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小學裡來了支教的高級教師

近日,湘西瀘溪西南部巴斗山腳下的興隆場鎮德堡村,路邊、田埂邊、小溪邊到處都可見一朵朵小小的野菊花。每天早上,都有德堡村小學的學生在上學路上摘上一捧野菊花,他們知道支教老師李蘭蘭喜歡花,這些野菊花都是摘給李蘭蘭的。野菊花有刺,常有學生的手被刺刺傷,李蘭蘭接過野菊花又高興又心疼,她讓學生不要摘了,學生嘴裡答應了,但,第二天,又會捧著花送給他們的老師。

今年是瀘溪縣武溪小學高級教師、瀘溪縣小學語文帶頭人李蘭蘭主動申請到德堡村小支教的第二年。儘管武溪小學在教導處給她留了副主任的位置,但她近幾年沒打算回去,她覺得德堡村小學的孩子們更需要她。

山村小学里来了支教的高级教师

學科帶頭人主動申請支教偏遠小學

到德堡村小學的這次支教,是李蘭蘭的第二次支教。她第一次支教,是2008年,那次,她支教的學校是瀘溪達嵐鎮的巖屋口村小。那次支教,巖屋口村小几乎所有科目的成績都超過了達嵐鎮的中心小學。她很遺憾,那次支教只持續了一年。

“到去年,條件成熟了,我就向局長申請,到了這裡支教。”李蘭蘭說的“條件成熟”,是指她兒子考上大學了,她沒了後顧之憂。她在給瀘溪教育和體育局局長的申請書裡,立了軍令狀,承諾要把德堡村小學的教學質量提上來。

到德堡村小後,李蘭蘭想做的,已經不滿足於她軍令狀上所保證的了,“這次來村小,沒別的,就是想安心教書,就是想做自己的教育。還有想看看農村學校到底缺什麼,需要什麼,大家能為農村教育做些什麼。”

德堡村小學在李蘭蘭到來之前,有五個老師。這五個老師,要麼年齡偏大,要麼年齡偏小,像李蘭蘭這樣,既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又善於學習新生事物的,就她一個。

李蘭蘭到德堡村小學後,把德堡村小學學生們的閱讀抓了起來,把苗鼓舞抓了起來,把美育教育抓了起來——“我喜歡跳舞時孩子們叫我‘女神’,因為那時的我是美美的。我的孩子,我的教室,我的課堂,我的生活都要美美的。農村娃兒也要美育嘛!”李蘭蘭說。

表揚和獎勵讓村小孩子們的精神面貌大變樣

“我叫李閃閃,今年10歲。我的理想是一名清潔工,每天把路上的垃圾掃地乾淨,讓人民們好趕路。從現在起,每天上學都不能遲到,不能讓老師批評。”這是德堡村小三年級學生李閃閃最近寫的《我的理想》,儘管語句字詞有毛病,李蘭蘭還是讓他抄寫在一種心形的紙片,和其他同學的“理想”一起貼到了教室後門的黑板上。

相當於批評,李蘭蘭更喜歡錶揚和獎勵。她講臺上的抽屜裡,有不少糖粒子和其他零食,也有些作文本、鉛筆等文具。這些,都是她用來獎勵學生的。即使抽屜沒上鎖,也沒有一個學生趁她不在去拿,“他們已經養成了很好的習慣——要憑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勞動才能獲得獎勵”。

才一年,德堡村小的孩子們的精神面貌就有了大變樣,不僅成績有較大提高,而且以前的一些壞毛病也都改正了。今年年初和9月,家長們把孩子送到德堡村小之前,先打電話確定李蘭蘭是不是還在村裡任教,得到肯定的答案後,才很開心地把孩子送到德堡村小。

11月15日,瀟湘晨報記者到德堡村小採訪時,李蘭蘭正為辦公室的一堆紅薯頭痛。她問了門衛幾次,門衛都不告訴她紅薯是誰送來的,說他要遵守承諾,既然答應了幫別人保密,那就真的要保密。那個村民之所以要門衛替他保密,是因為每每有村民出於感激給她送些蜂蜜、送些菜什麼的,她不好把東西退還,就給送東西人家的孩子買學習用品。所以,村民學乖了,東西送給門衛轉交後,還要求門衛保密。

全縣有138個“李蘭蘭”,他們讓鄉村小學留得住學生

2016年以來,瀘溪教育和文體局派出138名城鎮學校教師對口支援鄉村薄弱學校。該局負責人介紹,瀘溪的支教工作,實行支教方與受援方幫扶責任的“四捆綁”:工作目標捆綁、領導責任捆綁、工作職責捆綁、考核獎罰捆綁。

“這樣就等於編織了一張覆蓋城區校、鄉鎮中心校、村小的教育扶貧網,將城區優質學校的教學理念和管理經驗‘嫁接’到鄉村學校,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瀘溪縣教育和文體局局長譚子好介紹。

譚子好介紹,化解大班額在別的地方是很頭疼的事情,但在瀘溪,根本就不存在大班額,而不存在大班額的原因,就是因為有類似李蘭蘭這樣優秀的老師下到偏遠鄉村小學支教,提高了鄉村小學的教學質量,讓鄉村小學留得住學生。

瀟湘晨報記者 劉建勇 湘西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