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正陽:這名大學生兵,不容易!了不起

河南正陽:這名大學生兵,不容易!了不起

步入新時代,部隊年輕化、高學歷化特徵越發明顯,而在武警新兵裡,大學生入伍的比例也越來越高……

他們攜筆從戎,初心幾何?面對各種艱難險阻,都將書寫什麼樣的青春樂章?今天的推送,小編就帶你走進武警廣西總隊新兵團防城港承訓點,瞭解大學生新兵於順喜的故事。

上大學,他挺不容易的

河南正陽:這名大學生兵,不容易!了不起

我們的主人公叫於順喜,22歲,河南正陽人,中共預備黨員。

臉龐稜角分明,眼神清澈,為人樂觀、直率——這是大家對於順喜的印象。

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就這麼個陽光的大學生,曾經歷了許多艱辛坎坷。

河南正陽:這名大學生兵,不容易!了不起

出身於農村家庭,於順喜的家庭並不寬裕。前些年父母接連患病,花費了一筆不小的開支,這給原本貧困的家庭帶來更多的艱難。

沒有傘的孩子必須努力奔跑!面對生活的困難,於順喜沒有屈服,他一邊學習一邊打工做兼職,不僅補貼學費,還盡己所能給家裡寄錢。

為了掙錢,於順喜幹過不少工作,有時在商場搬運貨物,有時在鬧市街頭推銷飲料,有時則到工廠流水線裝配零件……

河南正陽:這名大學生兵,不容易!了不起

節假日,當同齡人享受著家人團聚的幸福時,於順喜一個人穿梭在大街小巷辛苦掙錢。

而在平日裡,為了不耽誤學業,他更是在奔走勞碌之餘,懸樑刺股補差距、趕功課。

窮且益堅的於順喜,擔任了班長兼團支部書記、學生會體育部副部長,不僅其本人學習成績優異,還帶領班級獲得河南省文明班集體,河南省優秀班集體等榮譽。

河南正陽:這名大學生兵,不容易!了不起

大家都聽過,“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可是說起來,打開的這扇窗,還得常常擦拭才明亮。

這個道理,於順喜比別人領悟得更為深刻。大學四年,儘管生活不易,學習刻苦,但他始終樂觀堅強,不僅學習掌握了生存技能、專業知識,更幫助影響了許多的同學、朋友。

當兵去,他想幫更多人

河南正陽:這名大學生兵,不容易!了不起

也許是特別的生活經歷使然,於順喜對自己身負的職責使命有很多的思考。

大學這幾年,每當他看到新聞裡,抗洪搶險、地震救援現場一抹迷彩攢動,總會感動不已。作為青年人,學好本領了,該往哪去?當然是當兵!

入伍以後,於順喜把積極樂觀的心態帶到了軍營,他平常愛笑,感染了不少戰友。

與此同時,於順喜還特別的勤勞肯幹,每遇“吃虧事”“苦差事”,都搶著幹,別人不理解,在背後議論,於順喜也不解釋,總是笑笑說“吃虧是福”。

相比於學校的自由、輕鬆,軍營裡格外規整、嚴謹,這讓於順喜開始重新思考未來。他把過去在學校獲得的成績、榮譽珍藏起來,重新歸零再出發。

愣是大學生曾經是天之驕子,可到了部隊一樣要出糗、出錯。於順喜也不例外。一開始他的被子是全班最差的,隊列訓練也總“冒泡”……

要強的他奮起直追,邊向班長請教隊列動作,邊自己犧牲休息時間加練,不僅自己的訓練成績、被子標準提升明顯,還帶動班排戰友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

於順喜愛笑,他的笑總能感染到戰友,就連向來“板著臉”的中隊長也時常被他逗笑。

“生活已經夠苦了,笑一笑,就不那麼苦了,來到部隊這個大家庭,我希望能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幫助更多人得到快樂與正能量!”這是於順喜的心聲。

你能行,大學生也能行

河南正陽:這名大學生兵,不容易!了不起

其實,作為大學生入伍,於順喜身上也不自覺地被官兵打上了“標籤”。諸如“吃苦性不夠”“思想自由”……其實,這種刻版印象並不可取。

於順喜也遇到了這樣的“誤解”。他記得,那一次班裡圍坐著分享各自的小目標時,當他提出要當特戰隊員時,戰友們爆發出意味深長的笑聲。

河南正陽:這名大學生兵,不容易!了不起

特戰隊員,意味著素質更全面、更過硬,於順喜深諳其道。他可不是說說而已,就當特戰隊員這事,就跟班長彙報交流了不知多少次。

戰友笑聲,於順喜的倔強勁上來了。別人單槓拉兩組,一組能拉20個,可他一組只能拉10個……

怎麼辦?那就拉5組、10組;有人比他跑步快了幾秒,他硬要拉著別人再比一次;每晚睡覺前的“三個一百”更是成了他每天都要完成的“課外作業”。

河南正陽:這名大學生兵,不容易!了不起

“你能行的,大學生也行,而且有時候還能更行!這是我說的,也是我要用行動證明的”——這是於順喜寫在筆記本上的一句話。

很快,於順喜的努力就得到了戰友們的肯定。他的班長就告訴小編,“小於太拼了,一有空就往訓練場跑,哪怕飯後、睡前僅有的幾分鐘……”

河南正陽:這名大學生兵,不容易!了不起

功夫不負有心人。前不久,大隊舉行“龍虎榜”爭奪賽,於順喜各課目成績拔尖,還一舉奪得大隊3000米跑冠軍。衝過終點時,他的心裡像是敞亮的那扇窗戶——“我會證明,我也能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