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建成啥樣了?大規模商用還要等多久?

經濟日報經點科學工作室

“信息隨心至、萬物觸手及”,這是5G為人類社會描繪的美好願景。

當全球5G時代的腳步越來越近,未來你我的生活將會發生怎樣的改變?

“萬物互聯”時代,5G的大規模商用又面臨著哪些待解的難題?

今天,世界5G大會在京正式開幕,全球信息通信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和企業家匯聚一堂,和你一起聊聊關於5G的那些事兒。

5G建成啥樣了?大規模商用還要等多久?

5G建成啥樣了?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介紹,從全球來看,目前已經有28個國家和地區,17家運營商開啟了5G業務。5G的應用方向主要集中在精準農業、遠程醫療、智慧工廠、數字城市以及智慧健康等領域。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開幕式上透露,目前,中國的5G網絡基站已經建設了11.3萬個,預計年底將達到13萬個。自10月31日中國5G網絡正式商用以來,中國簽約的5G用戶已經達到了87萬。

大規模商用要待何時?

中國移動副總裁李正茂披露了中國移動的進展:2018年中國移動正式完成了5G的規模試驗,在12個城市完成業務示範,2019年在全國將建設5萬個5G基站,在50個城市正式商用。2020年將在全國340個城市全面進行5G的商用。

5G建成啥樣了?大規模商用還要等多久?

4G改變生活 5G改變社會

如果說2G催熱網站,3G帶火社交軟件,4G引爆移動支付、直播、短視頻,那麼5G催生的風口無疑更加深刻和廣泛:自動駕駛、工業互聯網、智慧醫療、物聯網、智慧城市、超高清視頻……

用現場專家無數次提及的一句話總結,“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諸多行業都將在5G環境下迎來跨越式發展。

底氣源自遙遙領先的絕對優勢。根據中國工程院院士餘少華提供的數據,相比於4G,5G傳輸速率提升10-100倍,峰值傳輸速率達到10Gbit每秒,時延達到1毫秒級,連接密度增加10-100倍,流量密度提升1000倍。

這意味著什麼?

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以自動駕駛舉例說,在自動駕駛狀態下,無論是低至零點幾秒的延遲還是幾釐米的定位失誤,都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嚴重後果。而5G網絡低延時、高可靠的特性,將使自動駕駛更安全。

“5G的高帶寬、低延遲、海量物聯將推進人和物、物與物的連接,開啟萬物互聯新世界,為物聯網新的業務和應用提供有力的承載。”尹浩說。

在他看來,連接與計算是智能世界的孿生兄弟,5G網絡海量的終端接入能力和高帶寬、實時的數據傳輸能力,將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融為一體,將產生遠超單個技術能力的融合效應。

比如,5G網絡能夠擴大數據收集區域,提高數據收集速度,使大數據應用更加得心應手;智能手機、智能網聯汽車、無人機等應用對於人工智能處理的需求以及物聯網智慧物聯的需求將越來越強烈,5G使AI數據更豐富、連接更可靠、迭代更敏捷,將更好推動AI蓬勃發展。

而這僅是個開始。

“5G的標誌性應用產生在三個維度,即人、網、物的互聯。”餘少華說。

與之相對應地,5G的標誌性新設備包括L4-L5級自動駕駛汽車、超高清的視頻終端和攝像頭、蜂窩聯網無人機、人工智能攝像頭。

在5G後期,新設備將包括高清雲VR/AR設備、智能產業機器人等。

在5G和6G時代,新設備將包括真3D視覺設備、觸覺機器人、各類生物傳感器等。

“5G將在多種場景下形成豐富的標誌性應用和新的設備。”餘少華表示。

5G掘金潛力有多大

前不久,2019FIBA籃球世界盃在北京開幕。作為本屆國際賽事東道主,我國在舉辦世界最高水平籃球賽事的同時,也首次搭載京東方“8K+5G”超高清顯示屏及相關設備進行了籃球世界盃轉播實驗。這讓即便無法到現場觀看比賽的球迷們,如臨其境的感受了一次籃球場的每個精彩瞬間。

當“更高、更快、更強”的5G時代漸行漸近,由此帶來的經濟效益讓相關產業人士雀躍不已。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5G在2020—2025年,將拉動中國數字經濟增長15.2萬億元。

其中,數字產業化主要是5G網絡建設,包括終端新興產業的形成、以及整個新興服務的帶動,5G移動通信網絡建設可以推動通信產業的增加值達到3.3萬億元。

與此相關的是各行各業的結合則可以帶動產業數字化,產業的增加值達到11.9萬億元。

“不同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以土地、勞動力和資本作為關鍵生產要素。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在全球經濟發展中佔據著重要位置。”尹浩認為,以5G網絡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及生產基礎設施、社會基礎設施等的數字基礎設施共同構成了數字世界的關鍵基礎設施。

移動通信前四代不能完全滿足要求的很多生產基礎設施和社會基礎設施,將隨著5G的到來進行數字化改造,包括電網、交通、工業和智慧城市的基礎網絡設施。

不過,推動數字經濟大發展,不能單憑5G單打獨鬥。

“未來還要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結合,才能顛覆一些傳統產業,實現產業升級變革,並孵化新的應用,催生新的業態。”尹浩表示。

5G建成啥樣了?大規模商用還要等多久?

還有哪些挑戰

正所謂機遇與挑戰並存,隨著全球5G時代的逼近,問題正逐漸顯現。

“要普及5G的話,投入還是巨大的,所以運營商們非常謹慎。”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陸建華提供的數據,截至4月5日,韓國共建有5G基站8.33萬個,初期產品資費高於4G約20%,運營商補貼大。國內建成5G網絡(涵蓋四線城市)投入千億元約需5年,國內5G普及投入要過萬億元。

巨大的投入僅是問題的冰山一角。

陸建華說,5G豐富的前景與有限體驗眼下形成鮮明對比。

有韓國學者坦言,目前的5G速率還達不到預期,覆蓋率不足,行業質量亦存在安全挑戰。

科技界認為問題主要集中在指標躍升和理論欠缺兩個方面。

“從4G到5G,指標性躍升非常大,有的時候是兩個數量級,但是理論基礎還不堅實。”陸建華表示,正如任正非所言,隨著我們逐步逼近香農定理、摩爾定律的極限,面對大流量、低延時的理論還未創造出來,華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

“現有通信方法在利用系統結構信息與處理大流量數據時受到限制,新的通信理論應該取得新的突破,以滿足5G的發展需求。”對於5G大規模部署商用,尹浩亦表達了擔憂。

在服務應用方面,面向個人的eMBB(增強移動寬帶)缺乏殺手級應用,面向行業的uRLLC(超可靠、低時延通信)和mMTC(海量機器類通信)行業標準尚未成熟;

在商業模式方面,不限流量套餐導致增量不增收和同質化,碎片化的行業需求也意味著很難大規模複製以及缺乏清晰的商業模式;

在網絡建設方面,則面臨高頻信道衰減和室內覆蓋、高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的問題,運營商如何降低5G網絡建設成本至關重要。

“4G從標準發佈到正式完成部署花了四五年的時間,而5G基本標準完成到真正商用只有一年多時間。從時間維度看,5G網絡建設任務艱鉅,需要產業攜手克服困難,穩步推進5G網絡建設與應用落地。”尹浩表示。

這與陸建華的看法不謀而合。“5G的持續性還面臨略微嚴峻的挑戰,這需要科技界廣大的科學家、工程師坐下來冷靜的思考。”陸建華說。

經濟日報經點科學工作室

記者:沈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