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拼命给孩子报辅导班,你怎么看这种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黄导聊教育


这种现象主要是三点造成,并且每一点,都会在未来产生不可估量的破坏。

1,社会价值观,钱的理念太重。

为什么拼命补习,因为学好考好大学,是如今赚钱的最好最容易途径,所以所有人都疯狂补课,让孩子超过其他孩子。

2,补习班恶意营销。

补习班恶意营销,让家长觉得不报补习班不行,家长无比恐慌,即使成绩好,也怕不被别人超过,当然要补习呢。

3,参差不齐的补习,让学校老师不好教。

有些孩子补了,有些没补 那么上课就会吃亏,补了的就大声喊懂了,老师咋会细致讲课,当然最后全部都会去补课。

当然什么考试难啊,出卷刁段等等也是原因,但是上面三点我觉得是主因。

上面三点会让孩子没有思考,家长没有钱财,孩子没有美好,家长一直在恐慌,未来堪忧啊。


小竹子数学


好多家长觉得孩子在上课的时候没认真听,考试的时候都不理想,就是想达到一定的效果,那是要报补课班。

其实家长让孩子补课有个好处有个坏处,有些孩子不是很反抗的,他补了之后效益很好,有些反抗的话,他会觉得很累越补越差。现在孩子读书,压力真的好大的,质量补课我觉得还可以。

我小孩我不让他补课的,我告诉他,在课堂上像海绵一样吸收,认真听课,有什么事下课再去想。

去补课浪费金钱浪费时间?一个星期下来,只有两天休息,还让孩子补课一定孩子心里是不平衡。难得休两天,为什么还要折腾他,孩子一定会这么认为。

作为家长的我,我是希望的孩子,学习方面很好,但孩子还是需要空间的,我觉得顺其自然就好。给他说刻苦一点,以后将来就没那么累,我是比较重视孩子的健康,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永远都是排第一的。

小孩他们都很努力了,做家长的不要过量的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适量补课就好了,个人是这么想的。

最后祝所有的孩子们步步高升💪💪💪学习进步,健康成长,梦想成真,实现未来的梦想加油👍👍👍😘😘😘❤❤❤



心宽容纳百川


家长拼命给孩子报辅导班,我们来分析下。一种是孩子自愿去的,我孩子可能就是这种。孩子开始学习不好,不认真努力,班里成绩倒数。初二下半年开始自己想学了,就对几个很弱的课报了辅导。他自己也愿意去,没有逼着去。初三开学没一月就对我说英语听不懂了,想找个老师辅导辅导,就又找了。初三下半年他的辅导班除了语文其他都有,但所有这些班都是他自己要求补的,没一个强迫。当然中间孩子也打退堂鼓,我只是鼓励了下。最后以高出二十几分的成绩考入市重点高中。入学时42名班里60人,月考时就18中考16。辅导对于这样想要的孩子非常见效。再个就是被逼去上的。这样的辅导效果不大,不说浪费钱如果你想通过辅导班提升成绩很难。提升成绩是个复杂的过程,课堂听讲,知识掌握,课后复习预习。最主要的是有求知的心态。


智远明德


我家孩子报班了,初中!书法,他自己要求的,平时一周一次课,学校课业很忙,他愿意挤出俩小时去学书法,放松心情。而且能合理安排其他时间。寒假我建议他上奥数班,他最开始不同意。期末复习做数学题,做着做着就说去上奥数班,他自己觉得需要提高数学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平时还有个新概念英语班,四年了才学第二册,难!但是对于学校英语他基本就是跟老师上课做作业就行,不用额外花时间啃书本刷题。新概念老师的教他的远超学校英语的程度。甚至学校没要求的英语方面能力,他在新概念老师这里都学习锻炼了。所以即便学校突然出一套难度大的试卷,他也能保持分数,怎么考都不怕的程度。我觉得这种有目标的有针对性的班报了对孩子很有利


格闰


你好,我是一名北大在读博士生,当过7年初高中生家教,教过上千名的中学生。

家长给孩子拼命报辅导班说明: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没有一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我写过一本书叫《直击高考漏洞》,里面有解读历年来高考考纲及高考出题思路,也告诉学生在每一次考试中,应该怎么做题,揣摩出题人意图,保证自己的每一次考试都能拿高分,适合所有的中学生。

如果有想问孩子领取图书的家长或者童鞋们,私信:领书,我会免费送给大家。

这种情况在我看来应该一分为二地去看待。

支持的一面:

如果给孩子报辅导班,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是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种做法是支持孩子学习的一种表现。因为随着教育竞争的激烈,孩子之间的竞争已经上升为父母之间的竞争。

如果父母不对孩子教育进行投资,不对孩子进行引导,自己的孩子怎么能够单枪匹马地与别人竞争。别人的孩子父母都支持孩子学习,而你不支持,作为家长难道好意思责怪孩子成绩不好吗?

如果父母有条件给孩子在教育上予以支持,父母们一定不要犹豫不决。因为孩子学习的时间很宝贵,如果耽误了进度,之后的补救会更加难。

不支持的一面:

如果你给孩子找的老师不负责,师资质量不高,辅导班也不正规,只是看着孩子做作业,那我建议这样的辅导班不要上。

因为孩子既学不了新的知识,也浪费了时间跟金钱,还会让孩子产生厌学的心理,甚至让他们认为父母把自己送到辅导班就是一种折磨。

教育的竞争是父母甚至家庭的竞争。

有条件的父母送孩子在暑期游学,才会有月薪3万撑不起孩子的暑假这样的新闻;

没条件的父母至少要引导孩子,告诉孩子学习的目的,千万不能让孩子放任自流,不能让孩子放弃学习。

父母的责任不止是生养孩子,更是把孩子教育好,让他们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也让他们未来能够更好地为自己负责。

我因为接触过很多的家长跟学生,所以根据他们面临的情况与问题,整理了适合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资料,如果有需要的家长可以私信:方法,免费领取。

愿每一位家长都能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走得正确,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北大博士教数学


你有没有听过经常有小孩抱怨:“周一至周五我在学校学习,周六日还要去各种辅导班和兴趣班,再加上家庭作业,周六日比平时还要忙!我不想上辅导班!”现在很流行给孩子报辅导班,原本属于孩子自己的时间也被无情的占用。很多家长确实很心疼自己的孩子,但是在如今这个年代,身边的小孩都在上课外辅导班,你不去上,那就大概率意味着你就会落后了,所以家长也不得不参与进来,但是也会有疑问,我应该报辅导班吗?我应该报哪些辅导班?下面跟你好好谈谈:

1, 我应该给孩子报辅导班吗?

这应该按照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去定,有些家长会给孩子报两门,甚至三四门课,如果孩子在学校上课没精神听,下课又要上辅导班,然后这种恶性循环,孩子的成绩提不上来,而且对学习产生厌学情绪就更加得不偿失了。所以我觉得要上辅导班前必须保证小孩在学校的上课质量,如果在学校上课的时候精神是比较饱满的,有积极性,再考虑课外报比较欠缺的课程,先缺什么补什么,然后再全面发展。但是有家长说在学校上课没效果,那可以选择一门报名,切记不要报太多,先松后紧,慢慢培育学习兴趣。如果孩子对于我给她报辅导班很抵触,那我就会选择不给她报,但要求她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课,成绩必须有提高,否则就给她报。所以报不报辅导班,要根据自己小孩的具体情况具体操作,切记跟大风,随大流。

2, 我应该报哪些辅导班?

我之前听过一个家长讲的两个两个原则,我觉得挺有道理的,不妨给大家参考一下:一是报弱科;二是报强科。报弱科大家都能理解,缺什么补什么。但为什么强科也报班呢?目的就是让强科更强,让它成为孩子的核心竞争力。当家长的应该都懂得,让孩子拥有核心竞争力是多么的重要!毕竟以后是分文理的,考大学也是报专业的!

3, 什么时候给孩子报辅导班合适呢?

个人建议在那些学习阶段关键点,例如低年级升高年级,三年级升四年级这些。刚刚升学的孩子,接触新知识一下增多,难免会有一些东西不能消化,导致学习进度落后,或者自己的学习方法也跟不上现在的学习需要,也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困扰,课外辅导就可以利用学校以外时间来解决这些问题。

 

给孩子报辅导班,都不要离开调动起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孩子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孩子才会爱上学习。


关键教育


  感谢提问。有些家长拼命给孩子报辅导班,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对于这种现象,如沐春风啊是这样看待和理解的。

一、拼命给孩子报辅导班的,只是数量相对较多的中国中层家庭。

  2018年9月21日,新浪看点刊载了署名为艺术梦梦的一篇题为《中国教育的隐藏真相》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艺术梦梦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底层家长放弃教育,高层家长无视高考。仔细想想,的确如此,上层家庭利用权力资本和经济资本为他们的子女提供了最优质且最稀缺的教育资源,高考从来就不是他们的唯一选项,甚至不少家庭根本就瞧不上国内的教育,他们的子女早早地就被家长送入了国外的各类名校。留在国内的,即便是需要辅导,也瞧不上乱哄哄的辅导班,效果更好的一对一辅导才是他们的选择。底层家庭呢,则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以及对教育认可度的怀疑,使得他们或者无力或者无意在子女的教育上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财力,因此,他们不会给自己的子女报辅导班。最后,拼命给孩子报辅导班的,只能是数量相对较多的中国中层家庭了,一方面他们没有上层家庭的权力资本和经济资本,没办法为自己的子女提供只有上层家长才能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没财力也没途径送子女到外国求学,高考就成了他们最重要的选项;另一方面,他们对教育的认可度比底层家庭要高,又有一定经济基础,各类收费不匪的辅导班对他们来说,虽然有巨大压力,但还是能够勉强承受,因此这类家庭往往会节衣缩食、砸锅卖铁来提高孩子的成绩,所以说这些家长拼命为孩子报补习班,固然是说家长所报的补习班数量之多,也从侧面说明家长承受压力之大。

二、高校大规模扩招后带来的学历的大幅度贬值使得众多学子及其家庭的奋斗目标由考上大学变成了考上985、211重点大学。

  高校大规模扩招之前,由于各类大专院校极低的录取率,使得高考在事实上充当着人才鉴别者的角色,大专院校的毕业证书也就成为了人才证明,加之全社会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作为稀缺资源的大学毕业容易成为各用人单位争抢的目标,社会地位与待遇必然会高于社会的平均水平。高校大规模扩招之后,越来越多的学子通过高考进入了大学校门,成为了大学生,这固然有利于全社会文化程度的提升,但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当80%甚至更高比例的高中生都成为大学生的时候,大学毕业证书已无法证明其拥有者的人才身份,因为不可能80%甚至更高中比例的高中生都成为人才,人才毕竟是一个稀有的存在。所以普通大学的毕业证书含金量开始降低,学历开始贬值。在这种状况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其拥有者人才身份的毕业证书,就由所有的大专院校毕业证书变成了重点院校(如985、211院校)的毕业证书。近年来,某些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上非985、211院校毕业生不予录用,就是这种转变的最好反映。虽然985、211院校的毕业生不都是人才,但是这些以极高分数入读985、211院校的学子们,成为人才的概率要比以较低甚至极低分数入读普通院校的学子们,成为人才的概率要高得多。这种转变传达到基础教育阶段以及高中教育阶段,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学子们的奋斗目标由扩招前考上大学变成了扩招后以考上985、211重点大学,但这些重点大学仅个位数的录取率,必然使竞争日趋白热化。于是,为了在未来的中高考中获取较大优势,进入各类辅导班,进行强化辅导,必然成为众多家长和孩子的选择,辅导班的火热便成为了必然。

三、高考因地区而差异的录取率,助推了辅导班的火热。

  不可否认,高考仍是目前最为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但高考的公平只体现在它为所有的学子提供了一个公平参与的机会,并不意味着给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看一看网友提供的2018年985、211院校在各省的录取率吧(未经求证,如有错误,请见谅):作为高考大省的河北省985院校的录取率只有1.48%,录取率排在29个省区第19位,211院校的录取率也只有4.42%,排名更是位列第24位。这种地区差异甚至比高考成绩更重要的录取方式,对于像河北这样高考大省,没有丝毫的公平可言。想想看,河北的学子因为无法跻身那可怜的1.48%和4.42%,却眼睁睁地看着比自己高考成绩低100分甚至更多的外省学子升入自己梦寐以求的重点院校的时候,除了哀叹自己分数太低以及出生地不好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因此苛刻到变态地追求更高分数便成了这些录取率极低的高考大省学子及其家庭的唯一目标。近年来,被称为“高考工厂“的衡水中学之所以受学子及其家庭的青睐,就是因为衡水中学满足了这些学子及其家庭对高分数的苛刻追求——谁能够为我的子女提供最高的分数,谁就是最好的教育。受政策或自身条件所限,不能入读衡水中学又不可能进行高考移民的众多学子及其家庭,只能寄希望于各类的辅导班,希望通过“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学习上”的方式来获得、巩固、扩大自己在高考中的优势,跻身1.48%和4.42%,进入985和211院校,以便为自己的未来赢得更多的机会。在这种大背景下,辅导班想不火热都很困难。

  所以,对于那些真正能够给孩子们带来更好成绩、更多希望且收费还算合理的辅导班,如沐春风啊还是希望全社会能够宽容地对待,那些打着辅导的幌子、耗费孩子们的精力和希望只为收钱的辅导班,如沐春风啊真的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切实地尽到监管责任,该关则关、该罚则罚、该判则判,决不姑息。

  冷眼观世象,妙语暖人心。我是如沐春风啊,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支持我的头条号,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如沐春风啊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父母的出发点大多数是为了孩子有一个好前程,少数是考虑到自己的面子问题。

1.现在的父母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普遍存在焦虑,孩子哪次考试没考好,都牵扯到父母的神经。而且父母一般比孩子着急。有条件的家长就拼命给孩子报辅导班,即使不知结果如何,至少花钱买了个暂时心安。

2.很多人也嗅到了教育培训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为人父母的最舍得花钱在孩子的教育上,于是各种辅导班应运而生。只要你有钱,没有你报不了的辅导班。

3.现在的孩子累啊!成绩是很重要,但孩子的心理健康更重要。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家长千万不要一次报那么多班,不仅多花钱,还不一定见效。


笑晨语文


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是望子成龙、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的表现。尤其是家长自己没有能考出来的,希望在自己财力和能力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让孩子上辅导班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这个社会重视教育的大环境的一种体现吧。但是,上辅导班多的孩子未必学习好。因为它打乱了孩子正常的学习计划。

首先,上辅导班会占用孩子用于写作业和复习功课的时间。当别的孩子正在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的时候,你的孩子正奔波在去辅导班的路上,或者正在辅导班听课呢。那么孩子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作业不写不行,只能糊弄的完成。你辅导班得到的东西,远没有这儿失去的多。因为没有时间写作业和复习功课,那么该掌握的知识就不能很好的掌握。






第二,孩子参加辅导班,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强度,必然会产生疲劳,第二天学习新课的时候,精神就难以集中,影响了听课的质量。


第三,学习不能完全靠灌输。能不能学好,关键在于孩子自身。再好的老师,如果孩子不学习,他也没有办法把知识灌输的孩子脑子里。而且知识的学习,只有自己静静的动脑了,才能学得更为牢固。

第四,学习就像吃饭一样,辅导就像零食。正餐吃好了,是不需要零食补充的。同样,如果能够在上课、写作业和复习当中完成了学习任务,完全没有必要去补课的。我读书的时候,几乎不怎么问老师,因为当这个题自己觉得困难的时候,老师往往也不会一下子弄出来,等老师思考半天弄出来的时候,自己也差不多弄出来了,而且还贴了个到办公室的时间。所以,我一般不问,尽量自己思考,实在想不明白了再说。


第五,当你上辅导班的时候,其他孩子也不是闲着呢。所以,你补习了半天,花了挺多的钱,发现你的孩子并没有超出别的孩子,除了上面的原因之外,这一条也是非常重要的。


爱河北人


家长给孩子报辅导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和优越工作岗位都是稀缺资源,要想占有稀有资源,就要有足够的实力和本领。

在中考、高考指挥棒存在的当下,谁都清楚学习好、本领多的好处,故父母会从娃娃抓起,不让孩子慢在起点,也不希望孩子落在中途,更不愿意输在终点,这样,就导致了家长主动寻找补课,而不是老师强制学生补课。

国家减负是一种政策导向,但绝不能遏制来自民间的自发的补课需求。让我们假设一下:国家下发减负令以后,全体学生谁都不补课,那竞争就是脑力和学习力的比拼;如果有人补课有人不补课,那补课者显然制造了不公平,并成为利益收获者。清楚了这样的事实之后,破坏公平者层出不穷,最终就成为全员皆补,补的越多家长越放心的怪现象。

作为家长,面对社会上的补课热潮,需要保持冷静。既不可盲目补课,又不能一味杜绝。家长要将培养孩子的重点放在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上,让孩子有能力接受补课。单纯将学习好的目标实现交给补课机构,其实是饮鸩止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