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堅持“3不做,4要做”,遠離心臟病,活出瀟灑人生

身邊很多人心臟病發作時都是在家裡,而且都很突然,所以人們會認為心臟病是不可防和不可預知的。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發生心臟疾病的人往往都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長期積累,心臟不堪其累,才出現嚴重的後果。心臟是一個既重要有脆弱的器官,要想讓它不停的為我們工作,就需要我們悉心善待和養護。特別是有3種不良生活習慣,是心臟衰老的“加速器”,生活中一定要加以避免。

這3件事一定不要做:

一、熬夜

生活中堅持“3不做,4要做”,遠離心臟病,活出瀟灑人生

熬夜

古人提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規律,有其當時社會現實的原因,但是卻符合養生的觀點。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很多人熬夜成了常規,這也是現代社會疾病譜發生變化的原因。熬夜一般情況下是指很晚才睡覺或一晚上都不睡覺的行為。按照中醫觀點,0點才睡覺就屬於熬夜了,但從西醫內分泌的角度上說,晚上11點後入睡就已經算是熬夜了。通常人們會有各種各樣熬夜的理由,比如加班、看球、玩遊戲、聊天、做作業、寫百科等等各種各樣的理由。當然,熬夜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有的人還能睡幾個小時,有的人通宵達旦。熬夜是一種嚴重危害身體健康的不良習慣,我們都知道, 經常熬夜會造成體質孱弱,引發一些疾病,例如:熬夜過後的人通常會表現出嚴重的黑眼圈,經常熬夜的會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熬夜太頻繁還可能導致猝死。特別是對於心臟不好的人,更不能長期熬夜。因為長期熬夜,會使身體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心臟一直處在超負荷運作狀態,還會降低機體免疫力,容易引發分鐘疾病,同時,長期熬夜,使腎上腺激素分泌量過多,導致血壓升高、血管收縮、痙攣,造成局部血液供應減少,血液流動速度減慢,這就容易形成高血壓、血栓等,會誘發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嚴重的病症。

二、大量吸菸

生活中堅持“3不做,4要做”,遠離心臟病,活出瀟灑人生

百度百科裡面將吸菸列為不健康行為,病詳細描述了吸菸的危害性。現在研究已經很明確的表明了,菸草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成分,會損害人的各個器官和系統,特別是對血管壁的破壞尤甚,同時會誘發冠狀動脈痙攣、誘發心律失常,這是血管狹窄、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的原因,嚴重時還會誘發心肌梗死,更是危及生命的病症。煙霧裡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在血液中會跟人體血紅蛋白結合,嚴重降低血液的攜氧和氧氣交換的能力,降低全身各處的氧氣供應,特別是冠狀動脈的血氧供應,這也是導致心絞痛、心肌梗死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情緒不穩定

生活中堅持“3不做,4要做”,遠離心臟病,活出瀟灑人生

不良情緒是人體健康的負擔

當人們生氣、發火、暴躁、緊張、焦慮的時候,都會使心跳加快,短時間內血壓急劇上升,機體耗氧量成倍增加,這個時候最容易使大腦、心臟缺血、缺氧,特別是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人,會誘發腦卒中、心梗。同時,不會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往往動不動就對別人發火、使性子,這也久而久之,大家都會對他避之不及,知心的朋友會越來越少,從而使自己更加孤立,往往會產生失落、孤獨感,也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不良情緒。


生活中堅持“3不做,4要做”,遠離心臟病,活出瀟灑人生

心肺復甦

心臟病來臨的時候,身體會向我們發出5個信號,特別是原有心臟病的人,當出現身體的求救信號時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避免悲劇的發生,這五個常見的信號是:

一、胸悶胸痛

這種情況,首先要排除不良情緒、休息不好等引起來的,如果在胸痛的同時,又有像被一塊石頭壓著的胸悶感,甚至有瀕死感,很有可能是發生了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出現這種情況一定就近查一下心電圖,排除上述情況。

二、心慌緊張

心臟病來臨時,機體會向我們傳導一種強烈的的信號,表現為:焦慮感,心率增快、心律不齊等,若出現任何一種,最好的辦法也是就近、儘早的檢查,避免情況惡化。

三、疼痛不適

心臟病患者發病時會有局部疼痛現象,有時候甚至不是很典型,容易造成誤診和漏診,例如有的人表現為牙痛、左肩背部疼痛不適、頸肩痛、左手臂左手指疼痛等,甚至有的人表現為左上腹疼痛,而被誤診為胃腸道疾病。而上面這些症狀在原有心臟病患者身上就都可能病情發作的徵象,很容易被忽視。

四、大汗淋漓

莫名出汗是心臟病發作前的症狀,特別是沒有進行劇烈運動的情況下,面部、脖子、頭皮、手心、後背、腳掌等處卻一直出汗,一定要小心是心臟病的到來來,尤其是最近如果反覆出現類似感冒發熱的症狀的時候,更要小心。

五、噁心嘔吐

如果胸痛伴有頻繁噁心、嘔吐、上腹脹痛,甚至呃逆、腹脹等胃腸道症狀,一定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胃腸道症狀與病變心肌刺激迷走神經引起的對胃腸反射作用相關,還有就是膈面的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包炎或腸繫膜動脈供血不足也可以導致,臨床上以胃腸道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心肌梗死被誤診為胃腸疾病也不少見。


心臟對我們來說如此的重要,它有時候又是如此的脆弱,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善待、養護,讓它更更好的為我們服務,為健康保健護航,做好以下4件事,保護血管,養護心臟:

一、健康飲食

生活中堅持“3不做,4要做”,遠離心臟病,活出瀟灑人生

飲食葷素搭配多樣化

已經有大量研究結果顯示,每天適量多吃素食能降低35%以上的心臟病風險,所以,正常人食譜中建議每天多吃一些蔬菜,特別是有機青菜。在做菜的時候也要使用健康的烹飪方法,最好使用清蒸、涼拌、水煮等方法,這樣可以減少油、鹽、糖的攝入量,降低血脂膽固醇等,從而減少對血管的損傷,預防心血管疾病。

二、適度睡眠

生活中堅持“3不做,4要做”,遠離心臟病,活出瀟灑人生

適度睡眠

經證實,長時間睡眠時間過短會導致心臟病的發作風險增加48%以上,相反睡眠時間太長,也會使心臟疾病的患病率增加38%。所以,根據個人情況,提倡每晚睡眠時間保持在6~9個多小時為宜,不可過短或過長。

三、堅持運動

生活中堅持“3不做,4要做”,遠離心臟病,活出瀟灑人生

堅持運動

適量運動是指根據個人身體情況,在身體可承受範圍之內進行的活動,這種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機體免疫力;規律、適量的有氧運動,還能增強心臟功能,增加心臟泵血,促進血液循環和機體各處的血液供應,有利於保持機體的活力。這些運動可以是:快走、慢跑、騎自行車、羽毛球、游泳、健身操、太極拳等。建議每天運動30分鐘以上,每週至少運動4次,運動量以微微出汗但身體不感到乏累為宜。

四、心態平和

生活中堅持“3不做,4要做”,遠離心臟病,活出瀟灑人生

保持內心的寧靜

戴維.霍金斯博士在美國是一位很有名氣的醫生,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救治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病人,他經過長期觀察、研究發現:“人的意念振動頻率如果在200以上生病的次數就會減少”。 戴維.霍金斯發現,大多數生病的人會產生很多負面的意念,他們共同的特點有:憤怒、抱怨、指責、仇恨、焦慮,指責別人過程當中就會消減自己很大一部分能量,如果短時間內或者長期積累的作用,意念的振動頻率低於200時,這類人就很容易生病。

總之,遠離不健康生活方式,堅持每日適量運動,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我們就會遠離心臟病,活出精彩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