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冒來臨時,身體會發出2個信號,一查一個準!別再用錯藥

在現實生活中,孩子感冒是很常見的,大多數的感冒屬於病毒性感冒,也有一部分感冒屬於細菌性感冒。感冒種類不同,處理方法也不同。很多家長看到孩子感冒後,就自行服用家中儲備的消炎藥等藥物。其實病毒性感冒是不用治療的。那麼,如何區分孩子患的是病毒性感冒,還是細菌性感冒呢?

病毒性感冒來臨時,身體會發出2個信號,一查一個準!別再用錯藥

病毒性感冒VS細菌性感冒

病毒性感冒是一種常見疾病,通常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咽炎等,主要都是通過空氣中飛沫以及接觸汙染物品進行傳播。

普通感冒指的是鼻病毒、腺病毒、冠狀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腸道病毒等病毒所造成的感染性疾病。而流感則是由流感病毒引起,主要是一種RNA病毒,常見的是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

病毒性感冒來臨時,身體會發出2個信號,一查一個準!別再用錯藥

很多人認為流感就是一種普通感冒,其實是錯誤的。從流行性來看,普通感冒不會引起大爆發或者流行,更不會導致大流行。如果孩子在幼兒園回來後發燒感冒了,多數屬於流行性感冒。流感具有發病率高、蔓延快、流行時間短的特點。流感相對普通感冒症狀較為嚴重,患者常會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疼痛、疲乏無力的倦怠感。體力恢復較慢。

細菌性感冒指的是由細菌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種表現。細菌性感冒發病率較少,可單獨發生,也可能由病毒性感冒導致免疫力下降繼發而來。症狀包括髮熱,通常為中低熱,高熱少見,同時伴有畏寒、頭暈、頭痛、精神較差、扁桃體充血等症狀。

病毒性感冒來臨時,身體會發出2個信號,一查一個準!別再用錯藥

儘管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症狀相似,但還是有以下區別。

1. 血常規檢查不同

在報告單中,如果白細胞計數(WBC)正常或者偏低,淋巴細胞比例明顯增高,則考慮為病毒性感冒;如果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明顯增多,則考慮細菌性感冒。另外,還有兩個指標可以提示細菌感染,即C-反應蛋白(CRP)和降鈣素原(PCT),如果CPR、PCT高於正常值,基本可確定細菌感染。

病毒性感冒來臨時,身體會發出2個信號,一查一個準!別再用錯藥

2. 臨床症狀不同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在鼻腔症狀較為明顯,而細菌性感冒多發生扁桃體或者咽部發炎症狀,若患者表現為發燒、咽喉疼痛、頸部淋巴結腫痛、扁桃體發炎紅腫等症狀,則懷疑為細菌感染。若患者出現咳嗽、鼻炎、流鼻涕、聲音嘶啞等症狀,考慮病毒性感冒的概率大。

病毒性感冒來臨時,身體會發出2個信號,一查一個準!別再用錯藥

3. 藥物選擇不同

一些人由於對感冒發生的原因不清楚,一旦出現了感冒症狀往往就自行服用家裡儲存的抗生素。病毒性感冒使用抗生素是沒有作用的,甚至還會增加副作用。所以在用藥之前一定要先就醫問診。

一般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普通感冒多具有自限性特徵,也就是說,即使不給於特殊藥物治療,經過充分休息,合理飲食,病人差不多在7天左右就能自行康復。一部分病人如果臨床症狀比較嚴重,如咳嗽、發燒、流鼻涕,一般只需要對症治療即可,無須抗病毒治療,更不需要抗生素治療。相反,不適當使用抗生素還會導致藥物過敏、耐藥以及消化道副作用等。只有在有明確細菌感染證據時才考慮使用抗生素,如併發了化膿性中耳炎、鼻竇炎或出現了支氣管炎時。

抗生素用藥指症前提需符合細菌感染的診斷標準,如鼻分泌物變粘稠、或呈膿性,患者咳嗽加重、咳痰、發熱、白細胞升高、C-反應蛋白升高等細菌感染的證據。切勿濫用抗生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