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被情绪控制?让孩子走出“情绪漩涡”,要提升“情绪粒度”

"宝宝,你今天又怎么了?看起来闷闷不乐的。"今天接孩子放学回家发现孩子的情绪又不高,好像很不开心的样子。最近的今天我发现孩子总是被情绪控制着,因为孩子最近总是表现出不开心、郁闷等等的消极状态,于是我猜测孩子很有可能已经掉入"情绪的漩涡"里面了。

很多的家长可能在发现自己的孩子整天被情绪控制,掉入"情绪的漩涡"的时候往往都是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帮助孩子走出"情绪漩涡"。别急现在告诉家长一个帮助孩子走出"情绪漩涡"的好方法——提升孩子的"情绪粒度"。

"情绪粒度"

  • "情绪粒度"的定义

情绪粒度"(emotional granularity):它指的是一个人能够加以区分并且识别自己具体感受的能力。"情绪粒度"按照其"粒度"的大小可以把它分为两种类型:"高情绪粒度"以及"低情绪粒度",这两种"情绪粒度"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情的经历的,往往也是会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 "情绪粒度"有两个部分

"情绪粒度"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感受。

一般来说,对于"高情绪粒度"的人来说,他们对于情绪的体验往往会更加的丰富、更加的细致入微,从而能够更好地去感受自己的情绪;

第二个部分就是:表述。

"高情绪粒度"的人在拥有某种感受的时候,无论这种感受是新的,还是在记忆里面的,他们都能够用准确的去表达自己的这个感受以及去形容这个情绪。

现在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神经科学研究发现:

各种各样的具体情绪存在的分界。一些研究者表示:我们的每一种情绪,其实都能够在大脑里面精确的找到改情绪想对应的位置。"低情绪粒度"的人往往都是表现出一副不开心的样子,就跟我孩子她最近的状态一样,其实孩子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是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的,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走出"情绪漩涡",努力提高孩子的"情绪粒度"。

孩子总被情绪控制?让孩子走出“情绪漩涡”,要提升“情绪粒度”

"低情绪粒度"给孩子带来很多的不利

  • "低情绪粒度"让孩子不能够准确的表达自己

我的一个心理咨询医生朋友告诉我:在咨询过程中,她遇到一些"低情绪粒度"的人,让她们表达自己的情绪的时候,他们往往只会反复的用"很痛苦"、"痛苦"这样的词汇来笼统地描述自己,但是对于到底是"怎样的痛苦"缺乏准确的主动感知。

进而导致尽管是身为咨询心理师的朋友也感觉到这个人只是处在一种笼统的"痛苦"里面,对于痛苦的程度和范围、原因和相关事件什么也不知道,很难对症下药。

同样的道理,如果孩子是"低情绪粒度"的,并且家长不加以引导让孩子,提升孩子的"情绪粒度"那么孩子也会变得渐渐的不能够准确的表达自己,甚至会一直消极下去导致患上"社交恐惧症",对孩子而言是非常的不利的。

孩子总被情绪控制?让孩子走出“情绪漩涡”,要提升“情绪粒度”

  • "低情绪粒度"会被情绪控制而让孩子做出错误的决定

我们都在说:要做情绪的主人,不能够让情绪控制住自己。可是很多的时候,我们成年人都是不容易做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跟不要说孩子了,特别是"情绪粒度低"的孩子。通过观察可以发现:

很多孩子很多的情况都会出现乱发脾气、情绪化的情况,孩子乱发脾气、情绪化等情况背后的真正的原因其实因为孩子对情绪的认知不足以及无法察觉并进一步控制情绪,简单的来说就是被情绪控制不住了。

当孩子处于被情绪控制住的情况下就会让孩子做出错误的决定,我们都知道人在情绪化的情况下所做出来的决定都是比较不理智的。当孩子一旦做出错误的决定,进而会导致孩子的行为产生不好的后果,从而继续影响孩子的情绪状态,让孩子陷入负面情绪的死循环,最终会被情绪牢牢地控制住。

其实,孩子的"情绪粒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孩子对于情绪的管理以及控制。那些情绪粒度高的人,往往都是更能够更好的去分辨并不想表达自己的情绪进而能够更好地掌控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情绪做朋友。相反的,那些情绪粒度低的往往会被情绪控制,有的时候还会影响孩子的交际能力。所以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提高情绪粒度,不要让孩子陷入"情绪漩涡",做情绪的主人。

孩子总被情绪控制?让孩子走出“情绪漩涡”,要提升“情绪粒度”

家长这样做可以让孩子走出"情绪漩涡",提升孩子的"情绪粒度"

  • 让孩子多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可能很多的家长会认为孩子小不懂情绪是什么,也没有过多的去注意孩子情绪。其实不是这样的,孩子对于情绪的解读比我们成年人都透彻。只是孩子还小因此他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比较差,不能通过语言描述出来,只是通过更多的表情状态表达自己的情绪。

当家长发现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要引导孩子要语言表达出来。比如说:孩子在婴儿期间,他会用哭来引起家长的注意并且表达自己不开心的情绪。

当孩子学会说话的时候,当孩子再次用哭表达自己的情绪的时候,家长需要引导孩子要语言表达出他因为什么而哭。因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比较差,所以家长在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的时候要耐心的听孩子说并且不要打断孩子,当孩子不想再表达的时候家长需要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

孩子总被情绪控制?让孩子走出“情绪漩涡”,要提升“情绪粒度”

  • 家长要接纳孩子的情绪

作为家长的我们,当发现孩子的情绪不对的时候。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包容孩子的所有不满;而不是一味地去指责孩子,让孩子的情绪更加的低落。

比如说:孩子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其实谁无缘无故的发脾气都是不对的,但是从某个角度来说,没有无缘无故的脾气,人会发脾气都是因为背后的情绪在起作用。

所以家长在这个时候要做的是:想办法引导孩子把背后的坏情绪表达以及疏导出来,只有这样做才是真正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家长一味地呵斥和指责孩子,不可否认的是: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是孩子只是在表面上不哭闹了, 其实并没有解决背后根本的情绪问题。

孩子总被情绪控制?让孩子走出“情绪漩涡”,要提升“情绪粒度”

  • 教孩子去学习更多的情绪概念

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学习更多的情绪相关的知识。俗话不是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同样的道理对于情绪也是适用的。

耶鲁大学情绪智能中心也有发表一项这样的研究:

学校里面的孩子仅仅只是通过学习更多的情绪概念,却也明显的改善情绪管理能力以及提高行为表现。因此,家长如果想要提高孩子的"情绪粒度",学习情绪相关的概念以及相关的词汇和它们的具体含义也是一个好办法。

家长对于孩子"情绪粒度低"的情况一定不能够忽视,必须引起重视,否则让孩子长期处于"情绪粒度低"的状态在某些程度上来说是会"毁了"孩子的。

孩子总被情绪控制?让孩子走出“情绪漩涡”,要提升“情绪粒度”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注:(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