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道》背後的真實故事遠比電影更精彩

文創君最近看到了一部演技與情節都在線的打擊盜墓電影《長安道》,牆裂安利給各位。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刑警的趙紅雨,為破獲一起大型國寶失竊案,在搭檔邵寬城的掩護之下,潛伏到親生父親萬正綱現任妻子林白玉身邊臥底。就在案件得以水落石出之時,這批國家寶藏竟在警察的嚴密監控下不翼而飛,而林白玉也突然失蹤……(為了不洩露劇情,劇情簡介就簡介到這裡)

文物陝西 |《長安道》背後的真實故事遠比電影更精彩

文物陝西 |《長安道》背後的真實故事遠比電影更精彩

文物陝西 |《長安道》背後的真實故事遠比電影更精彩


文創君可以詳細介紹的是,《長安道》這部電影的背景故事,是曾經震驚全國的“唐代貞順皇后石槨被盜案”。 十幾年前,陝西公安破獲了一樁盜墓案,從主犯楊斌窩點搜出了大量盜墓的照片。照片中一件體量巨大的石槨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在唐朝能使用石槨這種高等級葬具,顯然墓主人的身世非同尋常。

文物陝西 |《長安道》背後的真實故事遠比電影更精彩


根據警方提供的線索,考古工作者對位於長安區龐留村的一座封土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根據出土文物確定了這件石槨的主人是唐玄宗曾經的最愛——武惠妃。


楊貴妃前唐玄宗的最愛


提到大唐王朝的女性,把李唐皇帝趕下臺並取而代之的武則天,和陪著唐玄宗見證大唐王朝急轉直下走向衰敗的楊貴妃無疑知名度最大。而這兩位又都和武惠妃有姻親關係——武惠妃是前者的侄孫女,因為唐玄宗的寵愛,她躲過了李唐王朝對於武則天“餘毒”的政治清算。還是後者的“婆婆”,因為楊貴妃最初是嫁給她兒子壽王李瑁的,只是後來被唐玄宗橫刀奪愛了。

文物陝西 |《長安道》背後的真實故事遠比電影更精彩

影視人物,武惠妃

按照《新唐書》的記載,唐玄宗廢掉了原配皇后,是準備冊立武惠妃為皇后的,但大臣們上書,以“父母仇,不共天;子不復仇,不子也。陛下欲以武氏為後,何以見天下士!”為理由堅決反對,所以直到她世了,才被追封為貞順皇后,葬於敬陵。


《新唐書》還提到了她為了扶立自己的兒子當太子,以宮內有盜賊為由,誘騙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和光王李琚帶兵入宮,隨後又向唐玄宗反汙他們三人帶兵進宮意圖謀反。唐玄宗不由分說,便將三個兒子廢為庶人,並被處決,可以說這起唐玄宗時期的大冤案,就是武惠妃一手策劃的。


可能也是因果報應吧,在太子和二王被殺之後,武惠妃時常會見到三人的魂魄,於是便一病不起,直至去世。

文物陝西 |《長安道》背後的真實故事遠比電影更精彩

首件法律途徑追回的一級文物


2004年,一支多達20人的盜墓團伙,動用炸藥、大型絞盤、起重機吊車等重裝備,洗劫了武惠妃的敬陵,除了壁畫,唐三彩之外,這件體量巨大的國寶級石槨,也被盜墓者以一百萬美金的高價走私出境。

到了2006年,陝西警方在破獲一起盜墓案的同時,意外發現了石槨的線索,隨後便順藤摸瓜找到了當時盜墓團伙主犯楊斌的窩點,這也讓案件有了重大突破。原來自文物被盜之後,武惠妃的石槨被轉賣給了美國的一位藏家。到2009年,幾經輾轉,陝西警方獲得了美國藏家的聯繫方式。

文物陝西 |《長安道》背後的真實故事遠比電影更精彩

文物陝西 |《長安道》背後的真實故事遠比電影更精彩


經過多輪談判,美國藏家才終於願意將石槨無條件歸還中國。2010年6月17日,在海外漂泊6年的石槨終於回到家鄉,被收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這是中國警方從境外成功追回的重量體積最大、文物級別最高的唐代文物珍品,這也是我國首次通過法律途徑成功追索回國的國家一級文物。

極高的文物價值

彩繪石棺

這件仿照建築樣式製作的石槨,是武惠妃敬陵留存下來的最為震撼的陪葬品,也是全國已發掘的20多所唐代墓葬中體量最大、反映內容最為豐富、色彩保存最好的石質葬具,具有極高的藝術和歷史價值,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文物陝西 |《長安道》背後的真實故事遠比電影更精彩

文物陝西 |《長安道》背後的真實故事遠比電影更精彩

石槨內壁刻著10幅人物畫(共21個仕女形象),呈現出這一時期女性人物畫中典型的一主一僕或一主二僕構圖模式,類似人物結構也見於新疆阿斯塔納唐墓壁畫、敦煌盛唐時期人物圖畫中。

文物陝西 |《長安道》背後的真實故事遠比電影更精彩


這些女性儀態端莊、雍容華貴,渾身散發出宮廷女性的典雅、優渥、高貴。也刻畫出盛唐時期女性豐腴雍容的獨特審美趨向,間接襯托了武惠妃超凡的儀容與氣質,即使是極其平凡的日常生活也充滿了生命的張力。

文物陝西 |《長安道》背後的真實故事遠比電影更精彩

石槨右側面圖

文物陝西 |《長安道》背後的真實故事遠比電影更精彩

石槨左側面圖


外壁石板上部為飄逸張揚的連續式纏枝蓮花童子紋飾,下部為形象各異的胡人牽獸圖;基座壼門上飾各式動感十足的珍奇異獸。

文物陝西 |《長安道》背後的真實故事遠比電影更精彩

文物陝西 |《長安道》背後的真實故事遠比電影更精彩

立柱上刻飄逸的蔓草底紋,蔓草心形或石榴形或蓮座形中線刻胡人伎樂、迦陵頻伽、飛廉、飛馬、飛鳳等紋飾,整體佈局合理,技法嫻熟,題材豐富,紋飾單元之間緊密聯繫,展開可見一幅融合了多重裝飾母體和多種文化元素的蘊意深厚的紋飾長卷,堪稱盛唐時期石刻藝術最華麗、最成熟之作。

文物陝西 |《長安道》背後的真實故事遠比電影更精彩

文物陝西 |《長安道》背後的真實故事遠比電影更精彩

文物陝西 |《長安道》背後的真實故事遠比電影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