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評|《心靈法醫》:看驚情故事,聽靈魂對話

源丨編劇幫

文丨韓浩月



最新國產法醫劇《心靈法醫》已上線。該劇由愛奇藝中匯影視出品,戴瑩董俊擔任總製片人,聶遠宋軼蘆芳生領銜主演,導演為龔朝暉,喜歡法醫題材的網友有了新的追劇對象。該劇的播出表明,法醫劇熱度未減,並且仍有創新空間。

初評|《心靈法醫》:看驚情故事,聽靈魂對話

“強主角”、“強情境”的雙重驅動


《心靈法醫》是單元劇結構,一個故事用一兩集的篇幅完成,但在觀感上,故事之間卻沒有明顯的界別之分,這在於劇作採取了“強主角”、“強情境”的設置。
聶遠飾演的法醫中心主任明川,擔綱起了整部劇作的主線引導作用,是名副其實的“大男主”。《心靈法醫》從一開篇便以明川為引子,拋出了全劇的一個最大懸疑:明川究竟是不是系列“乾屍案”的始作俑者?

初評|《心靈法醫》:看驚情故事,聽靈魂對話

一面是英俊、冷酷、對案件細節洞若觀火、神通廣大的法醫,另一面是神秘、嚴謹、做事滴水不漏的“嫌犯”,明川身上擁有了文學意義上最大的一種戲劇衝突。必須要承認,眾多網友的觀劇驅動力,來自對明川身份的好奇,觀眾無時無刻不帶著審視的眼光,來對明川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進行判斷,有了鮮明的介入感與參與感。

初評|《心靈法醫》:看驚情故事,聽靈魂對話

今年41歲的聶遠,褪去了年輕演員時的青澀,對於明川這個“有故事的人”,進行了有層次的演繹。在扮相與氣質上,明川的法醫身份,不再只是單一的中國法醫,具有了美日法醫劇經典角色的孤冷成分,使得角色人物顯得更加豐富與多元。

初評|《心靈法醫》:看驚情故事,聽靈魂對話

每集故事當中,除了兇案事發現場,出現最多的便是公安局刑警隊與法醫中心這兩個場所了。《心靈法醫》對刑警辦案與法醫鑑定的過程和細節,在允許範圍內進行了儘可能翔實的創作與拍攝。這兩個重要的場景地,是光明與正義的象徵,每當觀眾被案件的冷酷一面影響到時,警隊故事都能適時地介入,調和了劇作的氛圍。


宋軼飾演的刑警隊隊長羅筆芯,蘆芳生飾演的刑警隊副隊長丁春秋,郭耘奇飾演的新人刑警姜小白,張庭菲飾演的助理法醫黃小蓉……他們除了擁有公共安全的服務者身份之外,也擁有普通人之間的人際與情感聯繫,但在日常的工作、生活當中,包括通過臺詞體現出來的對話、交鋒,他們之間卻始終有一種緊張感,這是他們的職業特徵使然,也是劇作內裡繃緊的一根弦。

初評|《心靈法醫》:看驚情故事,聽靈魂對話

這根弦懸而未決,有言外之意,會給觀眾造成一種似有似無的暗示。當這樣無處不在的“潛臺詞”與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場所混為一體的時候,便產生了劇作的“強場景”,這種“強場景”與“強主角”構成了推動故事發展的雙重驅動,製造了不錯的觀感。

冷懸疑、暖格調的互動交融


《心靈法醫》的畫面色調毫不意外地是冷色調,這是法醫劇乃至懸疑劇的標準配色。據介紹,製作方嚴格按照法醫中心解剖室原樣複製了拍攝房間,在鏡頭指向具體的解剖步驟與具體位置時,在不讓觀眾產生生理厭惡的前提下,也做到了逼真呈現。追求真實,使得《心靈法醫》的冷色調有了落地感。

初評|《心靈法醫》:看驚情故事,聽靈魂對話

明川截然相反的雙重身份設置引而不發,如同隱藏在海面之下的巨大冰川,這個戲劇核奠定了《心靈法醫》的懸疑結構。在劇作的主框架下,具體到單個故事、單個案件、單個人物時,創作者也使用了同樣的懸疑手法,用於匹配全劇最大的戲劇衝突,讓劇作在懸念感上保持了統一性。
在前面幾集中,因生育問題遭受丈夫欺凌而死的妻子,“淡水海屍案”裡神秘死亡的單親媽媽,“狼人案”中人與人之間錯位的情感,都因為對懸疑手段的充分使用,而顯得“寒意十足”。這些案件,並不是非常的離奇,但卻在懸疑成分的融入下,讓觀眾感受到了人性的幽微與冰冷。

初評|《心靈法醫》:看驚情故事,聽靈魂對話

對於社會問題的反思與批判,是電視劇創作不太敢觸碰的禁區,尤其對於娛樂價值通常被放在第一位的類型劇來說,涉及這一敏感領域是帶有風險的,但《心靈法醫》所採取的敘事策略,有效地避開了最直觀的“揭瘡疤式”的講述,而是把案件事發誘因客觀真實地告訴觀眾,讓觀眾自行去分析、瞭解、判斷。
雖然《心靈法醫》的案件故事涉及到方方面面,有些案件與情節避免不了會給人以“冰冷”之感,但在整體上,整部劇又擁有著一股奇特的“暖格調”。這種暖格調來自於單個案件大白於天下之後的觀眾的釋然感,來自於故事角色在激烈的衝突之後帶有淚水的和解與懺悔,也來自於主創蘊藏於故事裡的治癒力量、情感厚度以及人文關懷。
《心靈法醫》的原著看點在於,法醫明川具有“聽屍體說話”的能力,紮實的專業基礎,敏感的觀察與發現,細膩的分析與研究,這才是造就明川“超能力”的原因,“聽屍體說話”是一個誇張性的表達。

初評|《心靈法醫》:看驚情故事,聽靈魂對話

改編為電視劇時,在保留原著看點的同時,主創將故事主題進行了轉移與昇華,“我想讓世界知道你曾經活過”,成為《心靈法醫》的創作綱領:還逝者以真相是不夠的,還逝者以尊嚴也是不夠的,只有認真聆聽逝者所經歷的苦難與疼痛,把他們的心靈呼聲傳達出來,這才是對他們的最好告慰。
“活過”,這簡單兩個字的描述,是帶有溫度的,儘管在“活過”的過程裡,有傷害、淚水、絕望,但“活過”本身就是最大的價值所在,在被剝奪了“活著”的權利之後,他們是如何活過這或長或短的一生的,有必要告訴世人、警醒世人,他們的故事,是一尊紀念碑,應該堅硬而倔強地佇立在影像中、記憶裡。

初評|《心靈法醫》:看驚情故事,聽靈魂對話

人文關懷成為《心靈法醫》的創作底色,正是因為如此,它的暖格調最終才融合了冷懸疑,讓觀眾在緊張之後長吁一口氣。

非抒情、不文藝的心靈劇場

觀看《心靈法醫》的觀眾第一時間發現,在主體故事之外,每一集劇作的結尾部分,有了一個被命名為“心靈劇場”的環節,在這個環節,逝者會“復活”,與兇手或者親人進行最後的對話。這是一種註定會吸引眼球也會帶來爭議的設置。

初評|《心靈法醫》:看驚情故事,聽靈魂對話

據介紹,《心靈法醫》在主體故事、心靈劇場之外,還有一個“心理分析”環節,但最後出於種種考慮,“心理分析”環節被整體刪除,以後如有可能,這一環節有望重新加入劇集進行播出。
其實在主體故事當中,就已經有了一些心理分析的元素,比如微表情分析,作案動機評析、犯罪心理研究、社會心理探微等,這些元素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與科學性,對於部分觀眾而言,是具有較強吸引力的。如果不出意外,“心理分析”這一環節,可能是心理學方面的專家現身,就人物與故事進行專業性的盤點,給出獨具視角的解讀。

初評|《心靈法醫》:看驚情故事,聽靈魂對話

現在剩下的“心靈劇場”,既與故事主體具有密切關聯,又可以獨立於故事之外。第一次看到這種表現形式的觀眾會覺得有點突兀與詫異,但在隨後,又很有可能產生某種期待感,因為,劇場的儀式感,脫離了社會身份的人物之間最真實真誠的對話,會帶來很強的懸疑性與吸引力。觀看“心靈劇場”,其實就是體驗聽真話的魅力。
看過話劇演出的觀眾會知道,抒情與文藝是舞臺劇的兩大特徵,但“心靈劇場”刻意剔除了這兩大元素,採取最簡單的佈景,對話使用最日常的口吻,拒絕任何觀眾熟知的文藝氣息,這使得“心靈劇場”變得簡單、裸露、空曠,但恰恰也是這種設計,使得觀眾避免了干擾,看見人物之間靈魂與靈魂的對話。

初評|《心靈法醫》:看驚情故事,聽靈魂對話

使用劇場的形式對故事進行延伸與補充,不僅在法醫劇中是第一次,在其它類型劇、劇情作品當中,也極為罕見,這是一種創新,也是一種冒險,至於其得失,不同觀眾自然會給出不同的判斷,但主創團隊的敢於與眾不同,還是值得點讚的。
《心靈法醫》共有36集,每集45分鐘,它能否掀起新一輪的法醫劇熱,以及能否給這一類型劇的創作帶來更多的啟發,值得拭目以待。

撰稿 | 韓浩月

E N 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