山路徹底落幕。

荊州商業中心變遷 雖然只有500米卻用了89年 憶沙市曾經繁華

沙市商場

沙市當年的輝煌其實離不開時任書記的曹野。他有著超前的意識,在計劃經濟時期,就開始大力招商引資,沙市的大部分著名的工業企業基本都是他引進的,比如荊江熱水瓶、沙市內衣廠等。同時引進了大批上海的人才,此時的沙市湧現出了荊江熱水瓶、鴛鴦牌床單等全國知名產品,沙市的工業名聲大噪。

強大的工業,支撐了沙市的快速發展。整個北京路的規劃設計,按照曹野的要求,北京路的標準要達到能起降飛機的標準,以備不時之需。即便到了2019年的今天,北京路仍然是荊州最重要的一條交通要道。

荊州商業中心變遷 雖然只有500米卻用了89年 憶沙市曾經繁華

沙市至今流傳著很多曹野的故事,其中最有意思的是關於沙市轉角樓。

按照他的要求,轉角樓的設計規模為6層,是當時整個沙市,包括荊州市都是最高的建築。建到5層左右的時候,湖北省領導來沙市視察,發現了這棟最高的大樓。領導的原話是:“你沙市都能修這麼高的大樓,那武漢要修多高啊!”結果轉角樓被勒令拆除了第5層,只剩下4層。曹野,因此還得到了省裡的處分。

荊州商業中心變遷 雖然只有500米卻用了89年 憶沙市曾經繁華

轉角樓

北京路延續沙市商業中心

進入90年代,北京路上原有的商業地標,在新時代的變革中,逐漸衰落。再加上沙市原有的工業企業,也漸漸無力支持,而相繼倒閉。沙市陷入了沒落期。

北京路上的沙市商場、紅旗商場、江漢電影院等,隨著周邊城市日新月異的發展,這些建築漸漸失去了原有的光彩。

原沙市商場,被浙商收購,變成了時代廣場。原紅旗商場,被人信地產開發成了人信匯。原江漢電影院,開發成了美佳華。但沙市乃至整個荊州,商業中心依然在北京路。

在2011年,在北京路的地下又建起了一條北京路,北京路地下商城開業。

北京路,再次奠定了荊州的商業中心地位,不可撼動。

荊州商業中心變遷 雖然只有500米卻用了89年 憶沙市曾經繁華

今天的北京路

荊州商業中心變遷 雖然只有500米卻用了89年 憶沙市曾經繁華

北京路地下商城


▼結束語

荊州商業中心,從中山路到北京路遷移,是時代變遷的必然結果。

是當年沙市從碼頭物流商業城市到工業城市轉變的結果。

沙市曾經的繁華,只能從這些老照片中尋找曾經的記憶。

隨著荊州城市的進一步發展,可能會有新的商業中心替代北京路。

但北京路和中山路的印記,卻永遠印刻在每個荊州人的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