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朝非正常死亡的宰相们

衣赐履按:这一回,讲一讲刘秀朝的三个半宰相(大司徒),之所以说还有“半个宰相”,是因为这位爷已经被任命为宰相,但死活都不肯上任,采取“尿遁”之法逃出生天,呵呵,我们就从他讲起。

公元44年,大司徒戴涉死在狱中,刘秀任命太中大夫张湛为大司徒。

这位张爷绝对算得上老资格官僚,在西汉成帝、哀帝时就做到二千石官员,在王莽朝也做过太守、都尉。张湛字子孝,扶风平陵(陕西省咸阳市西平陵乡)人。庄重严肃,尊崇礼法,一举一动有板有眼,独居幽室之中,也必修饰仪容,在老婆娃娃面前,从来不苟言笑。遇到乡亲,言谈谨慎表情庄重,三辅一带(大长安地区)都以他为榜样。有的人说张湛特别能“装”,张湛听说后,笑说,我确实是在装,不过,别人为作恶而装,我为行善而装,难道不可以吗?

刘秀称帝之后,任命张湛为左冯翊(北长安市市长)。在郡中建立制度礼仪,设立政令,教化景然。

公元29年,又拜为光禄勋(宫廷禁卫官司令,当京官儿了)。刘秀上朝的时候,有时显得无精打彩,张湛就会上前劝谏,对刘秀进行批评。张湛喜欢骑白马,刘秀见到张湛,经常说,白马生又要劝谏我了。

公元31年,张湛以病请退职,拜为光禄大夫,又为太子太傅(此时太子还是郭皇后的儿子刘彊,彊同强)。

公元41年,皇后郭圣通被废之后,张湛就称病不再上朝,拜为太中大夫,居中东门候舍,所以当时的人称他为中东门君。刘秀时常对他慰问赏赐。

公元44年,大司徒戴涉被诛,刘秀扫听了一圈,决定任张湛为大司徒。张湛不干。刘秀非常恼火,逼着他上任。张湛没办法,只好入朝报到,最让人瞠目的一幕上演了,张大爷竟然在朝堂上小便失禁了,尿了一裤裆。张湛说,皇上,你看我都这样了,怎么当大司徒啊?刘秀没办法了,总不能让老爷子天天穿尿不湿上朝吧?于是,张湛“尿遁”成功,几年之后,在家去世。

光武帝朝非正常死亡的宰相们

【张老爷子,真是高人啊!】

衣赐履说:张湛真的病到要在朝堂上尿裤子的程度了吗?我想不是的,他是装的。何以见得?两个原因:一是刘秀于公元41年废了郭皇后,两年后又废了原太子刘彊,张湛是太子太傅,当然心里有气;二是给刘秀当大司徒,实在有够危险,为啥?张湛前面,连着三任大司徒都是非正常死亡诶,老张同志还想多活几年啊,于是,宁可当众尿裤子,也不接那烫手的山芋。

好,我们看一下那三位非正常死亡的大司徒都什么情况哈。

第一位,韩歆

韩歆(读如新)在《后汉书》里没有传,其事迹散见于其他人的传记中。

韩歆是南阳名士,做了一身好学问。最初,韩歆在玄汉皇帝刘玄朝任河内郡(河南省武陟县)太守。公元24年,名义上还是玄汉政府萧王的刘秀,开始抢夺玄汉地盘,率大军进逼河内。此时恰好岑彭(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在韩歆处,就劝韩歆向刘秀投降,韩歆拒绝。

不久,刘秀率军进至怀县(河内郡郡政府所在县,河南省武陟县),韩歆吓了一跳,哪想到刘秀的实力如此强大,见大势已去,开城投降。然而,当刘秀得知韩歆本来打算负隅顽抗时,勃然大怒,下令把这个货绑了,准备斩首。

岑彭曾经被刘秀的大哥刘縯救过性命(详见拙文《 》),与刘秀本人也很熟悉,趁这个机会,正式投在刘秀麾下。岑彭劝刘秀说,老韩家是南阳豪族,留下韩歆,肯定有用。刘秀就赦免韩歆,分配给大司徒邓禹当军师,再之后,又先后任命韩歆为尚书令(宫廷秘书长)、沛郡(安徽省淮北市)太守。

衣赐履说:此处说明韩歆各方面能力素质都很强。

公元37年,正月,大司徒侯霸去世。三月,刘秀任命韩歆当大司徒。韩歆是个直人,说话直来直去,从来不拐弯,常常让刘秀下不来台。早在他当尚书令期间,有一次朝会,刘秀读了隗嚣、公孙述的来信之后,有些感慨,说,可惜了,其实,这两个人都很有才啊。

不料韩歆应声答道,亡国之君都有才!夏桀和商纣都是大才子!

刘秀一听,被噎得肝儿颤。

光武帝朝非正常死亡的宰相们

【韩大司徒,也是暴脾气】

当了大司徒之后,韩歆依然保持了直来直去的个人风格。一次,他对刘秀说天下马上要闹大饥荒,不但说的有鼻子有眼,而且指天划地,言辞激烈,把刘秀说得怒火万丈。公元39年,正月二十三日,刘秀撤了韩歆的职,赶回老家。韩歆走后,刘秀越想越生气,下了一道诏书,派使者追到韩歆家里去严加训斥。韩歆也怒了,心说,你骂够了没有?还有完没完?我死还不行吗?然后,竟然带着儿子韩婴,爷儿俩一块儿自杀了!

韩歆平素享有重名,没有犯罪却被逼死,人心不服,刘秀于是追赠钱谷,以完整的礼仪安葬他。

衣赐履说:我们不知道刘秀是怎么训斥韩歆的,韩歆自杀也就罢了,居然带着儿子一块儿死,想来刘秀的言词很不好消化诶。当时很多人为韩歆求情,《后汉书·鲍永传》载,韩歆因直言被罢官,司隶校尉鲍永为其求情,刘秀不但不听,还把鲍永外贬为东海国(首府郯县,山东省郯城县)宰相。可见,刘秀想办人时,谁也挡不住。实际上,刘秀对有的臣子是真宽容,对有的是真不宽容;对有的臣子是真好,对有的是真不好。

第二位,欧阳歙

前面我们提过这位欧阳大爷,是当时的大儒之一,有学生数百人。按我的理解,这位爷是又做得道德文章,又做得大官老爷

欧阳歙(读如西),字正思,乐安千乘(山东省高青县)人。欧阳家世代研究《伏生尚书》,到欧阳歙这一代,八代都为博士。王莽朝时,欧阳歙任长社县长,玄汉朝时,任原武县长。刘秀平定河北时,到达原武,见欧阳歙政绩不错,就升他为河南都尉,后来又代理太守。欧阳歙官途平稳,公元30年,拜扬州牧,迁汝南(河南省平舆县西北射桥乡)太守。在汝南任职九年,教书育人,任用贤才,政称异迹

光武帝朝非正常死亡的宰相们

【大儒欧阳歙,让我想起官场奇才、武帝朝的公孙弘】

衣赐履说:州牧高于郡守,公元30年,欧阳歙先拜为扬州牧,再迁为汝南太守,不晓得是什么情况。

另,古人用词,还是很有趣的。大家注意,欧阳歙在汝南任职九年,史官的评论不是“郡治”或“郡大治”,而是“政称异迹”。意思是欧阳歙治下,汝南郡政事可以称得上是出乎意料的好啊(神奇的政绩),是不是有点怪?

那么,欧阳歙为政究竟怎么样呢?我们看一个故事。

《后汉书·郅恽传》载,欧阳歙任太守期间,请郅恽担任功曹(州郡佐史。掌管记录考查官吏功绩)。汝南地方旧俗,每年十月,郡里举办飨会(大型宴会),百里以内的县都要带着牛、酒到郡府宴饮。行完飨礼后,欧阳歙打算表彰西部督邮(郡里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传达教令兼处理狱讼等事)繇延(繇读如谣),宣称其“天资忠贞,禀性公方,打击奸人凶徒,政治宽松景明”,欲与众儒一起商量繇延的功劳,向朝廷上报,嘉奖他的治绩,特以牛酒养其功德。

郡主簿在宣读欧阳歙的指示时,户曹就引导繇延上前受赏。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郅恽同志勃然变色,上前大声对欧阳歙说,大人,请你罚酒一杯,以告谢上天

欧阳歙大惊,说,我为何要罚酒?

郅恽说,我调查过,那个繇延贪赃邪恶,外表方直而内心阴柔,结党营私,交结奸佞,欺罔上级,坑害百姓,他管理的地方政事荒废,一片混乱,暴虐之人不能处置,冤狱与奸邪并起,百姓对他十分怨恨。大人你以恶为善,卿士们以直从曲,上级失了君道,下级不守臣道,因此,我郅恽斗胆再次请大人罚酒。

这话一出,欧阳大人霎时间满面紫涨,不知如何应对。门下掾郑敬进言说,所谓君贤臣直,功曹郅恽说话如此恳切,正说明太守您功德深厚啊,为这也应该喝一杯啊。

欧阳歙赶紧下坡儿,说,这实在是我的罪过,我自愿罚酒。

光武帝朝非正常死亡的宰相们

【这位郅大爷,别说你欧阳歙,光武帝来了他也敢怼】

于是宴会不欢而散。郅恽回府后,请了病假,繇延也自己退去。郑敬与郅恽关系不错,见他得罪了欧阳歙,就对他说,兄弟你当廷反对繇延,太守显然并没接受你的意见。繇延虽然暂时退去,一定还会回来,你言直心正,这是三代(夏、商、周)的正道,然而道不同不相为谋,你留在这里,太守迟早要收拾你,赶紧离开吧。

数月后,欧阳歙果然再召繇延,郅恽无奈,挂冠而去。

衣赐履说:这就是欧阳大儒。

公元39年,正月,韩歆自杀,刘秀任命欧阳歙为大司徒(自然因为欧阳歙“政称异迹”)。不过,欧阳大儒运气不太好,本年稍后,刘秀派谒者清查二千石以上官吏的土地,结果查出欧阳歙在汝南太守任内,测量田亩作弊,贪污千余万钱,被捕下狱。

欧阳歙的学生门徒,守在宫门外替他求情的有一千余人,甚至有人自处髡刑(剃掉头发)。有两位比较突出的,一个是平原(山东省平原县)后生礼震,刚十七岁,愿意替欧阳歙去死;另一个是汝南人高获,当年也在长安求学,与刘秀是老同学,他戴着铁帽子,带着刑具,到朝廷请求赦免欧阳歙。

刘秀最终没有松口儿,本年十一月,欧阳歙在狱中去世。欧阳歙的一个干部陈元,上书追诉,言词恳切,刘秀于是赐给棺木,赠印绶,丝帛三千匹。

衣赐履说:欧阳大儒,左脸负责给学生们讲大义担当,仁义礼智;右脸负责与权贵豪门暗通款曲,出售权力。儒家标榜的与儒家痛斥的,完美地集于他之一身,以致学生们争着要为他而死,刘秀也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恢复他的名誉,也算得上是高人吧。

第三位,戴涉

公元39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刘秀任命关内侯戴涉当大司徒。

公元44年,因所举荐的官员盗窃金钱,戴涉受到牵连被投入监狱死去。

衣赐履说:这位戴大司徒,当了五六年的宰相,史书上的记录,有如雾霾后面的星星,瞪大了眼也找不到三五颗,按现在话说,这宰相当的,真是没啥存在感啊。这个原因,我们以后慢慢探讨。

如果说欧阳歙之死,理由还算充分,那么,韩歆和戴涉之死,就让人有些惊诧了。自西汉以来,宰相非正常死亡最多的,除了武帝朝,就是光武帝朝。

突然想起武帝朝的公孙贺来,前103年,公孙贺在金銮宝殿上蓦然听到刘彻任命他为宰相,当即拒绝接受相印,把头叩在地上,泪流满面,不肯抬头。刘彻才不管你接不接受,起身走了。公孙贺实在没办法,捡起印信,仰天长叹说,我已经完了。公孙贺真的很有先见之明,前92年,被刘彻诛族

光武帝朝非正常死亡的宰相们

【公孙贺,还是没有张湛大爷高明啊】

倘若公孙贺当年想到“尿遁”的点子,何致族灭!从这个角度看,张湛大爷,不是一般的高啊,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