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食用菌,致富大良方

近年来,围绕产业发展“八要素”,周覃镇三愿村结合当地土地、水源、气候等优势,大力发展“短平快”高效特色优势产业,以“村支两委+合作社+农户”的造血带动模式,引导群众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小小食用菌,致富大良方

(图为:三愿村合作社专家正在培育菌种)

在三愿村食用菌核心实验中心,技术人员正在制作菌种。用消毒后的镊子独取一粒玉米芯,在长得茂盛的菌子上“蹭一蹭”再放进培养瓶,十多天后,新的菌丝就会生长出来了,在菌种室等待20天,再移植到菌棒上,30天左右就会出菇。

秸杆、玉米杆、野草等都可以作为制作食用菌菌包的原料,成本低、见效快,为了鼓励更多的群众自主发展,实现脱贫,合作社先以每吨300元的价格跟群众收购原料,统一配发菌包,统一技术指导,保证食用菌品质。

小小食用菌,致富大良方

(图为:三愿村合作社的专家在查看菌种)

“我们把菌包制作好发给贫困户拿到自己家里管理,并且还配了技术员去指导他们。”周覃镇三愿村合作社负责人潘显同说。

杨水是附近寨子的贫困户,以前在家务农,自食用菌合作社成立后,杨水成了基地的一名菌包制作工人,在基地工作一段时间后,掌握了一定的食用菌培育技术,加上看到了食用菌的发展前景,他还利用家中空地发展庭院经济,种植食用菌,现在的他每天都可以收获双份收入。

“来这里工作,一天最少能挣70块,我家里还有3000多个菌包,自己做,一天也有100多块的收入。”周覃镇三愿村村民杨水说。

小小食用菌,致富大良方

(图为:三愿村种菌户杨水通过合作社的带动,品尝到了丰收的喜悦)

几年前,三愿村是一个种植水稻为主的村落,人均耕地少,并且厚种薄收。近年来,在脱贫攻坚项目的支持下,村里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调整种养结构,村民逐渐走上了生态经济之路。如今的三愿村共发展菇棚21个,菌包数5万余棒,覆盖农户16户89人,其中贫困户7户41人,户均增收1000元。

“从七月份开始出菇,逐渐达到高峰期,每天可以有一吨左右的出菇量。”周覃镇三愿村合作社负责人潘显同说。

小小食用菌,致富大良方

(图为:三愿村贫困户在合作社的厂房里装菌棒)

产业发展起来了,为了实现产销对接,合作社与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共识,将无公害的食用菌送上全县中小学生的餐桌上,不但解决了群众的销售顾虑,也为学生们提供了绿色、健康的放心食品。企业负责人也表示,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三愿村解决食用菌的销路问题,助力三愿村脱贫攻坚。

“我们已经持续一个多月每天都到三愿村来收购食用菌了,每天收购的数量在2千斤左右,我们尽自己的责任和最大的努力,给我们三愿村的群众提供食用菌的销售平台,让三愿村的群众能够增产增收。”企业负责人钟旭说。

小小食用菌,致富大良方

(图为:三愿村合作社负责人潘显同从农户手里收购食用菌卖给营养公司)

合作社负责人告诉我们,一个菌棒正常能够出菇5次左右,对于不在出菇的菌棒还可以回收,加工成为有机肥再次利用和外售,将废弃菌棒变废为宝,实现产业的循环发展。

“出菇完了以后,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菌菇的废料喂蚯蚓,蚯蚓可以用来喂鸡,目前就种菌来说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周覃镇三愿村合作社负责人潘显同说。

小小食用菌,致富大良方

(图为:三愿村合作社负责人潘显同从农户手里收购食用菌卖给营养公司)

三愿村的小菌棒的重复利用只是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一个小缩影,成千上万的水乡群众正在食用菌这条道路上昂首向前走。目前,全县共发展食用菌3200万棒,产业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2975户11979人以上,全年总带动务工人员11.28万人次,务工收入户均2505元,种植食用菌户均增收956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