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心理學教授指出:一般有出息的孩子,媽媽都有這3個共同點

清華心理學教授指出:一般有出息的孩子,媽媽都有這3個共同點

有科學依據指出,孩子的性格和以後的成就百分之八十取決於從小的家庭教育。可是現在多數家長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和家庭教育能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影響。有時候可能家長的某一種行為就會直接影響到孩子三觀的塑造。這裡說的家庭教育指的不是父母能給孩子提供優質的家庭條件。曾經有網友表示:覺得自己本身文化水平不高,沒法給孩子帶來深層面的教育和引導,為此感到有心無力。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只要從小時候帶給孩子的影響是正面的、積極向上的,孩子都會吸收到。跟家庭條件和學歷的高低沒有多大的關係。有清華心理學教授指出:媽媽有這三種共同點,她們的孩子一般都有出息。我們來看一下這三個共同點都有什麼?

清華心理學教授指出:一般有出息的孩子,媽媽都有這3個共同點

上樑不正下樑歪的俗語典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這個俗語最開始是形容房屋建築的。說的是最開始人們居住的房子大多數是由土和木頭組成的。必須要用由熟練掌握建房技能的木工師傅們來完成。房屋的樣式越漂亮,建造過程越複雜。無論是恢弘華麗的還是簡單樸素的,房屋中必然有一根柱子——頂樑柱。它的存在是房屋能夠支撐的必不可少的組件。裡面的科學原理很是深奧。

所以頂樑柱一旦沒有放正放好,就會影響到整個房屋的結構,下面的房梁自然也就歪七扭八了。這個事情的原理現在多數用來指領導或者是長輩沒有道德標準,做的事情沒有章法,下屬或者晚輩就會跟著這樣做。現在也有很多人用來指父母的某些行為違反了道德準德,孩子的行為也不被認可。

這個俗語典故充分的驗證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這些細微的影響可能連父母都沒有察覺到。尤其是做媽媽的,你身上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有出息的孩子,做母親的都有哪些共同點呢?

清華心理學教授指出:一般有出息的孩子,媽媽都有這3個共同點

第一點:先愛自己再愛別人,人格獨立

有很多無私的母親都會愛孩子超過愛自己,把整個心思都放在孩子的身上。擁有這樣性格的母親活得太累,孩子同時也感到被重重的束縛著,呼吸困難。愛孩子之前首先要學會愛自己,只要母親有獨立的人格孩子才可能學會獨立。現在很多年輕人談戀愛時都不喜歡對方的家庭是單親家庭。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單親家庭的父母會將更多的愛附加到孩子的身上,父親還好一些,做母親的就難免行為有點超出正常範圍。母親們需要學會內心強大,學會熱愛生活,你們的生命不只有孩子。要試著去熱愛生活,勇敢的面對生活,不要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你們的所作所為都直接影響著孩子。

清華心理學教授指出:一般有出息的孩子,媽媽都有這3個共同點

第二點: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空間

有不少家長會分享說"我今天看到孩子的手機……我昨天看到孩子的日記本上……"讓我說這些都是家長們"自討苦吃"。家長們不要強行進入孩子的世界。孩子們無論是小時候還是到了青春期之後都異常敏感。家長在跟孩子相處時更是需要一萬個謹慎,一個不注意就會有摩擦和誤會。

多給孩子點空間,讓他們有自己自主的權利,培養他們從小獨立的人格。沒有父母參與的成長是痛苦的,但是父母過多的參與孩子也會覺得壓抑。做家長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不想讓孩子走彎路,想讓孩子按照自己安排的規劃一步一步的走。

這種做法我不是很認可,孩子長大後要麼埋怨父母的強制專政,自己沒有過上喜歡的生活;要麼凡事都沒有思考的能力,都依靠父母。放手吧,像放風箏一樣。遠遠地看著,只要孩子在正軌上,就不要管了吧。

清華心理學教授指出:一般有出息的孩子,媽媽都有這3個共同點

第三點:擁有正確的三觀

父母要做到以身作則,要有正確的三觀。孩子的家庭環境並不能影響他們的三觀,影響他們三觀的是父母的三觀。一個當小偷爸爸教育出來的孩子勢必三觀不正。性格不分好壞,但是三觀確實有是非之分。

一個優秀的孩子不僅僅是說他的學習成績優秀,而是說他有著健康的三觀。孩子們從小的三觀是父母一點一點滲透的。優秀的父母不僅僅傳授自己的生活經驗,更是給孩子塑造正確的三觀。

清華心理學教授指出:一般有出息的孩子,媽媽都有這3個共同點

教育這件事情永無止境,即使是孩子已經結婚生子,在父母眼裡還是孩子。但是父母的陪伴終究有限,剩下的路還是需要孩子自己走。所以該放手時就放手吧,你們覺得呢?

清華心理學教授指出:一般有出息的孩子,媽媽都有這3個共同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