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購即遭一記悶棍,棄購金額破歷史紀錄,浙商銀行怎麼了?

打新的投資者尚未從中籤的喜悅中回過神來就遭了一記悶棍。

近日,浙商銀行(601916.SH)披露了一組令中籤者揪心的數據。當人們只能靠祈禱中籤時,一些成功中籤浙商銀行的用戶卻選擇了放棄,根據該數據,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941.42萬股,網下投資者放棄認購400.32萬股,棄購總金額高達6628萬元,創下新高。

直逼監管紅線,三年募集300億也滿足不了大胃王

作為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浙商銀行前身可以追溯到設立於1993年的浙江商業銀行,但今天意義上的浙商銀行到2004年7月才正式創立,僅比渤海銀行早了一年。

申購即遭一記悶棍,棄購金額破歷史紀錄,浙商銀行怎麼了?

對於這家本土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浙江省內知名企業對其寄予厚望,創立時,除了浙江交通投資集團等幾家國企和來自深圳的旅行者汽車外,其他發起人均是萬向、橫店、李字、永利等當地知名民營企業,在後續的多次股本演變中,部分股東進進出出,卻始終沒有改變官方搭臺、民企唱戲的格局。

具有濃郁"東方猶太人"基因的浙商銀行一直在嘗試做大做強,11年內進行了5次增資擴股,2015年資產規模首次跨入萬億俱樂部行列。快速擴張的步伐消耗了大量的資本金,2016年3月,浙商銀行登陸港交所募集了114億元,過去兩年又通過發行境外優先股、H股增發分別募集了149.6億元、29.1億元,但這些資金遠遠無法滿足浙商銀行的胃口。

近幾年來,浙商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路下滑,2015年為9.35%,2018年,這一指標下滑至8.38%,直逼監管紅線。

申購即遭一記悶棍,棄購金額破歷史紀錄,浙商銀行怎麼了?

由於在港股的表現不盡如人意,登陸港交所不到一年的浙商銀行就打上了A股的主意,2017年3月即公佈了A股上市計劃,但這段旅程一波三折,在此期間,浙商銀行甚至經歷了換帥事件,監管部門直到今年11月才正式放行。

根據招股書,浙商銀行本次公開發行新股所募集的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充實本行核心一級資本,以提高資本充足率。

擊敗工業富聯成棄購王,投資者信心還剩幾何?

經過兩年半的等待後,浙商銀行終於離A股越來越近了,不料在只差臨門一腳的時候卻生出棄購這樣的枝節。

不可否認,棄購併非百年一遇的事兒,自從2016年實行信用申購以來,新股棄購不時出現,原因也各不相同,甚至還發生過券商賬上資金不足的怪事,然而,浙商銀行遭遇的棄購金額之高卻表明故事沒有那麼簡單。

申購即遭一記悶棍,棄購金額破歷史紀錄,浙商銀行怎麼了?

據統計,在浙商銀行以前,工業富聯、渝農商行、上海銀行棄購金額排名前三,棄購金額分別為4590萬、3585萬元、3032萬元。現在,這些公司不得不甘拜下風,浙商銀行成功以6628萬元的棄購總金額登頂A股新股棄購之王。

從表面上看,投資者放棄認購的股數將全部由聯席主承銷商包銷,不會影響浙商銀行的募資結果,不過,誰也不敢低估這種尷尬的局面對投資者的打擊。

曾幾何時,A股只要有新股上市,就會創下一連串的漲停板,打新幾乎成了所有投資人最大的期待,新股已經風光不再,普通板塊新股漲幅明顯收窄,不久前上市的渝農商行的糟糕表現已經在浙商銀行身上蒙上了一層陰影,棄購事件無疑將進一步加深投資者的擔憂。

其實,浙商銀行所遭遇的尷尬不只是棄購,在申購階段,該行已經明顯遇冷。同樣是從H股迴歸A股,渝農商行吸引了1261萬投資者參與網上申購,輪到浙商銀行時,實際參與申購的投資者不到1100萬,較前者減少了12%以上。

這一局面的形成或許有更深層的原因。

浙商銀行遇冷,小姐的身子丫環的命?

由於起步較晚且發起人大多為民營企業,二次創業的浙商銀行沒有與大銀行爭奪大客戶,而是將重點放在民營企業上,看似找到了藍海,但相對於中高端大客戶,民營企業風險大,收益低,並不好啃。

浙商銀行營收主要來自淨利息收入、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投資收益,尤其是淨利息收入佔7成。招股書顯示,浙商銀行的淨利差長期處於極低水平,低於大型商業銀行、A股已上市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平均值,淨利息收益率除了今年上半年高得不尋常外,其他三個年度亦明顯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申購即遭一記悶棍,棄購金額破歷史紀錄,浙商銀行怎麼了?

與此同時,浙商銀行卻在承受民營企業的巨大風險。僅在樂視上,損失就可能超過8個億。該行還成功踩中輝山乳業、新光控股、中城建和盾安控股等多個大雷。僅2016年-2017年,浙商銀行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就近200億元。

經過15年的發展,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浙商銀行在17個省、市及香港設立了250家營業分支機構,但60%分佈於長三角,今年1-6月全行利息淨收入的55.7%和利潤總額的66.5%均來自長三角,這與一家真正的全國性銀行所應有的佈局完全不符。

浙商銀行業務同樣非常集中。到2019年6月底,貸款及墊款前五大行業貸款餘額佔全行公司貸款及墊款總額的80%,最大單一借款人貸款餘額38.6億元,最大十家單一借款人貸款餘額合計313.4億元,佔浙商銀行資本淨額的21.4%,潛在的結構性風險不小。浙商銀行登陸港交所時,螞蟻金服曾拿出3000萬美元參與戰略投資,但僅一年就出清離場。

申購即遭一記悶棍,棄購金額破歷史紀錄,浙商銀行怎麼了?

儘管貴為市值高達900億港元左右的巨無霸,浙商銀行在港交所的低迷早已常態化,11月20日成交額僅4460港元,甚至出現過全天無一股成交的慘象。在迴歸A股時,浙商銀行卻表現出了驚人的自信,4.94元/股的發行價較當初H股的定價溢價38%,也遠高於近30天平均交易價格。

這個在12個兄弟行中長期居於倒數前三的銀行會成為又一個渝農商行嗎?毫無誠意的發行價表明浙商銀行一點也不介意,畢竟三年前已上演過IPO首日即破發的好戲,再來一次也無妨。


【紫財經】是一個鮮活有深度有溫度的科技財經自媒體,關注、轉發是最長情的表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